錢正崗
十多年前,筆者好奇地發(fā)現:每天清晨,在如城南門閘橋口解放如城紀念墻旁,恭敬筆直地站著一位身著舊軍裝、腳穿舊軍鞋的人,向著流水默默三鞠躬。他,就是曾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身經數十次戰(zhàn)斗,身負重傷十多處,至今仍有彈片在身的原如西縣獨立團英雄突擊連連長、離休干部湯平同志。
當筆者問他緣由時,他說:“1945年9月,戰(zhàn)士們冒著槍林彈雨攻打如城,英勇犧牲的同志不計其數。為了緬懷這些同志,我每天都要來這里行三鞠躬禮。”筆者曾登門采訪過他。他家中除布置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畫像外,還陳列著榮獲的各種紀念章、獎狀和從他體內取出的兩枚子彈頭。他還曾跟我訴說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感人故事。
1946年7月17日皋南戰(zhàn)斗打響,丁堰鬼頭街西北的村莊名叫田肚里,駐有敵偽四十九師師長王鐵漢部幾千人。華中野戰(zhàn)軍六十五、五十七、五十九團分別向老韓莊、斜三官殿、老壩頭方向壓進。深夜被圍困在薛家莊、田肚里的國民黨軍驚恐不安,他們放火燒民房,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華野指戰(zhàn)員趁著火光向前推進,逐漸縮小包圍圈。至19日拂曉,五十七團又攻進小韓莊。湯平急行軍路過田肚里附近的小韓莊時,發(fā)現一名失去親人的小女孩正嚎啕大哭。湯平急中生智,將斜背在身上的軍糧交給一位幸存的大娘,并囑咐她照料那個女孩,隨即繼續(xù)參加戰(zhàn)斗。
新中國成立后,湯平先后任如皋縣人民劇場經理、縣圖書館館長等職。一次偶然的機會,湯平在與來劇場演出的一位女演員聊天時,無意中得知這位女演員就是他當年用一袋軍糧施救的孤女。孤女因養(yǎng)母家境貧寒,無條件讀書,長大后嫁給如皋西鄉(xiāng)橫家埭(原常青鎮(zhèn),今屬搬經鎮(zhèn))一戶人家,后跟隨莊上一位藝人學藝,成了一名演員。女演員只記得養(yǎng)母告訴她,在皋南戰(zhàn)斗中,一位路過的軍人用一袋軍糧救了她一命。兩人攀談許久,彼此激動不已。從此,二人結下了勝于親情之緣……
如今,這一傳奇佳話被傳為美談。湯平的遺著《雉水雄鷹》一書中亦有所記述。湯平在病重彌留之際還曾與筆者聊談過此事,遺憾的是筆者至今未能從如皋西鄉(xiāng)橫家埭一帶找到這位幸存的孤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