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冬
我暗戀過一位女同學(xué),但因靦腆不敢表白,就偷偷匿名寫信、寫“情詩”寄給她,幾乎每周一封。算著信寄回學(xué)校了,我就躲在隱蔽處偷看她去傳達室取信。她每次拿到信后,先是東張西望,然后就高興地蹦蹦跳跳,猶如一只嘗到新鮮蔬菜的兔子,叼著一片菜葉滿地撒歡兒。我比自己吃了新鮮蔬菜還歡喜。
我想,她一定能猜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那個人的目光溺愛著,因而開始改變自己。改變更多的是她學(xué)習(xí)的勁頭,后來她考上一所好大學(xué),竟真的是我在信中希望她報考的那所。最終,她也不知道我是誰,我的暗戀也悄然淡去,但我收獲了一種新奇體驗——當你愛一個人并付出這種愛,其實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設(shè)計了她的生活。所以多年后,當我看到“當你給人鋪路的時候,你實際上也在左右他的前進方向”這句話,立刻就產(chǎn)生了共鳴。
拿我熟悉的京劇來說,有句話大意是:“譚鑫培改革,只自身成功;王瑤卿改革,給別人開路?!笔钦f譚鑫培以后,老生沒有一個趕得上他的;王瑤卿以后,旦角風(fēng)頭出到十足。譚鑫培使自己成為一座高山,雖然很多人學(xué)他,但都沒有超越他;而王瑤卿則是在做一個“鋪路人”,幾代京劇演員大多受過他的教導(dǎo),包括著名的“四大名旦”,還有“一花(筱翠花)一草(芙蓉草)”兩大名伶,還有更年輕的“四小名旦”里的“一文(張君秋)一武(宋德珠)”等。他是怎么給人“鋪路”呢?不同于別的藝術(shù)家——既然拜我為師,就要學(xué)我,成為我這一流派的傳承者,看上去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王瑤卿則是因人施教,根據(jù)每個演員的自身條件,指明不同的發(fā)展方向,他認為程硯秋不能走梅蘭芳的路子,因而就有了程派;認為荀慧生嗓音不如尚小云高亢,要另辟蹊徑,于是就有了荀派……總之,受他點撥的演員,人人會變化,個個顯神通。這些名角,都不是“王派”的傳人,他自己創(chuàng)立的“王派”藝術(shù),相對來說影響力也最弱,但別的大師身上,都有他的影子。這就是“鋪路人”的偉大。
“鋪路人”并不神秘,那些甘為園丁的教師、為他人做嫁衣的報刊編輯、職場中栽培你的領(lǐng)導(dǎo),都在做著這樣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在做“鋪路人”。譬如我熱愛旅游,被認為是見多識廣,常有朋友讓我?guī)兔ψ龉ヂ浴_@是一件麻煩事,因為旅途復(fù)雜,個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也不同,容易費力不討好。但當我看到他們幾乎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了我的攻略,我就喜歡上了這件事,開始熱情主動地為人“鋪路”。除了做基本攻略,還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也把教訓(xùn)如實告知,尤其是自己因故未能實踐的、或是新奇的構(gòu)想,也融入到為朋友做的攻略中去,因而看到朋友心滿意足地完成了旅行,就仿佛自己也親歷了一樣。做這樣的“鋪路人”,比自己親身旅行更有樂趣。
【選自大公網(wǎng)】
插圖 / 分享經(jīng)驗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