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夏君燕 杜宇 張敏
患者,女,54歲,身高155cm,體重84kg,體表面積1.82m2,于2019年2月初無誘因自行發(fā)現(xiàn)右乳腫物,約核桃大小。2019年2月15日就診于腫瘤醫(yī)院,懷疑乳腺腫瘤,并于2月19日行右側乳腺區(qū)段切除術,術后病理回報:乳腺浸潤性癌,Ⅲ級,伴壞死約5%,腫瘤最大直徑5.5cm,未累及乳頭、皮膚及胸肌筋膜,術后恢復良好。為行術后輔助化療,患者于2019年3月25日入我院,門診以“乳腺癌”收入腫瘤科。自發(fā)病以來,患者精神好,飲食睡眠較好,大小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颊呒韧挤戳餍允彻苎?月,未治療,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史,無藥物、食物過敏史。
入院體格檢查:T 36.4℃,P 80次/min,R 18次/min,BP 118/90mmHg。確定診斷為惡性腫瘤術后化療,乳腺惡性腫瘤,右乳切除術后,反流性食管炎。3月26日查體,右側乳腺可見長約30cm 橫行瘢痕,4個引流管瘢痕均愈合良好。實驗室檢查:WBC 7.06×109/L,RBC 4.58×1012/L,PLT 236×109/L,NEU% 0.674,快速C反應蛋白9.00mg/L,其余指標正常,擬27日給予EC 方案化療:E(表柔比星)90mg/m2,C(環(huán)磷酰胺)600mg/m2。
3月27 日查體正常,于當日化療,化療前給予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昂丹司瓊止吐。給予心電監(jiān)護,并囑患者大量飲水促進排尿?;颊呋熐盃顟B(tài)良好,15:00 給予表柔比星(浙江海正藥業(yè),批號:18023521)160mg。約15:30 患者突發(fā)全身震顫,畏寒,四肢厥冷,T 39.2℃,P 102次/min,R 25次/min,BP 120/70mmHg,無皮疹,溫水擦浴后約16:30 測體溫為38.2℃,給予物理降溫。18:00 再次測體溫為39.0℃,立即抽取血培養(yǎng),血常規(guī)、CRP、PCT、并給予賴氨匹林退熱處理。急查血常規(guī)回報:NEU%88.1%,快速C反應蛋白 24.7mg/L,PCT、血培養(yǎng)結果均正常,2h后患者大量出汗,體溫逐漸恢復正常。次日以及之后住院期間患者未再出現(xiàn)體溫升高,為一過性的寒戰(zhàn),高熱。
討論注射用表柔比星屬于蒽環(huán)類藥物,是多柔比星的一個新衍生物,較多柔比星的心臟毒性有所降低[1,2],是乳腺癌化療的常用藥物。由于表柔比星與機體某種特異性蛋白結合從而形成抗原,誘發(fā)機體形成抗體[3]。另外,表柔比星產(chǎn)生的過氧化物可改變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從而影響線粒體功能。同時,其產(chǎn)生的鈣離子改變造成機體鈣超載,主要表現(xiàn)在肌肉水平,這也從分子層面解釋了其毒副作用的機制[4]。
表柔比星的常見不良反應為心臟毒性,這一不良反應極大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使用。該藥的心臟毒性分為以下3 類[5]:①急性心臟毒性,主要表現(xiàn)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包心肌炎等;②亞急性或早期慢性心臟毒性,主要表現(xiàn)為充血性心力衰竭;③晚期慢性心臟毒性,主要表現(xiàn)為充血性心力衰竭。此外,說明書提示偶有發(fā)熱、寒戰(zhàn)等不良反應,對肝腎影響較少,臨床應用較安全。
目前少有報道使用表柔比星致高熱、寒戰(zhàn)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本例患者為行乳腺癌術后輔助化療入院,化療后約30min 出現(xiàn)高熱,寒戰(zhàn),立即停止輸液,更換輸液器,對癥治療后,恢復正常。在臨床使用上排除其他藥物引起,故認為是表柔比星所致。分析本例患者出現(xiàn)高熱、寒戰(zhàn)等癥狀的原因:①從用藥時間來看,在使用表柔比星后30min,患者出現(xiàn)體溫升高、寒戰(zhàn)等,同時可以排除是由其他藥物引起,故根據(jù)不良反應判斷標準,認為該不良反應極可能為表柔比星引起。②表柔比星可與機體特異性蛋白結合,形成抗原,誘發(fā)過敏反應[3]。
該例不良反應是否與患者體質(zhì)有關,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究。但該病例提示我們,在化療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注意觀察患者局部和全身的反應,重視患者主訴[6]。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時,要注意增加患者的信心,安慰、鼓勵患者,注重患者的心理建設,幫助患者消除緊張和恐懼的心理[7]。另外,醫(yī)護人員應提高對藥物罕見不良反應的重視,尤其是化療藥物在個體差異方面表現(xiàn)出的各類反應和癥狀。由于少有表柔比星引起高熱、寒戰(zhàn)病例的報道,因此應引起醫(yī)務人員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