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李鋒濤,黃美子,陳毓,徐朋朋,錢建中*
1. 江蘇農(nóng)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動物藥學院(泰州 225300);2. 江蘇神奇中藥科技有限公司(泰州 225528)
黃精為百合科(Liliaceae)黃精屬(PolygonatumMill.)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莖,屬于藥食同源中草藥,主要分布于北亞熱帶和北溫帶[1]。黃精除了具有補氣養(yǎng)陰、潤肺、益腎的作用,還具有抗衰老、降血壓、調(diào)節(jié)免疫力等作用。黃精含有皂苷、多糖、生物堿等有效成分,多糖作為黃精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降血脂以及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等藥理作用,在食品、醫(yī)療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研究前景[2-4]。近年來,國內(nèi)多采用水浴醇沉法、超聲輔助法等提取多糖,但普遍存在著在提取出多糖的同時,其他可溶性成分如蛋白質(zhì)也會被提取出來[5-7]。傳統(tǒng)的Sevege法、酶法、離子交換色譜法等多糖脫蛋白工藝復雜,效率不高[8-10]。雙水相萃取技術(shù)是利用物質(zhì)在兩相中不同的分配系數(shù)來分離的方法,此法操作簡便,室溫萃取,不會引起蛋白質(zhì)的變性[11]。采用雙水相法從黃精多糖中萃取蛋白質(zhì)還未見報道。試驗采用雙水相體系將黃精多糖水提液中的多糖和蛋白質(zhì)進行分離,通過單因素試驗和響應曲面法探索蛋白質(zhì)的最佳萃取參數(shù),比較脫蛋白前后黃精多糖抗氧化活性,為黃精多糖的進一步開發(fā)提供科學依據(jù)。
黃精,安徽亳州千草藥業(yè)有限公司,60 ℃下真空干燥,經(jīng)多功能粉碎機粉碎,過0.180 mm(80目)孔徑篩,所得黃精粉末密封貯藏,備用。
葡萄糖對照品(批號110833-200503,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纖維素酶、果膠酶(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其余均為市售分析純。
UV-1800PC-DS2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美普達);LE204E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HH-1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HK-02A多功能粉碎機(上海燁昌食品機械有限公司);RE-52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TDL-5-A低速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1.3.1 黃精水提液的制備
稱取10 g黃精粉末,加210 mL pH 5.0磷酸氫二鈉檸檬酸緩沖液,混勻,加入1.5%纖維素酶與果膠酶(m纖維素酶∶m果膠酶=1∶1),于50 ℃酶解,在超聲清洗器中以功率360 W超聲處理30 min,熱水浸提,抽濾得黃精水提液,于4 ℃保存。
1.3.2 黃精多糖含量測定
采用苯酚-硫酸法測定黃精多糖含量[12]。葡萄糖標準曲線:y=0.150 3x-0.001 7,R2=0.999 1,表明在10.45~52.25 μg/mL濃度范圍內(nèi),葡萄糖濃度與其吸光度具有良好線性關系。
1.3.3 黃精水提液中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
采用考馬斯亮藍法[13]測定蛋白質(zhì)的含量,以吸光度(y)對蛋白質(zhì)濃度(x)回歸,得回歸方程y=0.139 6x-0.002 8(R2=0.998 1),表明在40~200 μg/mL濃度范圍內(nèi),蛋白質(zhì)濃度與其吸光度呈良好線性關系。
精密移取2.00 mL黃精多糖水提液于容量瓶中,按照考馬斯亮藍法[13]測得蛋白質(zhì)濃度為150.62 μg/mL,后續(xù)均采用該濃度的黃精水提液。
1.3.4 黃精水提液中蛋白質(zhì)的萃取
準確移取5.00 mL黃精水提液于刻度離心管中,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聚乙二醇(PEG),加入不同濃度(NH4)2SO4、KCl,調(diào)節(jié)pH,充分混勻后于2 000 r/min離心10 min,分相。分別讀取上相和下相的體積,測定上下兩相中多糖和蛋白質(zhì)濃度。平行3次取樣,得吸光度平均值[11]。
蛋白質(zhì)的萃取率(E)、多糖回收率(Y)、相比(R)分別根據(jù)式(1)~(3)求得。
式中:ct1和cb1分別為萃取完全后蛋白質(zhì)在上相(PEG相)和下相(硫酸銨相)中的質(zhì)量濃度,μg/mL;Vt和Vb分別為雙水相上相和下相的體積,mL;ct2和cb2分別為萃取完全后多糖在上相(PEG相)和下相(硫酸銨相)中的質(zhì)量濃度,μg/mL。
1.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
取等量相同濃度脫蛋白前后的黃精多糖溶液,配制成0.40,0.80,1.20,1.60,2.00和2.40 mg/mL黃精多糖水溶液,備用。采用DPPH法[14-15],準確移取4 mL不同濃度的黃精多糖提取液于比色管中,加入預先配制好的2 mL 0.15 mmol/L的DPPH甲醇溶液,搖勻后暗處放置30 min,以樣品溶劑為空白,測定其上清液在515 nm波長處的吸光度A,同時測定樣品溶液在515 nm處的吸光度A0及DPPH甲醇溶液在515 nm處的吸光度A1;以不同濃度的VC作為陽性對照,平行測定3次。DPPH清除率計算如式(4)所示。
1.4.2 超氧自由基(O2-·)清除率測定
取等量相同濃度脫蛋白前后的黃精多糖溶液,將其配制成0.40,0.80,1.20,1.60,2.00和2.40 mg/mL黃精多糖水溶液,備用。準確移取4 mL不同濃度的黃精多糖提取液于試管中,依次加入4 mL 0.05 mol/L的Tris-HCl緩沖液(pH 8.2)和4 mL 20 mmol/L的鄰苯三酚溶液,水平搖勻后,于25 ℃水浴10 min,加入4 mL 1% HCl溶液,于325 nm測定吸光度(Ax),以相同體積蒸餾水作為空白對照,空白對照組吸光度A0[16-17],以不同濃度VC作為陽性對照,平行測定3次,O2-·清除率計算如式(5)所示。
PEG/(NH4)2SO4雙水相體系相圖如圖1所示,曲線上的點為臨界點,曲線下方屬于單相區(qū),曲線上方屬于雙相區(qū)。PEG濃度一定時,(NH4)2SO4濃度越低,越不容易分相。PEG的相對分子量越大,形成雙水相的臨界濃度越低。此相圖為雙水相萃取黃精多糖中的蛋白質(zhì)提供理論依據(jù)。
圖1 PEG/(NH4)2SO4雙水相體系相圖
2.2.1 PEG相對分子量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
準確量取5.00 mL黃精水提液于5個刻度離心管中,稱取相同質(zhì)量的PEG 1 500、PEG 2 000、PEG 4 000、PEG 6 000、PEG 8 000,PEG、(NH4)2SO4、KCl,濃度分別固定為16%,18%和0.5%,混合均勻,調(diào)至pH 6.0,搖勻,離心機轉(zhuǎn)速設為2 000 r/min,離心10 min。
由圖2可知,PEG分子量增大時,上相體積逐漸變大,下相體積逐漸變小,R由0.63%增大至0.71%,變化不大。而E和Y均先增大后減小,即在PEG 4 000雙水相萃取系統(tǒng)中,蛋白質(zhì)的萃取率和多糖的回收率均達到最高,故選擇PEG分子量4 000。
圖2 不同分子量PEG對蛋白質(zhì)的萃取率影響
2.2.2 PEG 4 000濃度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
準確量取5.00 mL黃精水提液于5個刻度離心管中,(NH4)2SO4和KCl濃度分別固定為18%和0.5%,加入不同濃度的PEG 4 000(12%,14%,16%,18%和20%),混合均勻,調(diào)pH 6.0,搖勻,離心機轉(zhuǎn)速設為2 000 r/min,離心10 min。
由圖3可知,隨著PEG 4 000濃度增加,R逐漸增大,E先增大后減小,Y變化不大,這是因為增加PEG 4 000濃度,會使成相物質(zhì)總濃度增加,進而使萃取相極性變小,而蛋白質(zhì)是具有部分極性的非極性物質(zhì),故其在萃取相中的溶解度增加,促使E增加。繼續(xù)增加PEG 4 000濃度,可能會導致溶液的黏度增大,阻礙相分子之間的轉(zhuǎn)移,使下相中的蛋白質(zhì)滯留在兩相之間,導致E減小[18]。因此,PEG 4 000最佳濃度為18%。
圖3 PEG 4 000濃度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
2.2.3 (NH4)2SO4濃度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
準確量取5.00 mL黃精水提液于5個刻度離心管中,PEG 4 000和KCl濃度分別固定為16%和0.5%,加入不同濃度的(NH4)2SO4(12%,14%,16%,18%和20%),混合均勻,調(diào)pH 6.0,搖勻,離心機轉(zhuǎn)速設為2 000 r/min,離心10 min。
(NH4)2SO4濃度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如圖4所示,PEG 4 000濃度一定時,隨著(NH4)2SO4濃度增大,下相的吸水能力增強,體積成增大趨勢,故R逐漸減小。多糖回收率Y變化不大,蛋白質(zhì)萃取率E先增大后減小,(NH4)2SO4濃度達到16%時,E達到最大值80.75%,這可能是因為(NH4)2SO4在一定范圍內(nèi),濃度越大,無機鹽的鹽析作用越強,蛋白質(zhì)在萃取相中的濃度越大,E越大,但(NH4)2SO4濃度過大時,無機鹽會影響蛋白質(zhì)表面疏水性,使E減小[19]。因此,(NH4)2SO4最佳濃度為16%。
圖4 (NH4)2SO4濃度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
2.2.4 pH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
準確量取5.00 mL黃精水提液于5個刻度離心管中,PEG 4 000、(NH4)2SO4和KCl濃度分別固定為16%,18%和0.5%,混合均勻,調(diào)節(jié)不同pH(pH 5.5,6.0,6.5,7.0和7.5),搖勻,離心機轉(zhuǎn)速設為2 000 r/min,離心10 min。
Sarangi等[20]發(fā)現(xiàn)雙水相的pH能夠改變兩相的相位,pH與蛋白質(zhì)的等電點相差越大,蛋白質(zhì)在兩相中的分配越不均勻,pH的微小變化可能使蛋白質(zhì)的分配系數(shù)發(fā)生大幅改變。pH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如圖5所示,pH增大時,R和Y變化不大,E先增大后減小,pH 6.5時,E達到80.27%。因此,最佳pH為6.5。
圖5 pH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
2.2.5 KCl濃度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
準確量取5.00 mL黃精水提液于5個刻度離心管中,PEG 4 000和(NH4)2SO4濃度分別固定為16%和18%,加入不同濃度KCl溶液(0.5%,1.0%,1.5%,2.0%和2.5%),混合均勻,調(diào)pH至6.0,離心機轉(zhuǎn)速設為2 000 r/min,離心10 min。
KCl濃度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影響如圖6所示。隨著KCl濃度增加,R和Y變化不大,E先增加后減小,這可能是因為在雙水相中加入不同濃度KCl溶液可使體系的電荷和疏水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從而影響蛋白質(zhì)在兩相中的分配比例。KCl濃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時,KCl的加入可促進蛋白質(zhì)溶解,E逐步上升,當KCl濃度過大,會使萃取相的極性增強,促使E下降[21],故KCl最佳濃度為1%。
圖6 KCl濃度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影響
2.3.1 響應面試驗結(jié)果
根據(jù)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以PEG 4 000濃度(A)、(NH4)2SO4濃度(B)、pH(C)、KCl濃度(D)為自變量,以蛋白質(zhì)萃取率為響應值(Y),按照Box-Behnken設計法對黃精多糖脫蛋白萃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分析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1,響應面試驗設計及結(jié)果見表2。
表1 響應面試驗分析因素與水平
表2 響應分析因素與水平
通過Design-Expert 10.0.3軟件將模型進行分析,擬合得到影響黃精得率的回歸方程:得率Y=82.36-0.59A+1.49B+0.56C-0.084D-0.21AB-0.77AC+0.58AD+0.64BC-1.20BD-0.45CD-4.28A2-6.51B2-5.10C2-1.20D2。
由表3可知,建立的模型的F值為57.48,p<0.000 1,說明該模型極顯著,失擬項p=0.447 4>0.05,不顯著,說明模型適合試驗,可用于黃精多糖蛋白質(zhì)萃取的工藝優(yōu)化。該模型決定系數(shù)R2值為0.982 9,校正后決定系數(shù)R2adj值為0.965 8,說明該模型能解釋96.58%的響應變化。表中A、B、C、BD、A2、B2、C2、D2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差異顯著(p<0.05),D、AB、AC、AD、BC、CD項不顯著(P>0.05),將此7項從回歸方程中刪除,最終的回歸方程:Y=82.36-0.59A+1.49B+0.56C-1.20BD-4.28A2-6.51B2-5.10C2-1.20D2。
表3 回歸模型方差分析
2.3.2 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響應面分析
圖7表示各影響因素兩兩作用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交互影響。從響應曲面分析,(NH4)2SO4濃度對蛋白質(zhì)萃取率影響最大,表現(xiàn)為響應曲面最陡,其后影響因素依次為PEG 4 000濃度、pH、KCl濃度,與方差分析結(jié)果一致。
圖7 各因素交互影響蛋白質(zhì)萃取率的曲面圖
2.3.3 模型驗證
通過建立的模型,預測蛋白質(zhì)萃取率最佳工藝:PEG 4 000濃度17.825%、(NH4)2SO4濃度16.265%、pH 6.538、KCl濃度0.932%。蛋白質(zhì)萃取率為82.515%,考慮實驗操作的可控性,對上述最優(yōu)提取工藝進行修正:PEG 4 000濃度18%、(NH4)2SO4濃度16%、pH 6.5、KCl濃度1%。在此條件下進行驗證試驗,平行測定3次,求平均值,結(jié)果得出多糖回收率為91.29%,蛋白質(zhì)萃取率為82.78%,與預測值82.52%較為接近,表明該模型能夠預測蛋白質(zhì)萃取的最佳工藝,模型可靠。在此工藝下,蛋白質(zhì)的萃取率比酶法脫蛋白高出11.55%,多糖回收率高4.99%[9]。
2.4.1 黃精多糖清除DPPH
由圖8可知,同濃度時,VC對DPPH清除能力明顯大于黃精多糖。黃精多糖的清除能力與其濃度呈現(xiàn)明顯的量效關系,即隨著黃精多糖濃度增加,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逐漸增強,而后趨于平緩,且脫蛋白后的黃精多糖對DPPH清除能力優(yōu)于未脫蛋白的黃精多糖。黃精多糖濃度達到2.00 mg/mL時,脫蛋白前后的黃精多糖對DPPH清除能力分別為66.95%和78.96%。由此可見,脫蛋白后的黃精多糖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強。
圖8 黃精多糖和VC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2.4.2 黃精多糖清除超氧自由基O2-·
圖9 黃精多糖和VC對O2-·清除作用
試驗采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銨雙水相體系將黃精多糖與蛋白質(zhì)進行分離,通過響應曲面法進行優(yōu)化,得到蛋白質(zhì)最佳萃取參數(shù):黃精多糖溶液5.0 0 mL、PEG 4 000濃度18%、(NH4)2SO4濃度16%、pH 6.5、KCl濃度1%,此時蛋白質(zhì)萃取率為82.78%,多糖回收率為91.29%,在此工藝下,蛋白質(zhì)萃取率和多糖回收率較酶法脫蛋白分別高出11.55%和4.99%。黃精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明顯不及同濃度VC的抗氧化能力,同濃度脫蛋白后的黃精多糖抗氧化能力優(yōu)于未脫蛋白黃精多糖。試驗結(jié)果為高效開發(fā)黃精多糖食品和藥品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