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他相識于2019年2月元宵節(jié)的一場軍地聯(lián)誼會。
那時,我剛從石河子大學(xué)畢業(yè),在新疆烏魯木齊一家事業(yè)單位工作。單位經(jīng)常做一些擁軍活動,聽說又要搞一次軍地聯(lián)誼活動時,我興高采烈地報了名。
一位同事提醒我:“咱們在烏魯木齊,聯(lián)誼部隊在南疆,中間隔著一座天山,千萬別在那里找對象。異地戀,傷不起?!?/p>
但抑制不住一顆好奇的心,我還是和一些年輕同事一起坐上大巴車,從烏魯木齊趕往部隊駐地。經(jīng)過5個小時、30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到達了聯(lián)誼活動現(xiàn)場。
這次聯(lián)誼會,男女青年各七八十人。整齊的隊列、帥氣的常服,精神氣十足的兵哥們,讓我心頭很受震動。只是他們直白的介紹,感覺缺少了一些浪漫氣息,座位8分鐘一輪換,也讓人無法得知對方更多信息。
雖有幾個兵哥加了我微信,但我看花了眼,對誰都沒有太深的印象。
回到烏魯木齊后,開始有一個兵哥和我聊天。我發(fā)現(xiàn),他的微信朋友圈充滿旖旎的旅游風光照,因為我一直抱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夢想,所以很羨慕他走過不少地方。
于是我們圍繞旅游,開始海闊天空地暢聊。話題從旅游又轉(zhuǎn)移到部隊生活:訓(xùn)練、籃球賽、寫材料……他還告訴我,聯(lián)誼會上,他聽到坐在隔壁的女孩介紹自己,只比他小1歲,而且她把頭靠在女伴的肩上,那樣燦爛地笑著,可愛的模樣像一束光照進了他的心里。接下來吃飯、看電影時,他都挑選坐在那個女孩后面的位置,留意她的一舉一動。
我知道,他說的那個女孩就是我。終于有一天,他問出那句話:“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嗎?”
有點驚喜,有點羞澀,但我還是趕緊回復(fù)道:“這種事,你不應(yīng)該當面問嗎?”
2019年7月,他借到烏魯木齊出差的機會來單位找我,我們才第二次見面。他接我下班,我們第一次單獨吃飯,他第一次牽起我的手。
本想這次匆匆一面,又將數(shù)月不見,沒想到第二周周末,他又出現(xiàn)在我面前。這次,他終于當面問我:“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嗎?”
我想了想說道:“我愿意?!蹦且豢?,是多么的開心和幸福。
告別時,望著他偉岸的身軀,我想:這樣的異地戀也甜甜的。
但是因距離產(chǎn)生的隔閡,對未來的不確定,也曾一度吞噬我內(nèi)心的堅定。身為一個獨生女,我從小到大習慣了別人對我的愛護,而我還沒有學(xué)會如何愛人。有時,我不能忍受他很久不回復(fù)信息,不能忍受不知道他正在做什么、想什么,更不能忍受在需要撫慰時得不到他的關(guān)心……
站在他的角度再想一想,我能感受到異地戀讓他也深感疲累,只是男人的責任與擔當不容許他像我一樣抱怨、說出來。他只能把愛藏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關(guān)心里,工作間隙的電話中……感受著他的愛意,理解著他工作的艱辛,曾經(jīng)有過的疑慮漸漸煙消云散。
2021年2月,經(jīng)過一年半的戀愛,我們的關(guān)系步入了一個新階段——雙方父母見面,為組成新家庭做準備。
2021年5月,我們準備領(lǐng)證了。領(lǐng)證那天,我要到他的駐地,他堅持讓我坐下午的火車。
那天,上午還風和日麗,下午卻電閃雷鳴。那時我才知道,烏魯木齊一下雨,300多公里外的南疆就會刮風。列車也因此停運。我特別無助地在火車站給他打電話,他在那邊急得團團轉(zhuǎn),問遍戰(zhàn)友和領(lǐng)導(dǎo),最后告訴我可以搭乘長途汽車去。我迎著風雨趕到十幾公里以外的客運站,搭上最后一班汽車,跨越天山、走進戈壁,義無反顧地奔向他。心想:親愛的,你在哪兒,我就追到哪兒。
他穿著軍裝在車站等我,一起趕到他單位時已是第二天凌晨1點多。到了他的宿舍,饑寒交迫的我想吃一碗熱騰騰的面條,他卻告訴我一起去隔壁宿舍借調(diào)料。
當我走出宿舍,才發(fā)現(xiàn)原本安靜的樓道里站滿了他的戰(zhàn)友,整個樓道被彩色的霓虹燈裝飾得喜氣洋洋,中間還拉上一條求婚橫幅。他英姿挺拔、手捧鮮花緩緩走向我,問:“你愿意嫁給我嗎?”直到此刻我才明白,為什么他堅持讓我坐下午的火車,為什么見面時聽我埋怨他還一直微笑,原來是要給我一個驚喜!這個在我眼里不夠浪漫的男人,一直在背后默默為我做著一切……
“我愿意。”我又玩笑似地補充道,“你是我穿越風雨也要擁抱的人。”
他回應(yīng)著:“雙向奔赴才會幸福?!?/p>
如今,我們已結(jié)婚半年,他為祖國守邊陲,我在城市抗疫忙。雖然仍然分隔兩地,但我們相約一起努力、共同成長,在各自的崗位上閃爍光芒。
因時間、距離等阻礙,異地軍戀更需要用心呵護。我的她有些多愁善感,所以我用微信聊天、視頻甚至相約玩游戲等方式,與她增加互動、拉近距離,關(guān)注她的情緒和狀態(tài),不斷增進感情。每次接到我的電話,她總是喜出望外,這也讓我很開心。最終,我們堅定地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何小白丈夫
(作者為新疆烏魯木齊某事業(yè)單位干部)
編輯/貢偉(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