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7歲了,是一名退役老兵?;厥走^去,我和妻子之間的愛情依然讓我滿心歡喜與幸福。
1979年春,我所在的云南邊防某部參加了戰(zhàn)爭。凱旋后,部隊一直保持戰(zhàn)備,取消了休假。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贝汗?jié)前夕的一天晚上,我給家鄉(xiāng)父老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作為軍人“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豪邁情懷。次日一早,便寄往我的家鄉(xiāng)山東省菏澤地區(qū)成武縣人民廣播站。
半個月后,我收到了廣播站的用稿通知和稿費單,留言里標明了稿件的播出日期和次數(shù)。
1980年金秋,我回鄉(xiāng)探親。一天下午,我去張樓鄉(xiāng)某小學找一位當教師的同村發(fā)小,到了學校,教師們得知我是一名戍邊軍人后,都很敬慕。一位年長些的女教師當場要給我介紹對象,發(fā)小幫我應承下來。
沒幾天,我和那位姑娘見了面。她首先自我介紹:“我叫趙桂梅,南頭趙小廟村的,你呢?”
“我叫王全穩(wěn),北邊中屯村……”
我還沒說完,姑娘就驚訝地“啊”了一聲,瞪大眼睛看著我,看得我有點不好意思了。她朝我走近一步,對我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喃喃地說:“巧了,巧了,真的太巧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呢!”
這回輪到我驚訝了。她認真地問:“你就是那個給縣廣播站投稿的王全穩(wěn)?”
我點點頭。她莞爾一笑:“這就對了。今年春節(jié)期間,我在咱縣的有線廣播上聽到了你的那封寫給全縣人民的家書,真感人!”
當時,農村每家都安裝了有線廣播小喇叭。每當廣播里播放我的那封信時,趙桂梅就從頭聽到尾。那封信深深地打動了她,也讓她記住了我的名字——王全穩(wěn)。正是從那時起,趙桂梅將芳心暗許給“最可愛的人”,但凡有人給她介紹對象,只要不是軍人,盡管家庭條件優(yōu)越,她都一一謝絕。
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她慨嘆道:“我從小就敬慕解放軍,可惜咱這里這幾年不招女兵。”
她又問了我家庭情況。我心想,我家一貧如洗,怎么對得起這位好姑娘?便鼓起勇氣據(jù)實相告:我在部隊非常努力,3次獲得嘉獎,1次榮立三等功,而且代理排長近3年;但我是老兵,已超過提干年齡,面臨退役;另外我家庭條件特別差,兄弟4個,我排行老小,3個哥哥早已各立門戶,父母去世后,僅給我撇下三間破土屋和一間沒有屋頂?shù)膹N房。請你三思。
出乎意料的是,她冷靜地聽完了我的話,斬釘截鐵地說:“你說的這些,我都不在乎。你能如實地告訴我,這就夠了。”稍停,她兩腮緋紅,鄭重其事地說:“你上過戰(zhàn)場,相信你也不是怕困難的人。”
樸實的話語讓我感動不已。那個年代,女青年在擇偶方面沒有那么物質化,但對具有優(yōu)越家庭條件和有明顯前途的小伙子高看一眼也是人之常情。趙桂梅能不嫌棄我,尤其是一句“相信你也不是怕困難的人”,深深地影響和激勵了我一輩子。
因我的家庭條件差,她家也有人極力反對我倆的婚事。但父母看到她深情不移,也相信女兒的眼光,便頂住其他人的反對,按當?shù)仫L俗,在我臨歸隊前舉行了訂婚儀式。
回到部隊后,我便投入到緊張的戍邊戰(zhàn)備中,趙桂梅繼續(xù)在家參加生產(chǎn)勞動。我們互相牽掛思念著對方,無論再忙再累,也常寫信互訴衷腸。我倆的心貼得越來越近了。
1981年11月,我退伍返鄉(xiāng),當年底我們就結婚了。說實話,當時婚事辦得非常寒酸,沒有宴席,只有三間破土屋子和一間塌了頂無法使用的廚房。
當時,我只有不足百元的退伍費?;楹螅w桂梅把在娘家平時積攢下來的90元私房錢全部拿了出來,購置鍋碗瓢勺,翻修廚房,購買各種農具、種子、化肥等。為置辦家什,我們拉下一屁股債,婚后半年多口糧也斷了頓,趙桂梅就從娘家要來錢糧接濟生活。
我回鄉(xiāng)第二年,擔任了村黨支部委員兼團支書,白天參加村黨支部的工作和農業(yè)生產(chǎn),晚上就伏在煤油燈下寫稿。為了給我騰出更多的時間寫稿,趙桂梅從不讓我干家務。
1986年,三間破土房子因年久失修,加上當年雨水大,已經(jīng)搖搖欲墜。次年春節(jié)后,為了家人安全,我們不得不舉債翻蓋房子。那年,我們已經(jīng)有了兩個女兒,一家人日子過得十分艱難。為了早日還清外債,我和趙桂梅省吃儉用,我倆2年沒吃過肉,沒吃過雞蛋,沒添過一件新衣。為了省油,我倆甚至一年沒吃過鹽,整整吃了一年多的咸菜水??伤龔臎]在我面前叫過一聲苦,更沒說過“后悔”二字。
1989年,我被正式安排在鄉(xiāng)鎮(zhèn)供銷社任秘書。不久,趙桂梅看到了改革開放給農村集市帶來的巨大商機,便從擺地攤干起,后來發(fā)展到綜合門店,幫工增加到4人,每天的營業(yè)額在萬元以上,成了本地小有名氣的經(jīng)營能手和致富帶頭人。
無論多忙,趙桂梅從沒忽略過對孩子的培養(yǎng)教育,晚上她會檢查孩子的作業(yè),還定期與孩子的班主任保持溝通。在她的嚴格管教下,孩子們都考上了重點大學,二女兒還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如今,孩子們都在北京工作,事業(yè)有成。
我和趙桂梅從因信結緣到相濡以沫,從清貧如洗到生活富足,從攜手打拼到安享晚年,風風雨雨40年了??梢哉f,如果沒有她的勇于擔當,持家有方,就沒有我們家美好的生活。
軍人榮譽、軍旅情結,永志不忘;真心愛人、真情相伴,時時相惜。
(口述者為退役軍人。整理者單位:山東省成武縣大田集鎮(zhèn)政府)
編輯/吳萍霞(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