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節(jié)前,編輯部主任牛鵬飛用撿來的石頭“拼”成了山水盆景,安放在辦公室一隅,別有一番雅致。他看來看去,隨口說了一句:“更有家的感覺了?!?/p>
牛主任是一名退役軍人,2008年《軍嫂》創(chuàng)刊之初也在雜志社,早已把單位當成了家。而我,雖是新同志,但對單位也有屬于自己的那份感情。巧合的是,我對石頭、盆也有幾分喜愛。
一年前,經(jīng)人推薦加入《軍嫂》隊伍,成為一名“軍字號”編輯,開始守候軍人家庭。初到新環(huán)境,加上從軍隊到地方的轉變,不適應是難免的,但沒過多久,這種不適應感就被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幫助所化解。自此,我有了“新家”。雜志社配置齊全,同事們合伙做飯,個個廚藝精湛,時不時都會露一手。每每我們圍著小飯桌品嘗美味佳肴時,家的感覺更加真實了。
家有家風,單位也有單位的作風。雖說我的業(yè)務能力在逐漸提高,但面對一些具體工作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2020年底,雜志社安排我承擔一次采寫任務。面對陌生的行業(yè),我沒有做足采前功課,導致初稿很不專業(yè),人物形象不豐滿不說,對于專業(yè)術語、概念等方面也寫得稀里糊涂,而且一開始自己還沒意識到問題。稿件反復修改了幾次,終于達標過關。對此,總編彭清雯沒有直接批評,她每次都耐心地在稿件上批注指明問題所在、提出具體修改意見,和我一起分析人物情況,教授我如何進行內容補充,出刊后又鼓勵我多學習、多總結。
部隊里常說,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在這個新家,我愿迎風引帆,起航?jīng)_鋒,用堅持和不懈拼成更美的“盆景”,為點綴這個“家”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