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明
朋友的孩子小A特別不喜歡寫作文。朋友希望我能支支招。我讓他把孩子送過來。
孩子怕作文,得采取迂回戰(zhàn)術。于是,我隨意地問道:“你最喜歡什么?”小A半晌冒出一句:“最喜歡打架?!蔽易穯枺骸澳銥槭裁聪矚g打架?什么時候?在哪里打架?可以講來聽聽不?”小A斷斷續(xù)續(xù)地講了事情的經過?!澳阌X得用什么辦法能讓我清楚地了解這個故事呢?”小A抓了抓腦袋:“寫下來?!薄皩Π?,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后還可以慢慢回味呢?!睕]想到,小A一口氣寫了一篇500多字的《打架風波》。我夸贊小A寫清楚了事情經過,四字詞語用得恰當,結尾表達了后悔之意。小A眼里閃過一絲欣喜。
第二次,我問小A班上誰跟他玩得最好。他不假思索地說出了小康?!八蠲黠@的特點是什么?”我啟發(fā)道。“小康喜歡哄同學買零食給他吃,特別懶,經常不做作業(yè)?!薄叭绻囊粋€關于小康的微視頻,你會挑選哪些事來表現他‘會哄’‘偷懶’?”我誘導他思考。小A說了兩個故事,說完拿出本子寫了起來。這篇《我的鐵哥們》兒童味很濃,讀來讓人忍俊不禁。我不住地點贊。小A的臉上露出一種溢于言表的成就感。
第三次,我和小A聊班上哪個同學最調皮,哪個同學經常不交作業(yè)……說著說著,小A的話匣子打開了?!捌鋵?,這些都可以寫成作文?!蔽乙槐菊浀卣f。小A有些詫異地望著我?!拔抑溃芏嗬蠋熞缓皩懹幸饬x的事,你們不是寫公交車上讓座,就是寫拾金不昧。難道其他事就不可以寫了嗎?”我道出了他的疑惑。小A抑制不住激動:“就是,就是!老師總是要我們按照他的思路去寫。我們想寫自己喜歡的內容,又不符合要求,很煩?!薄澳愠赃^零食吧?打過游戲吧?偷過懶吧?……”我望著小A。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靶W生寫作文,就是寫自己生活中的故事?!蔽亦嵵氐馗嬖V他??粗向往的眼神,我感覺喚醒了他的表達欲望。
兒童不喜歡作文,怕寫作文,往往與教師的教學觀念、行為有脫不了的關系。作文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寫作動機與欲望。作文一定要切合學生的口味,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
作文題目要“潮”,具有個性。平時學生寫命題作文比較多,譬如《一件難忘的事》《我的同學》。這些題目平淡乏味,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倘若換一種方式呈現題目,如《我被冤枉了》《冤家同桌》等,就容易喚醒學生的記憶,激發(fā)他們傾吐的欲望。
作文內容要“新”,具有張力。發(fā)掘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才容易打開他們的寫作思路。比如,以“第一次……”為話題,一般寫的是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服等。學生對此并不感興趣。教師可稍加點撥,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第一次搶零食、第一次偷懶……學生思路開闊,自然能寫出真實的、充滿生活味和兒童味的作文。
作文教學不應該單純追求思想、內容、主題的“高大上”,應切中兒童情感的“興奮點”,發(fā)掘兒童生活的“趣味點”,拋開不必要的條條框框,避免要求與技巧束縛思維,剪斷想象的翅膀,扼殺表達的興趣。
一言以蔽之,作文教學應該回歸兒童本位,鼓勵學生以兒童的視角去觀察世界,用兒童的口吻講述兒童的故事,用兒童的語言表達兒童的思想情感。如此,作文離學生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