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凡
《革命者》聚焦在1927年4月26日,距離李大釗被執(zhí)行絞刑前的38小時。此時,我黨各方力量仍在積極組織著對他的營救行動,而敵人也在千方百計對他施以酷刑,但依舊毫無進(jìn)展。膠著之時,一個年輕警察進(jìn)入獄中欲對守常先生施以新刑,而關(guān)于守常先生一生的革命回憶,也就此拉開帷幕……
茬語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走上絞刑臺,英勇就義,時年38歲?!边@可能是新聞中的一句話,也可能是課本中的一段文字。但是,它更是一個人的一生,一個推動了中國歷史進(jìn)程、有血有肉的偉大先驅(qū)的一生。很多時候,我們習(xí)慣于記住他的標(biāo)簽,卻很少看見他的血肉。很難想象今天的我們和未來的你們,還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觸摸到昨天的他們,那些真正帶給我們未來的人。就像李大釗的扮演者張頌文在首映后所表達(dá)的,在四個多月的拍攝和史料研究中,他對于人物從沒有信服感到以飾演這樣的人物而感到光榮,不僅觸碰到了李大釗的靈魂,也和整個電影團(tuán)隊用二次創(chuàng)作帶給了我們一部光影史上極其出色的人物傳記電影。這不僅打破了我們對主旋律電影的固有思維模式,也賦予了這種類型片更多藝術(shù)性的可能,真真切切地重塑了一個血肉豐滿的李大釗。在我們這個物質(zhì)豐富的時代,這部電影再次印證了精神信仰的可貴。38個小時,在人的一生能夠占到多大的比重?38個小時,是一場明知無望卻又充滿希望的生命贊歌。
網(wǎng)友評論
Megan:全員演技在線,張頌文臺詞太強(qiáng)了。
妖精:《革命者》把李大釗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人前,他再也不是歷史課本上那個偉大而光輝的先驅(qū),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為了人民犧牲的同胞。正是那一代人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國泰民安!
筱衿:《革命者》這個電影真的超出預(yù)期。它不僅僅是一部主旋律電影,更是李大釗先生的人物傳記。特別是意識流的拍攝手法和電影的剪輯手法,透過身邊的人和事,讓我全方位地認(rèn)識了這位偉大的人物。
《青春》
《革命者》的電影推廣曲《青春》MV非常震撼,同時實力唱將毛不易的誠摯獻(xiàn)聲,也唱出了時代的情緒。不得不說毛不易的情緒傳達(dá)非常精準(zhǔn),讓人覺得平凡而又偉大,在他的歌聲中可以感受到無窮的魅力。這種青春之歌的呈現(xiàn),讓人感受到了不朽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