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森林之中住著一群猴子,它們每天都在太陽升起的時候外出覓食,太陽下山之后返回休息。它們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平靜而幸福。
有一天,一只猴子撿到了一位游客遺落在森林里的手表。這只聰明的猴子很快就弄懂了手表的用途。從此以后,所有的猴子都來向它請教準確的時間。后來,這只猴子便擔負起了為整個猴群規(guī)劃作息時間的重任。隨著這只猴子威望不斷升高,它也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猴群的首領。
成為首領之后,猴子并沒有忘記自己成為猴王的原因。它認為手表能夠給自己帶來好運,于是四處尋找其他手表。終于,它又撿到了兩塊手表。
但撿到新手表的猴王沒有收獲新的好運,反而遇上了麻煩。他發(fā)現這三塊手表的時間根本就不一致!這樣一來,它也不知道該相信哪塊兒手表了。很快地,其他猴子也發(fā)現:當它們向猴王詢問時間的時候,猴王總是支支吾吾的。從此之后,猴群的作息時間越發(fā)混亂,猴王的威望大減,它又變回了普通的猴子。
擁有一塊手表可以知道時間,擁有兩塊及兩塊以上的手表就會失去對時間準確性的信心。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想一想
為什么擁有的手表多了,猴王反而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