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兮
明月山之旅
坐上纜車,好美呀!連綿起伏的青山包圍著我們,一川川奔騰的瀑布從山頂飛流直下,壯觀極了!“這片山海就像停止流動的綠色瀑布。”我不禁脫口而出。
不一會兒我們便到達了索道終點。離山頂還有一段距離,我們乘坐一輛電瓶小巴士一路兜風(fēng)到了山頂。
滿眼風(fēng)景美不勝收。那美景看得見、聽得著、聞得到。
看:最顯眼的要數(shù)月亮湖了,它的水碧綠且清澈,水里有各種各樣魚蝦游動。青山環(huán)碧水,山上一棵棵碧綠的樹,一朵朵盛開的花,是乘涼觀景的好地方。
聽:知了、野鴨、湖水……組成了一支樂隊。這是我為他們寫的詩:“知了,知了,你在叫嗎?不,我在彈那寂靜的古箏。野鴨,野鴨,你在叫嗎?不,我在彈那悠閑的鋼琴。湖水,湖水,你在笑嗎?不,我在拉那悠揚的提琴。微風(fēng),微風(fēng),你在笑嗎?不,我在跳那美妙的舞蹈。”
聞:青草的芳香、各種不知名的花兒的香氣、湖水的水汽味……形成了高山上特有的甜甜的空氣,讓我忍不住貪婪地大口呼吸著。
那晚,在景區(qū)酒店,我做了一個甜甜的夢:
青山。綠水。鳥鳴聲聲。
露珠。月華。光芒萬丈。
幸福一直都在
很多年后,我仍然忘不了那個海棠般清新的早晨。
那時,春天已經(jīng)來臨,小區(qū)里此起彼伏綻放的鮮花,改變了人間的顏色。我和外公坐在餐桌前,一邊吃著早餐,一邊聊著天。我聽他娓娓道來近四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外公說:四十年前,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非常艱苦,大部人只有在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能吃到肉,而現(xiàn)在我們每餐都可以吃到豐盛而美味的佳肴;四十年前,電話都是很多人家共用的公共電話,而現(xiàn)在人手一部手機,甚至連小學(xué)生也有電話手表了;四十年前,汽車非常稀少,現(xiàn)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汽車,很多家庭還不止一輛……
我知道,這些變化的背后,是一個個為美好生活而默默付出、辛勤勞動的普通人,他們匯聚成了整個國家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
外公告訴我,以前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也因為充實而有另一種獨特的快樂,那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巢?、打豬草、種菜、放牛、挖竹筍、爬樹……那些歲月里的“苦”如今想來也是一種“樂”,非常讓人懷念。
生活和歲月就像湖水一樣,永遠地向前流淌。一些故事就藏在外公的白發(fā)和皺紋中,聽著這些,看著窗外又一年春天開出的花朵,吃著美味的早餐,我覺得自己幸福極了。
——選自《世界華文散文詩年選》
秋夜的交響
這是一個柔和的夜。
“春聽鳥聲,夏聽蟲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边@是清代張潮說的。今晚,我與媽媽來到了樓下,聽這秋夜的交響。
月光灑在樹上,灑在花上,灑在草上,還灑在了潺潺的溪水上。歌唱家和演奏家們就在這披著一層銀紗的美麗地方,唱起、奏起了更美的音樂。
蟈蟈和蛐蛐“吱吱唧唧”的聲音好似悠悠的笛聲在深林間徘徊,又如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它們一邊唱歌,一邊跳躍、舞蹈,讓小區(qū)里到處充滿著它們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
在這初秋時節(jié),雖不如夏天那么炎熱,但這蟬鳴聲與蛙鳴聲卻絲毫沒有減退。蟬這位音樂家在樹上忘我地撥彈著琴弦,放聲歌唱,好像永遠都不知疲倦似的。這蟬鳴聲與炎炎夏日時有所不同,變得更加委婉、含蓄了些。而青蛙這資深的音樂家則一邊“呱呱呱,呱呱呱”地叫著,一邊熟練地拍打著“水鼓”。那聲音如同風(fēng)鈴搖動時發(fā)出的一樣俏皮、歡快,又如泉水流淌時發(fā)出的一樣清脆、活潑。
啊,我愛秋夜,但我更愛那秋夜的交響!
——選自《蘇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