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敏
(保定市滿城區(q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河北保定 071000)
草莓育苗,應選擇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塊。要求沙壤土,土壤肥沃,前茬作物以小麥、瓜類、豆類、菜園地為宜,切記草莓重茬或種過煙草、馬鈴薯或番茄等作物,避免發(fā)生再植病害或共生病害,如果必須選擇這些地塊,要求必須做好專業(yè)的土壤處理。
可選擇舊的日光溫室、連棟溫室或新建簡易大棚(選擇舊溫室必須做好整棚的消毒處理工作)。
1.2.1 選擇舊的日光溫室,可在冬春茬作物收獲結(jié)束后,迅速將棚室內(nèi)壁、尤其是土壤進行消毒處理,然后再整地、施肥,切記塑料棚膜必須是新的或者是無洞舊塑料膜。
1.2.2 已建成的連棟溫室,連棟溫室只適合春茬作物和秋延后兩茬作物生產(chǎn),溫室自身的溫度不能滿足冬季作物生產(chǎn),如果人為采取措施保溫,成本太高,投入產(chǎn)出比太大。采用連棟溫室草莓育苗,可以充分利用連棟溫室的風簾和濕簾效應,既能解決草莓育苗過程中溫度高、濕度大、病菌蔓延快的問題,又能大大降低連棟溫室的投入產(chǎn)出比,提高連棟溫室的利用率。
1.2.3 新建避雨棚要求在3月底前搭建完畢,大小可根據(jù)地塊而定,采用長方形、正方形或者拱形,參照普通簡易大棚搭建,棚頂高2~2.5 m,不管哪種結(jié)構(gòu)必須設(shè)中風口,既不能讓棚內(nèi)溫度過高,又能保證雨水不能過多的進入棚內(nèi)。
草莓苗種株質(zhì)量直接影響所繁子苗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首選必須品種純正。要求:莖粗1 cm以上、4葉1心、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此外,育苗應選上一年繁殖圃健壯的匍匐莖苗且經(jīng)過冬季自然休眠的種株,通過長時間低溫的種株甩出的匍匐莖多。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脫毒苗。
將選好的舊日光溫室、連棟溫室或新建的簡易溫室,清除枯枝雜草,集中堆漚處理。母株定植前一周整地,施足底肥,深翻耕耙。苗圃一般施腐熟好的優(yōu)質(zhì)圈肥4 000~5 000 kg/667m2或烘干的成品有機肥150 kg/667 m2,復合肥25~30 kg 以及鈣鎂磷肥25 kg/667m2,根據(jù)土壤墑情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同時結(jié)合耕翻可施入殺菌劑和殺蟲劑防治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害。
草莓育苗圃一般要求:做1.5~2 m寬的畦,畦長依地而定,可長可短,方便即可,溝寬30 cm,深25 cm,畦面整成龜背形。
改以往大水漫灌的陋習為壟上微滴灌技術(shù),即是每畦安裝一根微滴灌管,管上隔30 cm一孔(或洞),澆水時適當控制水壓,讓水慢慢滲入土壤、滲透地面。掌握水澆足即可,既可以節(jié)水,又可以解決大水漫灌造成的因溫度高濕度大造成的死苗、爛苗問題。
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將草莓種株定植到育苗圃,選晴天,避開陰雨天。每畦種1行,保持行距60 cm、株距80 cm,或者株距、行距各為70 cm,畝株數(shù)以600~1 500株/667m2為宜,有利于匍匐莖苗的延伸和布局。栽植深度做到“深不埋芯,淺不漏根”,栽植過深苗心被埋住,輕則導致緩苗慢、新葉伸出生長困難,出苗率低,產(chǎn)苗量少,嚴重時種苗窒息死亡;栽植過淺則根系受風寒,母株容易干枯死亡,栽植成活率降低。栽植后立即澆緩苗水,透水連澆3次,水下滲后及時將埋住苗心的土壤扒開并用清水沖凈,將裸露的根系用泥土埋嚴并將倒伏的秧苗扶正,以保障種苗栽植成活率。
2.2.1 摘除花蕾和花穗:栽植成活長出新葉后要及時摘除花蕾,減少養(yǎng)分消耗,以利于匍匐莖抽生,多發(fā)匍匐莖。摘花時,要注意防止損傷腋芽,以免影響匍匐莖的抽生量。同時摘除老葉、病葉,整個育苗期保持4~5片葉即可。
2.2.2 匍匐莖整理:首先是均勻分布發(fā)出的匍匐莖,保證其足夠的生長空間;其次是及時整理生長方向雜亂的匍匐莖,將匍匐莖引向畦兩側(cè)的空間生長;第三是新株和匍匐莖布滿畦面時摘除重疊多余的匍匐莖;第四是為保證早期匍匐莖的健壯生長及減少田間郁閉的環(huán)境,應剪除較密集的匍匐莖及小的子株苗;第五是將弱苗、小苗和靠近母株根部已發(fā)黑的老化苗于8月上中旬拔掉,挖除母株苗或摘除母株苗殘葉和老葉,以確保每株小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使新苗分布均勻,個體生長健壯。
2.2.3 壓蔓:為避免草莓匍匐莖之間交叉重疊,影響子苗生長。當匍匐莖長至30~40 cm或子苗具有2片展開葉時,開始引莖、壓蔓。引莖可使匍匐莖分布均勻,壓蔓可結(jié)合匍匐莖整理時進行,方法是用泥土將匍匐莖節(jié)段壓牢即可。
草莓育苗掌握“前促后控”,因為前期氣溫逐漸升高,正值草莓匍匐莖抽生最旺盛時期,應保持土壤濕潤,適時追肥,促發(fā)匍匐莖;后期即是7、8月份,高溫多雨季節(jié),應適當控制肥水、控制苗高,促進花芽分化、培育壯苗。
3.1.1 水分:種株定植前先洇畦,掌握草莓種株定植時“濕而不黏”即可。一是定植后澆足定根水,然后根據(jù)實際土壤墑情澆緩苗水;二是草莓苗中午不出現(xiàn)打蔫,表明緩苗成功,要求劃鋤斷根控水,保持土壤一定的干旱,促進二元次生根和三元次生根萌發(fā);三是經(jīng)過短期控水,后面澆水可配合使用生根劑等進行養(yǎng)根促根;四是緊接著需要見濕見干澆水,等大量匍匐莖抽出來了,采取見濕不見干澆水;五是等草莓苗差不多鋪滿后,極度控水,采取干不死不澆水,促根壯苗,安全進入雨季,安全越夏。
3.1.2 施肥:種株定植成活后,可沖施腐殖酸肥50 mL/667m2,或復合肥10 kg/667m2,以促進母株抽生匍匐莖和分發(fā)幼苗。同時根際和根外追肥兼施,保證秧苗正常生長發(fā)育。
前期可以使用腐殖酸沖施肥,少量多次,根據(jù)苗子鋪滿地面的程度,可沖施、可葉面噴施;待匍匐莖大量生出可以追施復合肥5~10 kg/667m2;植株旺盛生長初期,每隔10~15天追施尿素10 kg/667m2,連施2次,以促進根系生長;8月后停止施肥,尤其是停止氮肥施用,控制水分,及時排水放澇,以促進花芽分化;旺長苗地可斷根控旺;高溫季節(jié),可交替噴施噴磷酸二氫鉀溶液或過磷酸鈣,既有利于降溫增濕,又能補充草莓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
草莓種株定植后,4月至6月避雨棚可選擇天、地、中風口全部打開,讓棚內(nèi)溫度與室外自然溫度保持一致,草莓種株靠自然溫度讓匍匐莖迅速抽生;6月以后,育苗棚可早晚密閉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控制在12~18℃;7月至8月份白天氣溫高于32℃時,及時覆蓋遮陽網(wǎng)遮陽降溫,掌握白天溫度不超過28℃即可。
草莓抗旱能力弱,需要勤澆水草莓苗定植后立即澆水,要澆足、澆透,一周內(nèi)澆第二水;天氣干旱時,一般每周澆水1次,澆水應在傍晚或夜間最好,以保持土壤濕潤,同時降低地面溫度;植株中午出現(xiàn)萎蔫、地面發(fā)白時立即灌水抗旱,掌握水洇透地面為止;以后視氣候和土壤干旱程度及時灌水,切忌大水漫灌和在中午灌水,以免傷根死苗。
草莓不抗旱,同時也不抗?jié)场?、8月及時覆蓋遮陽網(wǎng)、封閉棚室,堅決杜絕遮雨育苗圃內(nèi)暴雨侵入。遇狂風、暴雨后,要及時排除積水,以防幼苗澇死。
3.5.1 發(fā)病規(guī)律:草莓炭疽病是典型的高溫高濕型病害,主要發(fā)生在苗圃種株定植初期和匍匐莖抽生期,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及匍匐莖,草莓苗染病的典型特征是葉片受害后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病菌以分生孢子隨被害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在苗圃借助雨水及帶菌的操作工具、病葉等進行傳播,7—8月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菌傳播蔓延迅速,特別是連陰雨或暴雨過后的草莓連作田、氮肥過量、老殘葉多、郁敝、通風透光差的育苗地發(fā)病嚴重,可在短期內(nèi)造成毀滅性的損失。
3.5.2 防治措施:從種株匍匐莖抽生期開始用藥預防,一般可用43%戊唑醇懸浮劑4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懸等預防和治療,定期噴霧。雨后3~5天噴霧一次,連續(xù)防治3~5次。掌握新棚區(qū)發(fā)現(xiàn)死棵,灌得病行和臨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區(qū)因重茬嚴重,病原菌多,可灌根2次。
移栽好草莓苗是草莓豐產(chǎn)的先決條件,移栽和管理不當會影響草莓花芽分化,影響草莓生長結(jié)果。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上旬起苗分地假植,待假植苗長滿新的白色次生根時是草莓苗移栽的最佳時期,可及時移栽,移栽時間最晚不能超過10月15日,選4葉1心、直徑1 cm以上的壯苗,定向栽植,栽植深度掌握苗心與地面平齊,確保移栽質(zhì)量和移栽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