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HepatologyResearch2021年4月報道】題:呼出氣冷凝液代謝組學對慢加急性肝衰竭預后的預測價值(作者Jing J等)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導致慢性失代償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國內(nèi)外臨床肝病研究領域的熱點和難題。部分ACLF患者在治療“黃金窗”階段通過積極救治,能夠獲得可逆性的恢復,因此早期預測ACLF預后對患者及早施救以及重癥化防控十分有益。肝臭是由重癥肝病患者所呼出的一種特殊氣味,其中含有大量揮發(fā)性和非揮發(fā)性代謝物,與肝病的嚴重程度和不良預后有關。既往研究報道,呼出氣代謝組學能夠有效預測部分疾病的預后,但該技術對肝病預后的預測價值仍缺乏系統(tǒng)研究。
來自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五醫(yī)學中心中西醫(yī)結(jié)合科的Jing等采集了該中心ACLF患者的呼出氣冷凝液(EBC),其中未行肝移植病情恢復患者57例,發(fā)生不良預后45例,另選取健康者EBC樣本15例作為對照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Agilent 1290 InfinityⅡ)聯(lián)合四級桿串聯(lián)飛行時間質(zhì)譜(Agilent iFunnel 6550 Q-TOF LC/MS),分析篩選對ACLF不良預后有預測價值的候選生物標志物,建立預測模型并評估其預測性能。
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預后的ACLF患者代謝特征譜存在顯著差異,其中41個特征差異代謝物與ACLF不良預后存在顯著相關性,涉及甘油磷脂代謝、鞘脂代謝、花生四烯酸代謝及氨基酸代謝。采用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方法篩選出4個EBC生物標志物可用于構建ACLF不良預后的預測模型,分別為磷脂酰肌醇[20∶4(5Z,8Z,11Z,14Z)/13∶0]、磷脂酰乙醇胺(12∶0/22∶0)、L-變腎上腺素及乙苯。結(jié)果表明,該模型對ACLF不良預后的預測性能良好,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859 (95%CI:0.787~0.931),敏感度84.4%,特異度89.5%,顯著優(yōu)于臨床常用的MELD評分(AUC=0.639,95%CI:0.526~0.753)和MELD-Na評分(AUC=0.692,95%CI:0.582~0.803)。進一步以EBC生物標志物聯(lián)合MELD-Na評分構建決策樹模型,發(fā)現(xiàn)其對ACLF不同結(jié)局具有更好的區(qū)分效果(AUC=0.906,95%CI:0.846~0.965)。
EBC相關代謝生物標志物有望作為預測ACLF不良預后的潛在生物標志物。本研究為研發(fā)針對重癥肝病患者的新型無創(chuàng)檢測方法以及有效預測ACLF等重癥肝病的預后提供新參考。
摘譯自JING J,SANG X,YOU S,et al.Metabolomic profiles of breath odor compounds for prognostic predi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 pilot study[J].Hepatol Res,2021,51(4):490-502.DOI:10.1111/hepr.1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