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存
(滑縣四間房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 河南滑縣456487)
露地小番茄套種苦瓜, 在小番茄將要收獲完成時苦瓜恰好進入收獲初期, 充分利用苦瓜苗期占用空間小、生長量小、對生境要求不高的特性,且苦瓜產(chǎn)品能及時補充市場之需, 充分解決了小番茄拉秧后的茬口安排問題。 小番茄套種苦瓜在豫北滑縣四間房鎮(zhèn)蔬菜生產(chǎn)中得到了充分實踐, 成為當?shù)貙崿F(xiàn)農(nóng)業(yè)高產(chǎn)高效、 農(nóng)民增收和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化的一項優(yōu)選實用技術。
選用抗病和抗逆性強、優(yōu)質、豐產(chǎn)、果型整齊、商品性好、耐貯運、風味好及市場適應性強的品種,可選擇紅寶石(紅姑娘)、玉女、千禧等品種。 在 2~3 月采用保護地或穴盤育苗, 要求適宜苗齡為35~55 d,生理苗齡為 7~8 片真葉展開, 苗高 17~23 cm, 莖粗0.5 cm 以上。
選用中綠、長白等苦瓜品種,在3 月初進行設施育苗,采用穴盤育苗或營養(yǎng)缽育苗,每穴或營養(yǎng)缽播1 粒苦瓜種子,適宜苗齡 35~40 d,生理苗齡為 4~5 片真葉展開,株高10~13 cm,莖粗0.3 cm 以上。
按照“有機為主、輔以化肥,基肥為主、輔以追肥,土壤施肥為主、輔以根外追肥”的原則,做到控氮、增磷、施足鉀,及早補充需要的微肥。 底肥畝施腐熟雞糞3 000 kg 和牛、豬糞4 000~5 000 kg,配合施用過磷酸鈣40 kg、硫酸鉀20 kg、尿素20 kg 或復合肥50~70 kg。 有機肥在定植前最后一次整地時施入,化肥在起壟時開溝集中條施在栽培行中心線處,確?;首闶?,促壯苗壯株。
冬季將地塊深翻、曬白、碎土,按要求施入足夠的糞肥。 定植前5 d, 在栽培行中心線上開一條寬15 cm、深10 cm 的溝,順溝灌一次水。 水下滲適墑時,將計劃基施的化肥條施入溝內,及時平溝起壟寬50 cm,在壟上用70 cm 寬地膜覆蓋,形成大行90 cm、窄行50 cm 的凹凸寬窄行。
當外界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0~15℃,耕層5~10 cm地溫穩(wěn)定通過12℃時即可定植。 豫北地區(qū)在4 月中旬以后定植。
櫻桃番茄比普通番茄耐密性高, 一般每畝適宜密度在3 000~4 000 株。 采用高壟大小行栽培,大行距90 cm,小行距 50 cm,株距 35 cm,畝定植2 700~3 000 株。 苦瓜由于單株生長量大需要稀植,一般兩行番茄中間壟最高處定植一行苦瓜, 株距75 cm,畝定植 600~700 株。
小番茄定植時按計劃株距將地膜挖洞劃破,將苗株土坨植入洞中,刨土封壓土壤縫隙,用水壺在根際澆水至土坨吸水濕潤為宜,以利植株緩苗。 待全田定植緩苗后順壟行溝灌一次大水,促進進一步緩苗,以便壯苗早發(fā)。 苦瓜定植時間在小番茄定植后15~20 d 進行,按計劃株距在地膜中間破膜挖洞,種植后用水壺在根際澆透水,以便緩苗壯苗。
搭架材料選用15 mm 細竹竿, 長約120 cm,在小番茄株邊各插一根,架頭交叉,3 根或4 根一組,上綁一橫桿,然后在兩邊距地面20 cm 處各綁一橫桿。番茄的枝、蔓主要固定在兩邊架桿或橫桿上。
搭架材料選用直徑10~13 cm的圓木,長約160 cm,選用10 號或12 號鐵絲。 在番茄窄行的兩邊每隔15 m 各插2 根,入土約20 cm,架頭交錯,上邊固定,形成人字骨架, 然后在兩邊距地面25 cm 處及65~75 cm 處各綁一橫鐵絲,人字頂端拉一鐵絲,兩端用地錨拉緊緊固鐵絲,防止倒架。
栽培管理原則上在尊重各自生長規(guī)律和各自生境需求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生境需求差異,協(xié)調各生育時期的生境需求,以期達到共同的最優(yōu)化生境。 先期管理以小番茄為主,后期管理以苦瓜為主。
5.1.1 施肥管理 小番茄生長期可長達5 個月左右。 植株生長繁茂產(chǎn)量高,一次產(chǎn)果量大,極易出現(xiàn)植株早衰和脫肥,引起階段性無果。 定植后適當控制化肥施用,苗期若有脫肥現(xiàn)象應及時追施速效肥。 首次追肥在第一層穗果開始膨大時每畝施用腐熟稀糞或沼液1 000 kg,第二層穗果開始膨大時每畝再追施有機復合肥20 kg。 以后每采收一層穗果后,追施一次有機復合肥10~15 kg。 葉面追肥可用0.2%~0.3%的復合氨基酸液或腐殖酸微量元素復合液肥, 每采收一層穗果噴施1 次。 噴肥時,可以配加氯化鈣防治臍腐病,配加硼肥促進坐果和改善品質。
5.1.2 水分管理 重點管理好土壤的濕度,以0~15 cm土壤的含水量16%~18%為宜。 盡可能采用滲灌、滴灌等灌水方式,減少因澆水造成田間濕度過大引發(fā)病害。
5.1.3 整枝打杈 小番茄生長到30 cm 高時進行綁蔓。 采用單蔓或雙蔓整枝,在保留主莖后,雙蔓整枝則依據(jù)空間保留主蔓和第一葉腋側枝, 其他側枝及時除掉,及時擺勻莖枝在籬架的位置。 再分生側枝做到隨時摘除,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 生長后期,及時摘除莖蔓下部的病、黃、老葉,以便通風透光。 采收至第三層穗果后進行落蔓, 可以用土埋住落蔓促使發(fā)生新根系,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延長結果期。
5.1.4 ?;ū9?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提高坐果率。 當每穗花序上有2~3 朵花開放時,選用2,4-D噴涂剛開放的花萼及花柄,促進及時坐果。 也可使用番茄靈、防落素等處理增加坐果。
5.2.1 苦瓜枝蔓管理 苦瓜每株保留1~2 個主蔓,其余的側蔓全部除去,并摘去主蔓100 cm 以下的花不讓其結果,上部側枝全部保留。 苦瓜前期生長量較小,待蔓足夠長時引蔓上架,將苦瓜蔓均勻分布在架上。 苦瓜開始結果后,及時摘去畸形果和僵果。
5.2.2 水肥管理 苦瓜前期生長量小, 施肥隨小番茄管理進行。 苦瓜進入結果期以后每15~20 d 追肥1 次,每次施用三元復合肥或沖施肥5~7 kg,視生長和苦瓜采摘情況,適當縮短或延長追肥間隔期。 苦瓜結瓜盛期,每次施肥增加至9 kg,并視情況適當噴施葉面肥防止植株早衰。
病蟲害防控原則上以健身栽培為基礎, 綜合提升植株抗逆能力;合理利用小番茄苦瓜的生態(tài)差異,重視共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對單發(fā)危險性病蟲害重點防治; 采用統(tǒng)防統(tǒng)治的綜合措施, 減少重復用藥,控制農(nóng)藥使用量。
共有病害類型包括病毒類病害、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及生理性病害。 小番茄多發(f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白粉病、葉霉病、灰葉斑病、根腐病、細菌性葉斑病、病毒病等;苦瓜常發(fā)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斑點病、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細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 共有蟲害有潛葉蠅、蚜蟲、粉虱、薊馬、盲蝽、紅蜘蛛、茶黃螨等,需要注意防治苦瓜瓜絹螟、小番茄棉鈴蟲等單發(fā)性蟲害。
在病蟲害發(fā)生防治適期, 使用化學農(nóng)藥進行防治。 嚴格執(zhí)行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及農(nóng)藥安全使用標準等要求,嚴格恪守農(nóng)藥使用劑量、方式方法和用藥安全間隔期的規(guī)定。
常發(fā)真菌性病害的防治:苦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可用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加80%烯酰嗎啉懸浮劑1 000 倍液防治; 灰霉病、 葉霉病可用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1 000 倍液防治; 白粉病可用50%多硫膠懸劑600 倍液防治。 細菌性病害可選用3%中生菌素800 倍液防治。 病毒病防治以健身栽培和防治傳毒介體阻斷傳染為重點,可噴施4%氨基寡糖素提升植株抗病能力。 植株缺鐵黃化生理性病害可噴施0.2%硫酸亞鐵溶液防治。
蟲害防治:蚜蟲、白粉虱可用10%噻蟲嗪懸浮劑加0.5%阿維菌素懸浮劑800 倍液防治, 每隔5~7 d 1 次,連續(xù)2~3 次;鱗翅目害蟲可選用1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 倍液防治。
根據(jù)市場需求在果實轉色期至果實完熟期及時按要求進行采摘,6 月中旬開始采摘小番茄,7 月上中旬小番茄基本收獲完畢。 此時苦瓜已經(jīng)爬上籬架,可以及時拔掉番茄,同時加強水肥管理,促使苦瓜健壯生長,7 月中下旬開始采收苦瓜。 番茄拉秧后苦瓜要注意多澆水、多施肥,在苦瓜表面的疙瘩充分膨大時及時采摘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