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閃浪,黃 和,4,高 平,陳日檬,曾丹丹,陳營壽
喹哪啶在珍珠龍膽石斑魚體內的殘留消除規(guī)律
徐閃浪1,2,3,黃 和1,2,3,4,高 平5,陳日檬5,曾丹丹5,陳營壽5
(1.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 2. 廣東省水產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實驗室 // 3. 水產品深加工廣東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4. 廣東海洋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廣東 湛江 524088;5. 湛江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廣東 湛江 524022)
【】研究喹哪啶在珍珠龍膽石斑魚(♀×♂)組織內的殘留和消除規(guī)律,以期為監(jiān)控喹哪啶麻醉劑的安全使用以及制定其休藥期的提供參考依據。將石斑魚置于質量濃度為10 mg?L-1的喹哪啶溶液中,藥浴浸泡麻醉24 h后將其放置海水中復蘇120 h。在24 h小時麻醉過程中,采用氣相色譜-質譜(GC-MS)分析方法每2 h測定一次其肌肉和肝臟內喹哪啶的含量,分析喹哪啶在石斑魚組織內的殘留規(guī)律。同樣,在之后石斑魚120 h復蘇過程中測定其肌肉和肝臟中喹哪啶含量,分析喹哪啶在石斑魚體內的消除規(guī)律。喹哪啶在石斑魚肝臟和肌肉中殘留量較大,在肝臟中最大殘留量max為81.54 μg?g-1,肌肉中最大殘留量max為31.95 μg?g-1。石斑魚內喹哪啶殘留消除過程符合一級二室模型。復蘇消除120 h之后,喹哪啶在肝臟中殘留量為2.54 μg?g-1,在肌肉中為1.36 μg?g-1。喹哪啶在石斑魚肝臟和肌肉中消除速率分別為0.010?0.004 g?h-1?g-1;肌肉中消除半衰期為66.75 h;肝臟中消除半衰期為37.57 h。相較于丁香酚和MS-222,喹哪啶消除速率低,消除半衰期長,消除降解緩慢。
喹哪啶;珍珠龍膽石斑魚;殘留;消除
珍珠龍膽石斑魚(♀ ×♂)又稱龍虎斑或珍珠斑,其肉質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深受全國各地食客的喜愛。但我國珍珠龍膽石斑魚養(yǎng)殖主要集中在廣東、海南和福建等省份,在實際銷售中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或者長距離的運輸。傳統(tǒng)的水產品運輸方式在運輸過程中會因為水質惡化、應激、缺氧、震動等不利因素而導致珍珠龍膽石斑魚大量死亡[1]。行業(yè)普遍采用漁用麻醉劑手段降低珍珠龍膽石斑魚的應激行為活動,以提高活魚運輸?shù)拇婊盥剩瑴p少經濟損失[2]。
喹哪啶具有較好的麻醉作用,其麻醉效果明顯,且價格便宜,消耗劑量少,因此被廣泛運用于漁業(yè)麻醉運輸中。目前,喹哪啶在漁業(yè)水產方面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對水產品的麻醉效果,而關于其在水產品中殘留消除規(guī)律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基于此,本研究以珍珠龍膽石斑魚作為實驗對象,運用氣相色譜-質譜(GC-MS)檢測技術研究珍珠龍膽石斑魚在喹哪啶藥浴麻醉24 h后,其組織內喹哪啶的殘留和消除規(guī)律,以期為監(jiān)控喹哪啶麻醉劑的安全使用及制定休藥期提供依據。
1.1.1 石斑魚 珍珠龍膽石斑魚購買于廣東省湛江市霞山水產品批發(fā)市場,選用體長為(32±1.4)cm、體質量為(529±45)g的石斑魚。置于300 L(119 cm × 89 cm × 32 cm)水箱中暫養(yǎng),實驗用海水水溫為20 ~ 22 ℃,鹽度為18 ~ 20,pH為7.5,溶氧量為8 ~ 11 mg?L-1。暫養(yǎng)期間每天連續(xù)地使用增氧泵充氣供氧,每天換體積分數(shù)50%海水,不進行投喂,暫養(yǎng)24 h,挑選體表完整、健康無傷的個體進行實驗。
1.1.2 試劑及耗材 喹哪啶標準品(CAS號:91-63-4),純度≥98%,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純度;乙腈、正己烷、乙酸乙酯均為HPLC級,美國Honeywell公司;無水乙醇(≥99.7%),廣東省化學試劑工程技術研發(fā)開發(fā)中心;Silica柱(1 000 mg / 6 mL),艾杰爾科技有限公司。
1.1.3 主要儀器 GCMS- QP2010Ultra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配有電子轟擊離子源(EI)(日本SHIMADZU公司)、RV10旋轉蒸發(fā)儀(德國IKA公司)、Centrisartg-16C高速冷凍離心機(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Vac Elut 20固相萃取裝置(美國Agilent公司)、JYL-C19V九陽料理機。
1.2.1 復活實驗 稱取適量喹哪啶標準溶液先溶于15 mL無水乙醇溶液再混溶于水溫為20 ~ 22 ℃,鹽度為18 ~ 20的海水中,依次配制100 L質量濃度分別為為10、15 、20、25、30、35 mg?L-1的喹哪啶藥液,裝于6個塑料箱(70 cm×50 cm×39 cm)。每個塑料箱中隨機放入10尾石斑魚進行藥浴麻醉,共計60尾,藥浴浸泡期間保持增氧泵充氣供氧。藥浴浸泡24 h[3]后,將各個麻醉濃度下的石斑魚用干凈海水快速沖洗魚體表面,分別放入盛有120 L干凈海水的塑料缸(68 cm×30 cm×100 cm)中進行復活,在此過程保持向其充氣供氧,記錄每個麻醉濃度的魚的復活情況。復蘇情況主要分為完全復活、癱瘓、死亡3種情況。完全復活:魚體可以恢復正常游動[4],反應能力正常,呼吸速率穩(wěn)定。癱瘓:呼吸速率下降但穩(wěn)定,不具備應激反應,平躺箱底無法游動。死亡:無呼吸,魚體僵硬,色澤發(fā)白。根據復活情況計算其復活率、癱瘓率和死亡率。
1.2.2 殘留實驗 準確稱量一定喹哪啶標準溶液先溶于15 mL無水乙醇溶液再混溶于水溫為20 ~ 22 ℃,鹽度為18 ~ 20的海水中。配制400 L質量濃度10 mg?L-1的麻醉藥液,將配制好的10 mg?L-1麻醉藥液分裝于4個塑料箱(70 cm×50 cm×39 cm),每個箱配制100 L。每個塑料箱中隨機放入10尾石斑魚進行麻醉藥浴,共計40尾,藥浴浸泡期間一直保持增氧泵充氣供氧。麻醉期間,分別在0、2、4、6、8、10、12、14、16、18、20、22、24 h時間點進行取樣,每個時間點平行取3尾魚。每次取樣前先用清水多次快速沖洗魚體表面殘留的藥液,避免表面藥液影響實驗結果。將石斑魚去表皮,取肝臟和肌肉,均質混勻,待提取測定。
1.2.3 消除實驗 進行喹哪啶殘留實驗的同時,進行石斑魚在10 mg?L-1的喹哪啶麻醉藥液中藥浴浸泡24 h后的消除試驗。將按照1.2.2中方法配制好的10 mg?L-1的麻醉藥液分裝于5個塑料箱(70 cm×50 cm×39 cm),每個箱配制100 L。每個塑料箱中隨機放入10尾石斑魚進行麻醉藥浴,共計50尾。藥浴浸泡24 h后,用干凈海水快速多次沖洗魚體表面殘留的藥液,避免表面藥液影響實驗結果,放入盛有200 L干凈海水的塑料箱中進行復蘇。復蘇期間保持增氧泵充氣供氧,分別在0.5、1、1.5、2、3、5、7、10、15、24、36、48、72、96、120 h取樣,每個時間點平行取3尾魚。將石斑魚去表皮,取肝臟和肌肉,均質混勻,待提取測定。
1.2.4 GC-MS測定喹哪啶含量
1.2.4.1 樣品前處理 稱取2 g(精確至0.01 g)樣品置于50 mL塑料離心管中,加入2 mL超純水和1顆均質子,旋渦振蕩1 min后加入10 mL乙腈,旋渦振蕩5 min后,超聲提取10 min,再加入2 g氯化鈉(NaCl),手搖1 min,以5 000 r·min-1離心10 min;上層清液分離至另一支50 mL離心管中;殘渣再加入10 mL乙腈重復提取一次,合并所有上清液后,加入2 g無水硫酸鎂(MgSO4),振蕩1 min,以5 000 r?min-1離心5 min,上清液轉移至雞心瓶中在40 ℃旋轉蒸發(fā)近干,用3 mL正己烷復溶凈化。按照順序依次使用5 mL乙酸乙酯、5 mL正己烷活化Silica柱,將上述復溶液全部倒入Silica柱后,用3 mL正己烷潤洗雞心瓶,全部倒入Silica柱中,依靠重力自然流出。再用5 mL正己烷淋洗Silica柱,棄掉全部流出液,最后用6 mL乙酸乙酯洗脫并收集,40 ℃水浴氮吹至體積小于2 mL,用乙酸乙酯定容至2 mL供GC-MS分析。
1.2.4.2 GC-MS儀器條件 色譜條件:色譜柱,DB-17MS毛細管柱(30 m × 0.25 mm× 0.25 μm);進樣口溫度,230 ℃;升溫程序,初始柱溫為50 ℃,保持2 min,以10 ℃?min-1的升溫梯度升至200 ℃,保持2 min,以20 ℃?min-1的升溫梯度升至280 ℃保持17 min;載氣,高純氦氣(純度≥99.999%);總流量,35 mL?min-1;恒壓模式,90 kPa;進樣模式,不分流模式;進樣量,1 μL。
質譜條件:離子源溫度,230 ℃;接口溫度,260 ℃;電離方式,電子轟擊源(Electron impact,EI);電離能量,70 eV;溶劑延遲,5 min;檢測方式,選擇離子監(jiān)測(SIM)模式。
結果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采用SPSS 25.0、Origin 9.0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并制圖。對于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石斑魚復活率、癱瘓率和死亡率結果(表1),對數(shù)據進行平方根反正弦轉換處理后,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Dunnet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 0.05被認為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此外,喹哪啶在石斑魚肌肉和肝臟的殘留消除規(guī)律模型建立,本研究主要采用軟件DAS 2.0對石斑魚的肝臟和肌肉的藥時數(shù)據進行處理,選用智能分析模式,分別對比一、二、三房室以及權重分別為1、2、3三種情況進行曲線擬合,根據AIC值來判斷最佳消除房室模型。
珍珠龍膽石斑魚經不同濃度的喹哪啶藥浴浸泡24 h后,復活情況見表1。喹哪啶質量濃度水平對石斑魚的復活率、癱瘓率和死亡率具有極顯著性(< 0.01)影響。隨著喹哪啶質量濃度水平的遞增,石斑魚的復活率極顯著降低,當喹哪啶質量濃度為25 mg?L-1,石斑魚復活率為(0±0.00)%。同時,死亡率極顯著提高,當喹哪啶質量濃度為20 mg?L-1時,出現(xiàn)麻醉過程死亡現(xiàn)象,死亡率為(18.49±6.38)%。喹哪啶質量濃度為≥30 mg?L-1,石斑魚死亡率達到(100±0.00)%。而隨著喹哪啶質量濃度水平遞增,石斑魚癱瘓率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喹哪啶質量濃度為20 mg?L-1時,石斑魚癱瘓率最高為(52.01±0.97)%。綜合考慮下,確定后續(xù)殘留消除實驗的麻醉濃度為10 mg?L-1。
表1 石斑魚在不同喹哪啶濃度下浸浴24 h后的復活情況
24 h麻醉過程中,喹哪啶在石斑魚體內的殘留實時藥物濃度?時間(C?t)曲線見圖1。在麻醉10 h時,肝臟和肌肉中的喹哪啶殘留量出現(xiàn)第一個峰值,肝臟中為81.54 μg?g-1,肌肉中為24.76 μg?g-1。在麻醉14 h時,肝臟中喹哪啶殘留量出現(xiàn)第二個峰值78.15 μg?g-1,而肌肉中喹哪啶殘留量出現(xiàn)第二個殘留量峰值(31.95 μg?g-1)則在麻醉24 h。麻醉過程中石斑魚肌肉中喹哪啶殘留量變化較小,但肝臟中喹哪啶殘留量變化較大,呈現(xiàn)明顯“雙峰”吸收復現(xiàn)象。喹哪啶在石斑魚肌肉和肝臟殘留量差異較大,肝臟中喹哪啶殘留量遠高于肌肉中。
喹哪啶在石斑魚肌肉、肝臟中消除的實時藥物濃度?時間(C?t)曲線見圖2。在開始消除0.5 h之內,喹哪啶的殘留量消除速率較快,肌肉中喹哪啶殘留量從31.95 μg?g-1降到23.17 μg?g-1,肝臟中喹哪啶殘留量從71.21 μg?g-1降到24.52 μg?g-1。但在開始消除0.5 h之后,喹哪啶在石斑魚肌肉和肝臟中的消除速率下降,喹哪啶濃度出現(xiàn)上升又下降的反復循環(huán)現(xiàn)象。復蘇消除120 h后,肝臟的喹哪啶殘留量為2.54 μg?g-1,肌肉的為1.36 μg?g-1??梢?,喹哪啶麻醉劑在石斑魚的肝臟和肌肉中消除較慢且需要更長消除時間。
圖1 喹哪啶在石斑魚肝臟和肌肉中的殘留變化
圖2 喹哪啶在石斑魚肝臟中和肌肉中的喹哪啶消除變化
DAS 2.0智能分析模式計算見表2。可知在肝臟或肌肉中,當權重= 3時,一室模型和二室模型擬合度較為理想,分別為1.000和0.999。AIC絕對值越小說明模型擬合越好,二室模型中AIC值均為最小,肝臟中是30.354,肌肉中是26.559。由此確定喹哪啶在石斑魚肝臟、肌肉殘留消除變化過程符合一級消除二室模型,喹哪啶在石斑魚肌肉、肝臟的藥?時曲線關系方程見表3。喹哪啶在石斑魚組織(肌肉?肝臟)的主要消除參數(shù)見表4。
表2 DAS 2.0智能分析結果
表3 石斑魚組織中喹哪啶的藥-時曲線關系方程
注Note:,實時藥物濃度real-time drug concentration;,時間time
表4 喹哪啶在石斑魚組織內的主要消除參數(shù)
注:1/2α,分布半衰期;1/2β,消除半衰期;AUC(0- t),0~時間血藥濃度曲線下面積;AUC(0~∞),0~∞時間血藥濃度曲線下面積;10,從中央室到體外消除速率常數(shù);12,從中央室到外周室消除速率常數(shù);21,從外周室到中央室消除速率常數(shù);k,分布速率常數(shù);Tlag,滯后時間;CL,消除速率;MRT(0 - t),0~平均滯留時間;MRT(0~∞),0~∞平均滯留時間;1/2,消除半衰期;max,達峰時間;z,表觀分布容積;max,峰值濃度
Notes:1/2α, distribution half-life;1/2β, elimination half-life; AUC(0- t), area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t time 0 -; AUC(0~∞), area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t time 0~∞;10,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from extra-depot subcompartment to in vitro;12,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from extra-depot subcompartment to depot subcompartment;21,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from depot subcompartment to extra-depot subcompartment;a, distribution rate constant; Tlag: lag time;CL, elimination rate; MRT(0- t), average residence at time 0 -; MRT(0~∞), average residence at time 0~∞;1/2, elimination half-life;max, peak time;z,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max, peak concentration
根據文獻[5],為避免魚體在麻醉過程死亡,在對魚體進行不同體外操作干預實驗時,應慎重選擇適合的麻醉狀態(tài)。李寧等[6]發(fā)現(xiàn)適用于活魚長時間麻醉手段是使其處于深度鎮(zhèn)靜期或者麻醉期。與輕度鎮(zhèn)靜期相比,該狀態(tài)下的魚應激反應弱,代謝效率低,呼吸穩(wěn)定。即使在長時間麻醉過程中,魚體即顯得更加安定也不會因為麻醉過深靜臥池底缺氧而無法復蘇或者窒息而死[7-8]。根據復活實驗結果可知,當喹哪啶質量濃度為10 mg?L-1時,24 h麻醉后石斑魚復活率為100%,并未出現(xiàn)死亡或者癱瘓的情況,滿足殘留消除實驗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選擇喹哪啶質量濃度為10 mg?L-1作為珍珠龍膽石斑魚殘留消除規(guī)律研究實驗的麻醉濃度。該結果和Hinton等[9]在喹哪啶和MS-222對鰻()的麻醉效果的研究的結果相似:當麻醉鰻幼魚,喹哪啶質量濃度為8、10、12 mg?L-1時,最長麻醉時間可以達到48 h;而質量濃度為15、20、25 mg?L-1時藥浴麻醉12 h后則開始出現(xiàn)致死情況。
在麻醉過程中,麻醉劑喹哪啶在肝臟中的殘留量遠高于肌肉中,這現(xiàn)象在MS-222在大菱鲆()[10]、凡納濱對蝦()[11]的殘留中都曾報道過。喹哪啶在石斑魚肝臟中殘留量高,原因可能是肝臟是動物解毒、藥物代謝消除的重要器官之一,且肝臟中包括各種細小復雜的血管。其次,石斑魚大部分都是肌肉纖維和蛋白質,沒有血管,且參與藥物消除代謝作用小,因此導致喹哪啶在肝臟中殘留量遠高于肌肉中的。喹哪啶在石斑魚肌肉和肝臟中殘留差異大,喹哪啶在肝臟中最大殘留量max為81.54 μg?g-1,肌肉中為31.95 μg?g-1,說明喹哪啶麻醉進入石斑魚體內大部分停留在肝臟器官上,只有小部分通過血液循環(huán)進入石斑魚肌肉中。
麻醉過程,石斑魚肝臟和肌肉中的喹哪啶殘留量出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反復循環(huán)現(xiàn)象,肝臟中出現(xiàn)明顯的喹哪啶殘留量“雙峰”現(xiàn)象,這與阿維菌素在鱸()組織中的吸收殘留規(guī)律相似[12]。這種藥物吸收多峰的現(xiàn)象在丁香酚麻醉凡納濱對蝦和鱸中殘留消除規(guī)律中[13]、氟苯尼考在草魚()、鱸中的藥物代謝中均存在[14-15]。這種現(xiàn)象極可能與肝腸循環(huán)吸收或者腸胃循環(huán)吸收的非齊性的現(xiàn)象有關[12]。但目前喹哪啶在石斑魚肝臟內的具體吸收代謝機制尚不明確,該理論尚未得到證實,有待進一步深入的探究。
在放入干凈海水復蘇中開始消除0.5 h內,喹哪啶的殘留量急速消除降解,肝臟中喹哪啶殘留量下降超過60%,肌肉殘留量超過20%。這可能是由于魚體在干凈海水開始復蘇,呼吸速率加快,代謝加快,加快了喹哪啶在魚體內消除。組織內藥物極速消除現(xiàn)象在漁用麻醉劑殘留規(guī)律研究中較為常見。在研究丁香酚在鱸[13]、青石斑魚()[16]肌肉的消除規(guī)律中也出現(xiàn)類型現(xiàn)象。復蘇120 h后,肝臟的喹哪啶殘留量為2.54 μg?g-1,肌肉中為1.36 μg?g-1;相比于MS-222、丁香酚,喹哪啶在石斑魚體內消除較慢,停留時間長。大菱鲆復蘇48 h后,MS-222在其肌肉和肝臟中殘留量均低于1 μg?kg-1[10];丁香酚在羅非魚()復蘇96 h后殘留量分別為(3.98±0.14)?(4.35±0.15)μg?kg-1[17]。
在消除過程中石斑魚的肌肉、肝臟喹哪啶殘留量均出現(xiàn)下降又上升的反復循環(huán)現(xiàn)象。這說明即使在不麻醉情況下,喹哪啶在石斑魚體內也會出現(xiàn)再吸收的情況,這是屬于魚體“自給給藥”的過程。這可能是因為在長時間麻醉過程中,喹哪啶隨著血液分布到石斑魚的各個組織中,且已與蛋白質充分結合成結合型的喹哪啶,故在石斑魚體內形成隱形藥庫[7],且石斑魚體內又同時存在肝腸循環(huán)、胃腸循環(huán)等作用,導致喹哪啶在石斑魚肌肉和肝臟出現(xiàn)再吸收的情況,由此形成殘留量先下降又上升的反復循環(huán)現(xiàn)象。劉海新等在研究斜帶髭鯛()體內丁香酚消除規(guī)律[7]以及其他獸藥[18-19]殘留消除規(guī)律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過類似的消除中“自給給藥”的現(xiàn)象。
在復蘇消除10 h時,喹哪啶在石斑魚肝臟的峰值max達81.54 μg?g-1,遠高于60 h MS-222在大菱鲆肝臟中的殘留量67.9 μg?g-1[10]。說明喹哪啶在石斑魚肌肉和肝臟中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1/2)?消除率(CL)是體現(xiàn)藥物在動物體內消除特征的兩個重要參數(shù)[22]。喹哪啶在石斑魚肌肉和肝臟內的CL分別為0.004 g?h-1?g-1和0.010 g?h-1?g-1;在肌肉中的消除半衰期(1/2β)為66.75 h,在肝臟中的1/2β為37.57 h。而Xue等[23]研究MS-222在鱸中殘留消除規(guī)律中發(fā)現(xiàn),MS-222在鱸肌肉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別為8.72 h和7.15 h;孫偉紅等[11]發(fā)現(xiàn)大菱鲆的肌肉和肝臟組織中MS-222的消除半衰期分別為13.14 h和14.15 h。可見,相比其他漁用麻醉劑,喹哪啶的消除率低,消除半衰期長,消除效果緩慢。AUC(0-t)是藥物利用度的主要指標因素,它主要是反映藥物在生物體內被吸收的總量[24]。喹哪啶在石斑魚的肌肉中AUC(0-t)為1 030.11 h?μg?g-1,在肝臟中AUC(0-t)為2 796.11 h?μg?g-1,肝臟中AUC(0-t)是肌肉的2.7倍。這表明喹哪啶在石斑魚體內藥物利用度較高,能對石斑魚起到較好的麻醉作用。
珍珠龍膽石斑魚肌肉和肝臟對喹哪啶吸收迅速,殘留量高,在肝臟中最大殘留量max為81.54 μg?g-1,肌肉中最大殘留量max為31.95 μg?g-1。但喹哪啶在石斑魚體內消除速率低,消除半衰期長,消除緩慢。石斑魚肌肉對喹哪啶的消除速率CL為0.004 g? h-1?g-1,肝臟的為0.010 g?h-1?g-1,在肌肉中的消除半衰期(1/2β)為66.75 h;在肝臟中的消除半衰期(1/2β)為37.57 h。
[1] 朱乾峰. 珍珠龍膽石斑魚低溫?;钸\輸技術研究[D]. 湛江: 廣東海洋大學, 2018.
[2] 李思發(fā). 魚類麻醉劑[J]. 淡水漁業(yè), 1988, 18(1): 22-23.
[3] 李曉璐, 劉妍, 淮亞紅, 等. 活體運輸過程中冰片麻醉劑與MS-222對草魚麻醉效果的對比研究[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 2017, 33(6): 214-221.
[4] COOKE S J, SUSKI C D, OSTRAND K G, et al.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assessment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clove oil anaesthetic for handling and transporting largemouth bass ()[J]. Aquaculture, 2004, 239(1/2/3/4): 509-529.
[5] 張志明, 胡盼, 姜志強, 等. 丁香酚對錦鯉麻醉效果的研究[J]. 水產科學, 2014, 33(1): 40-45.
[6] 李寧, 白嬋, 熊光權, 等. 丁香酚和三卡因甲磺酸鹽在大口黑鱸中代謝殘留的比較[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 2020, 36(3): 56-64.
[7] 劉海新, 余穎, 羅方方, 等. 丁香酚在斜帶髭鯛體內蓄積與消除規(guī)律及休藥期[J].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20, 40(1): 19-28.
[8] 劉偉東. 大菱鲆()?;畹幕A研究[D].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 2009.
[9] HINTON M J, LOYACANO H A J R. Efficacy of quinaldine and MS-222 on American eel[J].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 World Mariculture Society, 2009, 9(1/2/3/4): 647-652.
[10] 孫偉紅, 趙東豪, 付樹林, 等. MS-222對大菱鲆麻醉效果及殘留消除規(guī)律研究[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5, 6(11): 4578-4583.
[11] 彭勤, 黃和, 趙子科. 丁香酚麻醉劑在凡納濱對蝦中殘留消除的研究[J].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18, 38(5): 64-70.
[12] 邢麗紅. 阿維菌素在鱸魚組織中的富集消除規(guī)律研究[D].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 2008.
[13] 彭勤. 對蝦和鱸魚中丁香酚麻醉劑檢測及殘留自消除規(guī)律研究[D]. 湛江: 廣東海洋大學. 2018.
[14] 袁國鋒. 氟苯尼考在草魚體內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D]. 蘇州: 蘇州大學, 2012.
[15] 紅艷, 郭嬌嬌, 楊虎, 等. 氟苯尼考在鱘魚體內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J]. 水產科學, 2011, 30(7): 373-377.
[16] 方曉磊. 青石斑魚中丁香酚的殘留消除特征研究[D]. 舟山: 浙江海洋大學, 2017.
[17] 孫宇航, 王綠洲, 李鋒剛. 丁香酚在羅非魚體內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J]. 水產科技情報, 2018, 45(4): 218-222.
[18] 索紋紋. 水產品中氯硝柳胺殘留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及消除規(guī)律研究[D]. 廣州: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3.
[19] 余培建. 藥浴給藥恩諾沙星及其代謝產物在歐洲鰻鱺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J]. 福建水產, 2007, (4): 38-43.
[20] 黃向麗. 草魚體內菊酯類殺蟲劑的殘留和消除規(guī)律研究[D]. 重慶: 西南大學, 2009.
[21] 孫曉旺, 陳永平, 李彤, 等. MS-222對半滑舌鰨的麻醉效果及體內消除規(guī)律研究[J]. 水產科技情報, 2017, 44(2): 87-90.
[22] 陳永平, 韓現(xiàn)芹, 陳建, 等. MS-222在草魚?花鱸?鯽魚組織中的殘留與消除[J]. 水產科學, 2019, 38(4): 527-532.
[23] XUE Y J, CHANG C C, LAI J M, et al. Determining the tranquilization dose and residue of tricaine methanesulfonate (MS-222) in sea basstissue[J]. Fisheries Science, 2017, 83, 625-633.
[24] 焦亞琴. 丁香酚在鯉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D]. 貴州: 貴州大學, 2017.
Residue and Elimination of Quinalidine in Pearl Gentian Grouper
XU Shan-lang1,2,3, HUANG He1,2,3,4, GAO Ping5, CHEN Ri-meng5, ZENG Dan-dan5, CHEN Ying-shou5
(1.,// 2.// 3.// 4.,524088,; 5.,524022,)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afe use of quinaldine anesthetic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its withdrawal period, the residue and elimination of quinaldine in pearl gentian grouper(♀×♂)tissues was studied.【】Grouper were revived in seawater for 120 hours after anesthetized for 24 hours in 10 mg?L-1quinaldine.During the 24 h anesthesia period, the quinaldine level in the muscle and liver of grouper was measured for every 2 h by GC-MS,an attemp to study the residual rule of quinalidine in pearl gentian grouper tissues.Similarly during the 120-hour reviving,the elimination rule of quinalidine in pearl gentian grouper was studied by regularly measuring the content of quinalidine in its muscle and liver.【】The residual quinalidine in pearl gentian grouper liver and muscle was quite high, among which the maximum residual quinaldine in the livermaxwas 81.54 μg?g-1, and that in the musclemaxwas 31.95 μg?g-1. The residues and elimination of quinalidine in pearl gentian grouper conformed to the first-level elimination two-compartment model. After being revived and eliminated for 120 h, the residual quinaldine in the liver was 2.54 μg?g-1, that of the muscle was 1.36 μg?g-1. The elimination rates CL of quinaldine in muscle and liver were 0.004 and 0.010 g?h-1?g-1respectively. The elimination half-life of that in compartment (1/2β) of muscle was 66.75 h, and the1/2βof liver was 37.57 h. Compare with eugenol and MS-222, the elimination rate was slow and the elimination half-life was long. The resulted indicate that the elimination effect was not ideal.
quinalidine; pearl gentian grouper; residues; elimination
S985.1+9
A
1673-9159(2021)06-0018-07
10.3969/j.issn.1673-9159.2021.06.003
徐閃浪,黃和,高平,等. 喹哪啶在珍珠龍膽石斑魚體內的殘留消除規(guī)律[J].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21,41(6):18-24.
2021-06-08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重點專項 (2019YFD0901605);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2014A020208121) ;市場監(jiān)管總局科技計劃資助(2020MK081);湛江市非資助科技攻關計劃項目(2020B01476)
徐閃浪,女(1995―),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食品質量與安全。E-mail:zj19806787501@163.com
黃和,男(1962―),教授,研究方向為水產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E-mail:zjhahe@163.com;
高平,男(1981―),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E-mail:gaoyang2008694@126.com
(責任編輯:劉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