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詠楠 李 駿
(南京財經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庇纱藖砜?,美麗宜居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關鍵,美麗庭院建設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關于美麗庭院的研究中可以發(fā)現,美麗庭院建設主要是以社區(qū)或者家庭為單位,往往注重個體單位的整潔與美麗,這種實踐與探索可以有針對性、高效地提升個體單位的環(huán)境與生活,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但是現有的方法路徑忽略了從全局來探索美麗庭院的建設,無法將不同地區(qū)的建設經驗進行有效借鑒與復制,也難以總結其深層次的轉變邏輯。美麗庭院建設并不單純是順應國家政策需要,同樣也需要對實現鄉(xiāng)村振興、促進社會發(fā)展具有實際意義。比較之下,西方對于農村生態(tài)宜居的理念方面比較系統完備,我國對于農村生態(tài)建設的總體思路還處在起步階段,一般會借助西方理論來應用于我國美麗庭院建設的實踐。而進一步貼近我國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則需要改進現有的美麗庭院建設瓶頸。鑒于此,筆者從分析美麗庭院建設現實困境入手,通過對于徐州馬莊村美麗庭院建設經驗的特色分析,提出當前美麗庭院建設的應然策略。
1.1 村莊、拆遷社區(qū)等地基礎設施薄弱。城市新興住宅區(qū)雖然在環(huán)境、基礎設施等方面較為完善,也很注重美觀性與實用性,但較多老舊住宅、拆遷小區(qū)則因為年代久遠或建設資金不足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例如亂堆、亂占公共區(qū)域、綠化缺失、電路老舊易引發(fā)安全問題等。 “城中村”現象未能得到應有重視,建設資金不到位、管理形式表面化,相關街道、社區(qū)整改較為困難。相較于城市建設,一些鄉(xiāng)村基礎設施條件則更為落后,村民住房也相對散亂,缺少統一有序的規(guī)劃,廚廁排污設施不完善、道路未加修整致使交通不便,使得美麗庭院建設任重道遠。
1.2 建設元素缺乏整體性,系統性。美麗庭院建設元素之間相互缺乏緊密聯系與支持,出現斷鏈或者孤立狀態(tài),很多付出變成重復、浪費資源,美麗庭院也因此缺乏完整性。例如,在鄉(xiāng)村基礎設施改善不能一步到位,廚廁革命正在進行,污水改治問題卻遲遲沒有得到重視;再如,將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環(huán)境建設完全割裂,在措施設計之初就因考慮不周而忽略建設元素可能性。同時,城鄉(xiāng)一體化統籌規(guī)劃程度不高,各個地區(qū)創(chuàng)設起點和設定的標準參差不齊,呈現出“碎片化”的狀態(tài);社區(qū)與社區(qū)之間也沒有建立明確的美麗庭院建設規(guī)劃方案,所提出的“特色化舉措”也消弭因缺乏整體性而過于零碎的“散點”中。
1.3 建設內容缺乏深度與內涵。在美麗庭院建設中,也存在重形式輕內容、 “治表不治本”的現象。庭院改善多采用舉辦短期評比活動,過多強調表面整潔宣傳,而忽略了久久為功改善基礎設施等問題;基層治理路徑不清晰,居民參與的內生動力不足,建設成效因此而缺乏深度與內涵。
馬莊村隸屬于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潘安湖街道辦事處,地處徐州市東北郊25公里處,離京滬高速鐵路徐州站18公里、觀音機場50公里,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十分便利。2017年12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徐州市馬莊這個小村莊,使得這個美麗的村莊走入更多人的心中。三十多年探索實踐,馬莊用一個個輝煌的成就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思想。從當年的貧窮落后中覺醒,馬莊在1986年借助國營經營權臺煤礦和自身豐富的地下煤礦資源興建中心煤礦,開礦起家。隨后,又憑借自身優(yōu)勢辦起水泥加工廠、瓦磚廠、面粉廠等十多個企業(yè)。再到本世紀初,馬莊嗅到時代發(fā)展的先機與自身產業(yè)的落后,關停小煤礦產開始實施產業(yè)轉型。再到如今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文化產業(yè),歷經時代蹉跎,用挫折來磨煉幾代人民的意志與信念,最終在每次變革中涅槃,生動展現了“一馬當先的勇氣、馬不停蹄的毅力、躍馬揚鞭的速度、馬到成功的效率”。
2.1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興辦了煤礦的馬莊村逐漸積累了一大筆財富,農民在溫飽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也開始滋生一些不良風氣,家庭鄰里糾紛不斷,經常有人酗酒滋事甚至是聚眾賭博,更有甚者還從事一些封建迷信活動。1988年,時任馬莊村書記的孟慶喜面對這些問題,陷入了沉思,“不能因為口袋鼓起來,把腦袋變空了”,于是,他組建了“蘇北第一支農民銅管樂隊”,提出了“文化立村、文化興村”戰(zhàn)略。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多數農村還在想辦法讓物質上富起來的時候,馬莊村已經意識到精神財富的重要性,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以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良好的價值體系潛移默化的傳遞給村民。蘇北第一支農民銅管樂團,已先后為中央、省、市等各級領導來賓、機關部隊、廠礦院校等演出6000余場次,1997年參加了中央臺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在2007年應邀赴歐演出并獲意大利第八屆國際音樂節(jié)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向世界展現了當代新農民、新農村的形象。此后,“百人鑼鼓隊”、“馬莊民俗表演團”紛紛組建,進一步帶領馬莊文化走向了世界。走在時代前面的馬莊用實踐證明,美麗庭院建設除了要注重“經濟美”、“財富美”,更要注重“精神美”、“價值美”。
2.2 美麗庭院建設統籌規(guī)劃。馬莊村基層工作者緊緊抓住了村莊規(guī)劃劃歸到潘安湖風景區(qū)管理處這一時代機遇,結合馬莊村的民俗文化,圍繞著國家級濕地公園潘安湖創(chuàng)建馬莊民俗文化體驗區(qū),統籌建設,打造集非遺展演、土特產采購、特色小吃、民俗體驗等為一體的“馬莊印象”旅游文化一條街。這一實踐既保留馬莊當地的特色,做到因地制宜,使地域風物的特殊性得到彰顯,同時又為今后的進一步發(fā)展確定了大方向、大體系,各個美麗庭院建設實體相互扶持相互促進,經濟與文化相融,生活與旅行相結合,使得馬莊人民的生活煥然一新。80歲的非遺中藥香包傳承人王秀英,不僅使得馬莊香包名揚一方,還在政府的幫助下促進當地就業(yè)。產業(yè)規(guī)?;?,使得一個小小香包帶動全村200余人發(fā)展香包產業(yè),村里建成香包主題客棧、香包廣場和民俗手工坊,年銷售額超過600萬元,從業(yè)者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通過整體布局,在使幸福收益最大化的同時保證了有序、高效,幫助村民選擇了最簡便的幸福生活之路。
2.3 基層治理帶動村民建設積極性。富起來的馬莊開始考慮“強起來”、“美起來”,自1986年起,馬莊村先后制定了村規(guī)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家庭檔案管理辦法等21項操作性強的規(guī)章制度,用“馬莊規(guī)矩”引導村民遵德守禮、崇德向善;充分發(fā)揮基層治理在扭轉局勢上的積極作用。從2004年起,村里組織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每年表彰“十佳婆婆”、評選“好媳婦好妯娌”,設立村“賢孝榜”,形成了“戶戶爭當文明戶、人人看齊光榮榜”的生動局面。馬莊村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通過制度或公約的形式,促使鄉(xiāng)民達成共識,逐步樹立起了文明鄉(xiāng)風。通過這些實踐,成功打造了“馬莊經驗”文化品牌,擴大了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路徑,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激起其對本土文化建設的認同感,受到廣大村民的熱烈擁護與積極參與。
3.1 堅持普遍性原則,建立標準化操作與評價體系 ,科學統籌規(guī)劃?;鶎又卫韺τ诮y籌規(guī)劃有著重要作用?;鶎由鐣卫韽亩x上來看,是在黨委領導下,政府負責、社會組織協同與公民參與等多元主體合作共治基層社會事務的一個過程。充分發(fā)揮基層主體之間相互配合的優(yōu)勢,協調各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做到規(guī)劃先行,圍繞特色做法,因地制宜打造家庭、村、縣域縱橫為一體、相互銜接的規(guī)劃體系。首先,美麗庭院建設始終要服務于鄉(xiāng)村振興這一總目標,以此目標責任加壓,確立從“一處美向處處美轉變”的思路,通過鄉(xiāng)鎮(zhèn)(街道)統籌社區(qū)、村莊,督促70%以上村莊、社區(qū)建設實施美麗庭院,再將美麗庭院建設水平不高的庭院作為重點建設對象,進行提升整改,推動美麗庭院高水平廣覆蓋。其次,確保美麗庭院建設與村民經濟效益深度融合,與村民生活質量水平提高掛鉤,相互配合、相互支撐,這也是對美麗庭院含義的全面闡釋,有助于居民對于美麗庭院建設的全面理解,激發(fā)其參與的內生動力。
3.2 堅持特殊性原則,因地制宜打造地方亮點、地方名片。創(chuàng)新模式,鑄就村莊特色品牌;凝聚群眾智慧,打造本土化、特色化庭院。馬莊村“蘇北第一支農民銅管樂隊”,借助其悠久歷史文化積淀,打造馬莊文藝大舞臺;“百人鑼鼓隊”、“馬莊民俗表演團” ,這些用具有濃厚當地特色的表演隊伍帶領著馬莊文化走向了世界。馬莊香包獨此一家,打造香包產業(yè),帶動就業(yè),促進馬莊居民經濟收入增加?!懊利悺辈粌H是指鄉(xiāng)村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觀觀賞價值高,而且包含對鄉(xiāng)村生產生活、精神文明和鄉(xiāng)村文化等方面的積極建設和普遍認同。而精神文明、鄉(xiāng)村文化則是特殊性發(fā)揮作用的基礎?!鞍冽R放、百家爭鳴”的前提是個體的獨特與魅力,將地理、歷史、文化和經濟造就的差異融入美麗庭院建設中,因地制宜,打造地方亮點、地方名片,不僅可以避免千篇一律的“流水線”操作,還可以促進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的相互融合、共同繁榮,在保留原本樸素的美感與構造的同時,剔除消極因素,彰顯其最大亮點。
3.3 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走出美麗庭院建設的特色中發(fā)展道路。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即堅持矛盾的共性與個性共性與個性相統一,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對重要范疇,是對存在于客觀事物和過程中的一種最普遍的聯系和關系的抽象。共性,是一類事物的共同的本質和規(guī)律;而個性,則是事物之間相互區(qū)別的特殊本質和規(guī)律。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能夠使得美麗庭院建設既有一套固定完整的體系,方便美麗庭院建設的擴大與推廣,同時具有較高的靈活性與適應性,使取得的成果與經驗可以相互轉化、相互促進,真正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能,高效有序,最終實現“一處美促進整體美,整體美促進到處美”。如何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關乎基層治理的水平,也關乎居民的參與度與積極性。統籌規(guī)劃方針如何制定,領導干部不能獨斷空想,要深入到居民之中、深入到村莊、街道之中,認真調查、反復研究,以當地特色引領發(fā)展,通過建設美麗宜居鄉(xiāng)村,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鄉(xiāng)村旅游品牌,促進農村產業(yè)轉型升級;根據當地風俗習慣、文化傳統以及村民的喜好,開展活動,這是把握美麗庭院建設的“特殊個性”;以經驗事實為基礎,綜合分析、科學總結,歸納出美麗庭院建設的基本發(fā)展規(guī)律與基本路線,這是提煉規(guī)律所必須依據的“普遍共性”。此即共性寓于個性、個性共性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生動平衡。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統一,統籌規(guī)劃下保持各地特色,促進美麗庭院建設的發(fā)展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