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景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路基螺桿樁施工作為施工中的關鍵工程,必須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但以往針對其施工工藝分析均停留在初級階段,未分步細致分析,為此本文提出路基螺桿樁施工工藝分析,細分每一步路基螺桿樁施工流程,保證其施工質量。
在分析路基螺桿樁施工工藝前,必須預先明確本次工程路基工程量,本次工程中路基工點包括:DK43+008.20~DK43+750.0路基、賓西東站場DK43+750.00~DK45+800.00路基、DK45+800.00~DK49+382.43.00路基以及DK50+344.84~DK51+076.99路基。DK43+008.20~DK43+750.0路基工程量統(tǒng)計見表1。
表1 DK43+008.20~DK43+750.0路基工程量統(tǒng)計表
賓西東站場DK43+750.00~DK45+800.00路基工程量統(tǒng)計,見表2。
表2 DK43+750.00~DK45+800.00路基工程量統(tǒng)計表
DK45+800.00~DK49+382.43.00路基工程量統(tǒng)計表見表3。
表3 DK45+800.00~DK49+382.43.00路基工程量統(tǒng)計表
DK50+344.84~DK51+076.99路基工程量統(tǒng)計表見表4。
表4 DK50+344.84~DK51+076.99路基工程量統(tǒng)計表
在明確工程路基工程量的基礎上,本文設計的路基螺桿樁施工工藝中,主要將路基螺桿樁施工分為5步主要流程實現(xiàn),路基螺桿樁施工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路基螺桿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結合圖1所示,下文將針對圖中所示5步主要流程加以詳細分析,具體施工內容,如下文所述。
在執(zhí)行螺桿樁實際施工過程中,其主要行為是:保障計算的理論樁位與實際樁位偏差值小于或等于10.0 mm,假定在施工行為發(fā)生中,存在計算的理論樁位與實際樁位偏差值大于10.0 mm,便需要重新對螺桿樁的放線進行定位處理。
在完成對樁位的重新放線與固定后,施工方可結合實際施工要求,在螺桿樁的中心位置處,插入1根標桿,將其插入的標桿作為參照[1]。并同步移動施工打樁機,將施工位置與插入標桿位置進行對齊處理。
在完成對上述操作行為后,需要專業(yè)人員持續(xù)進行標桿或鉆桿垂直度的調整。此行為的實施需要從下述四個方面實施。
其一,螺桿樁鉆頭的就位擺放:施工現(xiàn)場指揮人員需要按照打樁機的施工流程,進行打樁機的移動,從施工理論原則層面分析,打樁機的移動位置應位于施工前進方向。當打樁機移動到施工附近位置后,停止對打樁機的移動,對機械設備運行進行微調處理,確保微調后,打樁的中心位置應對準螺桿樁中心位置[2]。此過程中應注意鉆頭的位置在入土之間不可發(fā)生多余的旋轉與移動行為。
其二,對鉆桿與護筒行為設計:在完成螺桿樁鉆頭的就位擺放后,由施工現(xiàn)場人員,對鉆桿的移動位置進行“前后左右”的指揮,包括左右擺動控制等,通過此種方式保障鉆桿部分與筒部中心對齊。
其三,油缸支腿行為設計:在完成施工液壓器的啟動處理后,需要在施工中,將大型機械設備的前支腿位置進行調整,將其擺放在施工現(xiàn)場的合理位置[3]。確保將多個支腿離地設置,在保障支腿力度適宜的前提下,將其覆蓋履帶,使其在施工中可完全接觸到施工區(qū)域,通過此種方式保障下鉆施工中與主機支架的結構穩(wěn)定。
其四,對垂直角度的調整:開動施工機械設備,調整機械設備的牽引結構,結合重力牽引線的長度,控制立架的高度,在此過程中應確保重力牽引線的長度應大于或等于立架高度,且重力牽引線必須呈現(xiàn)水平下垂方式。在調整垂直角度時,其中一根重力牽引線需要由雙面對其進行控制,控制過程中不得出現(xiàn)搖擺或傾斜的現(xiàn)象,直到調整后角度處于垂直狀態(tài),控制此過程中,垂直角度的誤差應小于或等于1%樁長。
在完成對鉆桿垂直度的調整后,需要持續(xù)對垂直度進行施工現(xiàn)場校正處理。校正的重點在于以下三點:第一,對螺桿樁中心位置的校對;第二,對下鉆深度的校對(常規(guī)情況下可控制下鉆3.0 m~4.0 m為最佳);第三,對端樁深度的校對。
在執(zhí)行鉆孔行為的過程中,應將前端鉆頭進行關閉處理,持續(xù)施工直到鉆頭與地面進行完全貼合后,才可繼續(xù)開啟鉆頭。采用此種方式不僅可以降低鉆頭搖晃對施工行為帶來的誤差,同時也有助于對鉆孔位移偏差的處理。在進行成孔施工的過程中,假定發(fā)現(xiàn)下鉆困難或下鉆出現(xiàn)晃動現(xiàn)象,應立即放慢施工下鉆進度,控制施工進度,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下鉆位置偏移、下鉆設備發(fā)生損壞等問題。形成直桿段時,要求螺桿鉆桿每下降1個螺距,鉆桿旋轉2周以上,鉆至螺桿樁直線段設計深度。在下鉆過程中,當?shù)鼗刑綔y到存在地下障礙物,應立刻停止施工行為,需要對地基中探測到的地下障礙物進行清理后,才能繼續(xù)下鉆施工。
當螺桿樁施工滿足標高需求后,應停止下鉆,并通過傳送泵,進行施工材料及施工現(xiàn)場混凝土的輸送,控制混凝土輸入量,當下鉆的位置被混凝土完全填充后,將鉆桿緩慢拿出。此行為實施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提升的方向應沿著已形成的螺紋方向反向旋轉。應當控制提升的速度應保持勻速。
當完成對鉆桿的旋轉提升后,將鉆頭拔出,使其高于標高,以此帶動鉆頭的移動,并且,在進行對標桿的旋轉過程中,應控制圓柱空間內的標高應滿足基礎施工需求。綜合上述分析,完成對路基螺桿樁施工工藝的分析。
本文通過分析路基螺桿樁施工工藝,證明了設計施工工藝在實際應用中的適用性,以此為依據,證明此次優(yōu)化設計的必要性。因此,通過本文設計能夠解決傳統(tǒng)路基螺桿樁施工中存在的缺陷。與此同時,還需要對路基螺桿樁施工工藝的質量檢測方法的設計提出深入研究,以此為提高路基螺桿樁施工質量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