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凌志, 劉光虎
(中聯(lián)恒通機械有限公司,長沙 410201)
CAP1400機組是我國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引進的第三代先進核電AP1000非能動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再創(chuàng)新開發(fā)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功率更大的非能動大型先進壓水堆機組。CA1400示范工程的建造安裝和安全投運,迫切需要與之相配套的安裝和檢修技術保障,圍繞這一目標,開發(fā)研制CAP1400屏蔽主泵安裝小車(以下簡稱“安裝小車”)。安裝小車用于作為屏蔽反應堆冷卻劑泵(以下簡稱“屏蔽主泵”)最大可拆卸部分的支撐體和運輸工具,用于屏蔽主泵最大可拆卸部分在蒸汽發(fā)生器隔間內的維修、安裝/拆卸和垂直、水平方向的移動[1]。
本課題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專項中,“CAP1000和CAP1400機組專用設備檢修技術研究”項目的子課題1“CAP1400屏蔽主泵安裝小車研制”,項目由國核電站運行服務技術有限公司總體負責,子課題1由中聯(lián)恒通機械有限公司承擔。
與AP1000相比,屏蔽主泵質量增加,外形尺寸加大,安裝行程加長,而安裝維修空間基本相同,因而設備的設計制造難度更大。
安裝小車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作為屏蔽主泵最大可拆卸部分的支撐體和運輸工具,用于屏蔽主泵最大可拆卸部分在蒸汽發(fā)生器隔間內的維修、安裝/拆卸和垂直、水平方向的移動。
主要設計要求:1)具有安裝/拆卸、支撐和保護主泵最大可拆卸部分的功能;2)最大提升載荷為120 t;3)能實現(xiàn)主泵最大可拆卸部分與泵殼間中心軸線初步對準,使兩者之間X、Y方向的對準偏差間距不超過6 mm;4)上部提升裝置對主泵最大可拆卸部分,具有±0.5°內的垂直調整能力和1200 mm的提升能力,并在該行程的任一位置上提供支撐;5)上部調整裝置具有X、Y方向±8 mm內的調整能力,以及±1.5°的周向調整能力;6)主泵安裝小車的設計應使主泵安裝小車在組裝時使用的外部吊車數量最少;7)主泵安裝小車的設計應使小車在蒸汽發(fā)生器隔間組裝的組件數量最少;8)主泵安裝小車應容易組裝、拆解和維修,且所需的時間最少,應有相應的工具和輔助設備用于主泵安裝小車的組裝或拆解;9)主泵安裝小車應能用于所有4臺主泵的安裝和拆卸,當主泵安裝小車在1臺主泵拆卸或安裝時,應不影響蒸汽發(fā)生器支撐及臨近的主泵和主管道;10)主泵安裝小車在主泵最大可拆卸部分移動和升降過程中應保持穩(wěn)定;11)主泵安裝小車由可拆卸的若干組件構成,其中最大組件尺寸不超過蒸汽發(fā)生器隔間可通過截面2000 mm×1400 mm(垂直向通過截面)。
屏蔽主泵中最大可拆卸部分主要由可移除組件、換熱器、泵體、吸入導管及換熱器支撐等組成,其中核心部件是可移除組件,重88.25 t。屏蔽主泵接口為主法蘭,共計24個法蘭孔。
屏蔽主泵可移除組件外形圖如圖1所示。
圖1 屏蔽主泵可移除組件外形圖
屏蔽主泵安裝在蒸汽發(fā)生器底部的泵殼下方,安裝和維修在隔間內蒸汽發(fā)生器下方的狹小空間進行。蒸汽發(fā)生器隔間立面圖如圖2 所示,蒸汽發(fā)生器平面圖如圖3所示。
圖2 蒸汽發(fā)生器隔間立面圖
圖3 蒸汽發(fā)生器隔間平面圖
屏蔽主泵的安裝步驟為:1)安裝吸入導管;2)安裝可移除組件;3)將外部換熱器裝到可移除組件上;4)安裝設備注水,排氣和設備冷卻水(二次冷卻水)管路;5)安裝儀表;6)安裝電力電纜和永久接線盒蓋。
其中,安裝可移除組件的操作步驟為:1)組裝安裝小車,吊裝主泵至隔間,把主泵裝入安裝小車;2)安裝小車攜帶主泵移動至泵殼下方,根據安裝位置和移動路線的不同,分為A、B泵;3)安裝小車頂升主泵,并調整主泵姿態(tài)至與泵殼對中。
圖4 A泵可移除組件安裝步驟1-2
根據安裝位置、周向角度不同,屏蔽主泵分為A、B泵2種,AP1000安裝小車采用2臺不同設備分別安裝的方式[2],CA P1400 安裝小車經統(tǒng)型設計,安裝A/B泵可以通用。安裝小車包括主泵本體頂升裝置,吸入導管安裝工具,主螺栓安裝工具,換熱器安裝工具。其中主泵本體頂升裝置是核心功能部件,用于屏蔽主泵可移除組件的拆裝,其它安裝工具通過組合使用,實現(xiàn)屏蔽主泵其它可拆卸部分的拆裝。
主泵本體頂升裝置主要由頂升體、頂升驅動機構、頂環(huán)、上立柱、中環(huán)、下立柱、底座、支撐座、側面加強結構、X形加強結構、斜拉固定裝置、水平調整機構、圓周調整機構、液壓系統(tǒng)、電氣系統(tǒng)等組成。
2.2.1 小車打開
因屏蔽主泵上有不可拆分的接線盒,接線盒尺寸較大,最大尺寸為R1087.6 mm,主泵主體尺寸半徑為R807.5 mm(直徑為φ1615 mm),主螺柱法蘭面半徑為R1112.5 mm (直徑為φ2225 mm),小車需要能打開,以便主泵裝入。
小車頂環(huán)、中環(huán)均為可拆分結構,分別由4塊圓弧組件組成;中環(huán)下部立柱上下都是鉸接結構,裝有關節(jié)軸承,可繞鉸點在任意方向轉動;中環(huán)下部立柱裝有立柱固定裝置,立柱固定裝置可松開,當擰緊固定時即可限制中環(huán)立柱的轉動;側面加強結構采用銷軸與固定基座連接,可繞銷軸旋轉,以便打開;側面加強結構下部與固定基座接觸的部位有斜面結構。
圖5 B泵可移除組件安裝步驟1-2
圖6 A、B泵可移除組件安裝步驟3
圖7 主泵本體頂升裝置結構組成
小車需要打開時,拆除頂環(huán)裝配和中環(huán)裝配中相應位置的連接板和緊固件,松開下立柱固定裝置的緊固件,即可向外打開結構,以便接收主泵。
2.2.2 底部支承
底座是整個安裝小車的承載基礎,下部裝有6個滾輪,用于小車在隔間內水平移動,并預留支座和油缸支承的布置位置。底座外形及滾輪、支座、油缸的布置等適應隔間內蒸汽發(fā)生器支撐柱及隔間地面臺階的影響。
小車移動時,由滾輪支承小車。采用激光跟蹤儀檢測、跟蹤小車位置,采用絞盤拉動移動小車,使主泵中心軸線與蒸氣發(fā)生器下方的泵殼中心軸線初步對準。受空間限制,小車移動不帶動力,通過手拉葫蘆驅動,鋼絲繩滑輪系統(tǒng)傳動,拉動小車。
頂升主泵時,由8個支座支承小車,滾輪不接觸地面。
當滾輪需要換向及需要轉換支承方式時,由液壓系統(tǒng)頂升并臨時支承小車。
2.2.3 主泵提升和垂直度調整
屏蔽主泵有24個法蘭孔,使用其中4個作為支撐點,與主泵本體頂升裝置4組頂升體相對應。主泵本體頂升裝置有4組頂升驅動機構,頂升驅動機構由伺服電動機、行星減速機、聯(lián)軸器、螺桿升降機組成。伺服電動機輸出動力經行星減速機、聯(lián)軸器傳動,驅動螺桿升降機豎直上升和下降。豎直頂升控制系統(tǒng)采用監(jiān)測控制伺服電動機轉動圈數、使用激光測距傳感器檢測頂升距離和使用測力螺栓監(jiān)測頂升點載荷等多種方式監(jiān)控頂升狀況。
同步豎直頂升或下降時,同時控制4個伺服電動機正、反轉,并根據激光測距傳感器和測力螺栓實時檢測數據,及時自動調整伺服電動機姿態(tài),滿足各頂升點同步要求。
圖8 小車打開,準備接收主泵
圖9 底部支承
圖10 主要功能原理示意圖
當需要調整垂直度時,根據現(xiàn)場觀測實際情況需求,單獨或同時控制2個或同時控制3個伺服電動機,以調整各頂升點高度,從而實現(xiàn)主泵垂直度調整,使得主泵安裝面與泵殼安裝面平行。同時,頂升體內設置球面結構,以保證與主泵接觸面有微小傾斜時,下部結構保持豎直。
2.2.4 水平調整和圓周調整
水平調整功能由上部平臺、上支鏈和水平調整機構共同完成。上部平臺由頂環(huán)及其以上的部分構成,上支鏈由4組上立柱構成,每組上立柱有2個立桿。上立柱上、下兩端設置關節(jié)軸承,設置斜拉固定裝置限制周向運動,上部平臺具有水平X、Y向運動的自由度。通過4組水平調整機構共同作用,手動伸縮調節(jié)螺桿,一側縮短調節(jié)螺桿,另一側伸長調節(jié)螺桿,調節(jié)螺桿推動上部平臺平移,手動控制調節(jié)螺桿旋轉圈數,從而確定上部平臺平移距離。水平調整時,8個立桿傾斜方向和大小一致,上部平臺始終保持水平,屏蔽主泵與上部平臺無相對運動。
圓周調整功能由下部平臺、下支鏈和圓周調整機構共同完成。下部平臺由中環(huán)及其以上的部分構成,下支鏈由4組下立柱構成,每組下立柱有1個立桿。下立柱結構形式與上立柱類似,上、下兩端設置關節(jié)軸承,下部平臺具有繞Z軸旋轉的自由度。通過圓周調整機構兩側的絲桿升降機共同作用,進行圓周位置調整。圓周位置調整時,4個立桿傾斜方向和大小關于Z軸陣列對稱,下部平臺始終保持水平。
CAP1400 與AP1000 屏蔽主泵安裝小車的主要技術參數對比如表1所示[3]。
圖11 水平調整、圓周調整
表1 屏蔽主泵安裝小車的主要技術參數對比
安裝小車采用有線遙控方式操作,控制伺服電動機驅動絲杠升降機,設置了單動和同步操作模式。設置了載荷檢測裝置,實時檢測升降機負載。設置了激光測距裝置,冗余檢測升降機實際升降高度。
同步操作模式程序完善,實現(xiàn)4點同步升降,3點同步垂直度調整,2點同步垂直度調整。在垂直度調整過程中,4點始終保持在同一平面,4點載荷亦保持穩(wěn)定無波動。
參考GB/T 3811-2008《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結合主泵安裝小車的特點,編制了試驗大綱,為出廠驗收提供標準和依據。
主泵安裝小車進行空載功能性試驗,1.25倍靜載試驗和1.1倍動載試驗。同時,控制系統(tǒng)經過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和可靠性測試等。
主泵安裝是核電動機組設備安裝的關鍵步驟之一,其拆裝工具直接影響主泵安裝質量和施工效率。本文闡述了CAP1400屏蔽主泵安裝小車的設計特點及功能原理,為設備國產化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同時,為后續(xù)濕繞組主泵拆裝工具和CAP1700主泵拆裝工具設計提供借鑒和經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