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飛
深圳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 深圳 518000
土建工程中很多部位由于高低差或平面突變,從而不可避免地產生應力集中現(xiàn)象。在傳統(tǒng)吊模施工過程中,多數(shù)勞務班組均采用傳統(tǒng)方木吊模。
以衛(wèi)生間錯臺模板安裝為例,現(xiàn)場施工時大多采用5 mm×10 mm方木,用鐵絲固定,方木放置于砂漿墊塊上,采用此方法容易造成以下問題[1-2]。
1)鐵絲固定:模板不穩(wěn)定,澆筑混凝土時易跑模。
2)方木:澆筑完混凝土后,方木不能及時拆除,造成材料浪費。
3)混凝土成形觀感:因方木與混凝土易黏結且木材整體、局部抗彎剛度低,施工過程中若混凝土澆筑標高控制不當,也易將吊模嵌入,造成拆模困難、混凝土成形不規(guī)整等缺陷。后期必須剔鑿,甚至局部混凝土成形出現(xiàn)質量缺陷,需剔鑿后二次澆筑。
4)滲漏:因吊模整體性差,邊部掉渣等問題導致混凝土結構容易出現(xiàn)滲漏現(xiàn)象。
1)采用鐵絲固定時,因鐵絲為柔性物件,需要將鐵絲固定在周邊模板上拉緊后方能形成穩(wěn)定結構,穩(wěn)定性不好。此外,在陽臺等關鍵區(qū)域,混凝土中殘留鐵絲還會形成滲漏水的通道,從而造成滲漏隱患。
2)傳統(tǒng)方法的吊模結構整體性差,模板結構整體采用木結構,實際施工中角部是薄弱部位,容易出現(xiàn)炸模、跑模等現(xiàn)象。
從加固方式及用材出發(fā),研究設計一種新型沉箱吊模模板加固結構,一方面能取消鐵絲柔性加固,形成剛性加固加強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能提高模板結構整體穩(wěn)定性、強度和剛度,保證施工質量不缺棱掉角,消除滲漏水隱患。
設計新型沉箱吊模加固裝置過程中,通過查閱相關規(guī)范、文獻等,對前述問題采取以下幾個措施予以解決:
新型吊模加固裝置包括:4個角部模板固定支架、1組模板側面固定支架、1組模板吊掛鋼筋套箍。針對局部下沉結構部位設計角部及側面2種部位的模板固定支架,采用厚3 mm鋼板制作,整體穩(wěn)定性高,施工簡便,易拆裝。設計U形吊掛鋼筋套箍替代鐵絲,模板吊掛鋼筋套箍一端經螺母套與鋼筋套箍連接螺桿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外側結構模板固定。通過重新設計吊模的傳力體系,制作標準化構件,能夠適用于不同尺寸的下沉結構,便于施工。同時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吊模中存在的定位不準確、支設不牢固、模板變形等問題。
本新型沉箱吊模加固裝置所采用的鋼板均厚3 mm,螺紋鋼筋直徑16 mm,主要構造包括如下3類(圖1~圖3):
圖1 新型吊模施工用加固裝置示意
圖2 模板固定角支架、側面固定支架俯視
圖3 A-A剖面施工安裝示意
1)模板固定角支架1包括上模板固定角支架1-1和下模板固定角支架1-2,上模板固定角支架1-1和下模板固定角支架1-2搭接固定構成模板固定角支架1的設計高度,下模板固定角支架1-2底部固定有固定角支架底板1-21,固定角支架底板1-21上固定有鋼筋套箍連接螺桿1-22,連接螺桿1-22與模板固定角支架1-2的距離位置為模板4的厚度。
2)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包括:上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1和下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2,上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1和下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2搭接固定構成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的設計高度,下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2底部固定有側面固定支架底板2-21,固定角支架底板1-21上固定有鋼筋套箍連接螺桿1-22,連接螺桿1-22與下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2的距離位置為模板4的厚度。
3)模板吊掛鋼筋套箍為U形,加固角模與加固側模通過直螺紋套筒與鋼筋直螺紋套箍連接,并且套箍穿過結構面預留孔洞。
首先,將上模板固定角支架1-1和下模板固定角支架1-2搭接為模板4的高度后固定連接成一體;其次,將上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1和下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2搭接為模板4的高度后固定連接成一體;再次,將4塊模板4分別與模板固定角支架1及1組模板側面固定支架2連接,構成與沉箱尺寸對應的矩形框;最后,將模板吊掛鋼筋套箍3一端與沉箱外模板5固定,構成由模板吊掛鋼筋套箍3將沉箱內側模板吊掛在沉箱外模板5上的吊掛結構,完成吊模結構制作。
1)模板側面固定支架設置的目的是保證側模板的剛度,從而不發(fā)生變形。通過增加內側模板吊掛點的數(shù)量(即固定支架的數(shù)量),保證側模板位置準確和吊掛拉力,固定支架的數(shù)量可根據(jù)側模板的長度尺寸具體確定。
2)為便于連接,在上模板固定角支架和下模板固定角支架、上模板側面固定支架和下模板側面固定支架上,設置有卡口連接使用的凸點6,上模板固定角支架與下模板固定角支架之間、上模板側面固定支架和下模板側面固定支架之間都由卡口經凸點固定連接。
3)為便于側模板的安裝,在固定角支架底板和側面固定支架底板上,設置有模板限位板7。側模板插接在固定角支架底板與模板限位板、側面固定支架底板與側模板限位板之間。
本沉箱吊模結構已申請發(fā)明專利。
與傳統(tǒng)施工方法相比,本新型沉箱吊模施工用加固裝置改變了傳統(tǒng)結構降板部位吊模用鐵絲、為懸掛而存在的固定物,將模板吊起來的固定方法。通過將吊模模板合理化、標準化的設計,設置4個模板固定角支架、1組模板側面固定支架,能夠適用于不同尺寸的下沉結構,便于施工。同時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吊模中存在的定位不準確、支設不牢固、模板變形等問題。
本文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提供了一種新型裝配式的沉箱吊模施工加固工具。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本加固裝置,可以減少施工環(huán)節(jié)和作業(yè)人員,提高模板體系的整體剛度,無跑模、脹?,F(xiàn)象,容易固定,同時優(yōu)化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滿足綠色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