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山
(四川迪派銳科技有限公司,綿陽 621000)
國內現(xiàn)行的數(shù)字射線成像檢測常用標準主要有GB/T 3323.2-2019,NB/T 47013.11-2015,SY/T 4109.5-2013等,選擇管道環(huán)焊縫數(shù)字射線成像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時幾乎都是參照膠片射線檢測標準,但是直接引用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因為平板探測器呈剛性,無法像膠片一樣緊貼焊縫,且出于對平板探測器安全的考慮,其需要與焊縫表面保持一定距離,這樣存在的幾何放大效應遠遠大于膠片檢測的,因此必須要考慮進行搭接,以避免漏檢的情況發(fā)生,此外平板探測器有效成像長度很有限,常用的大面積平板探測器有效成像長度約為300 mm,這就進一步影響了透照次數(shù)。管道環(huán)焊縫射線檢測的主要透照方式為雙壁單影透照和中心內透照兩種,從理論或標準角度考慮,兩種方式最少透照次數(shù)所涉及的控制指標主要有幾何不清晰度、橫向裂紋檢出角、幾何放大倍數(shù)比、平板探測器的有效成像長度以及X射線機輻射場范圍等,筆者依據(jù)標準SY/T 4109.5-2013分別對兩種透照方式影響透照次數(shù)的控制指標進行逐條分析。
利用數(shù)字射線成像技術對環(huán)焊縫進行雙壁單影透照的透照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雙壁單影透照布置示意
圖1中,線段AC≈GI,則
(1)
(2)
根據(jù)標準SY/T 4109.5-2013要求有
1≥10d·2·T-1/3
(3)
則解出滿足幾何不清晰度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
N1=π/α
(4)
可以采用公式計算[1]或直接查標準附錄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圖來確定最少透照次數(shù)N2。因為計算公式和標準附錄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圖均以膠片射線照相檢測為基礎,計算焦距F時未考慮h,所以計算數(shù)字射線成像檢測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時,需要將F-h作為公式中或查圖縱坐標中的F值,代入計算公式求出N2。
標準SY/T 4109.5-2013,GB/T 3323.2-2019均規(guī)定了最大幾何放大倍數(shù)Mmax與最小幾何放大倍數(shù)Mmin之比應不大于1.25,即
Mmax=F/1
(5)
Mmin=F/(φo+H)
(6)
Mmax/Mmin≤1.25
(7)
因此
N3=π/α
(8)
SY/T 4109.5-2013及NB/T 47013.11-2015標準均規(guī)定分段透照時,兩邊相鄰搭接長度ΔL不小于10 mm,根據(jù)幾何關系
(9)
(10)
(11)
N4=π/α
(12)
式中:l為圖1中D點到M點的距離;N4為最大長度對應的最小透照次數(shù)。
雙壁單影透照一般使用定向X射線機,按靶面角度(定向X射線機固有的半輻射角)為20°計算,則有效輻照場長度為2Ftan 20°≈0.73F,對于常規(guī)透照,其遠大于有效評定長度Leff,因此除小徑管平移法雙壁雙影橢圓成像外,可以不考慮輻射場的影響。
綜上,N1,N2,N3,4向上取最小整數(shù)值,然后選擇4個數(shù)值中最大值作為雙壁單影透照最終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N,并可得半圓心角α=π/N;一次透照長度L3=πφo/N。由于探測器與探測器側管道外壁存在一定距離(h),且探測器為剛性平面,因此探測器采集的數(shù)字圖像上有效評定長度Leff要大于L3,可根據(jù)幾何關系求出Leff,即
Leff=Fφisinα/1
(13)
現(xiàn)以雙壁單影透照φ813 mm×22 mm(外徑×公稱厚度)管道環(huán)焊縫為例計算平板探測器滿足SY/T 4109.5-2013標準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N及有效評定長度Leff。對于典型的管道環(huán)焊縫雙壁單影透照數(shù)字射線自動檢測系統(tǒng),d為3 mm,H為250 mm,h為25 mm,L為305 mm,k為1.1。
根據(jù)1.11.4節(jié)分別求得N1=7,N2=5,N3=4,4=10,因此最少透照次數(shù)為10次,對應的α=18°,有效評定長度Leff=268.27 mm,每邊的搭接長度ΔL=18.37 mm。使用SOLIDWORKS軟件進行構圖驗算,當N=10時,α=17.99°,k=1.02,1=1 020.84 mm,2=67.16 mm,有效評定長度Leff=261.91 mm,每邊的搭接長度ΔL=21.54 mm,可見誤差并不大,且文章中計算的ΔL比真實ΔL小,更加有利于缺陷的檢出。
由N1,N2,N3,4可知,按不同條件演算出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差距很大,原因在于管徑曲率的影響和探測器有效成像長度的限制。對于直徑較大管道(φo≥508 mm;常用厚度),實際應用可以直接計算N2,4,然后取最大值作為最少透照次數(shù),一般可以滿足標準要求。
利用平板探測器對環(huán)焊縫進行中心內透照的透照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中心內透照布置示意
圖2中,CD≈2,則
(14)
(15)
根據(jù)標準SY/T 4109.5-2013有
1≥10d·2·T-1/3
(16)
則滿足幾何不清晰度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
N5=π/α
(17)
CD為圖中C點到D點的距離。
計算原理與上節(jié)相同,則有
Mmax=F/1
(18)
(19)
Mmax/Mmin≤1.25
(20)
N6=π/α
(21)
計算原理與上節(jié)相同,則有
(22)
N7=π/α
(23)
綜上,N5,N6,N7向上取最小整數(shù)值,然后選擇3個數(shù)值中的最大值作為中心內透照最終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N,并可得半圓心角α=π/N及一次透照長度L3=π·φo/N。然后根據(jù)幾何關系求出Leff,即
Leff=F·φi·sinα/1
(24)
現(xiàn)以中心內透照φ1 422 mm×25 mm(外徑×壁厚)管道環(huán)焊縫為例計算平板探測器滿足SY/T 4109.5-2013標準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及有效評定長度。對于典型的管道環(huán)焊縫中心內透照數(shù)字射線自動檢測系統(tǒng),d為3 mm,h為25 mm,L為305 mm。
根據(jù)2.12.3節(jié)分別求得N5=16,N6=6,N7=17,因此最少透照次數(shù)取17,對應的α=10.59°,有效評定長度Leff=275.60 mm,每邊的搭接長度ΔL=14.70 mm。同樣使用SOLIDWORKS軟件進行構圖驗算,當N=17時,α=10.58°,1=674.33 mm,2=61.67 mm,有效評定長度Leff=275.02 mm,每邊的搭接長度ΔL=14.99 mm,可見誤差并不大。
標準SY/T 4109-2013附錄G中確定最少透照次數(shù)的公式綜合考慮了幾何不清晰度和探測器固有不清晰度,但是由于涉及隱函數(shù)較多,求解很復雜,此外圖像不清晰度(分辨率)可以使用補償原則進行補償,也可以使用雙線型像質計直接測定,因此并未考慮此方法。筆者所用方法借助EXCEL軟件或者數(shù)學軟件構建關系,可以方便、快捷地確定管道環(huán)焊縫的最少透照次數(shù),比直接參照射線膠片照相檢測相關標準來確定最少透照次數(shù)更加嚴謹,可為從事環(huán)焊縫數(shù)字射線成像檢測的人員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