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瑞
(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價值問題是哲學追問的最根本的問題之一。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樣的事是值得做的?什么樣的人生是值得過的?在面對終極的價值問題時,倫理學家給出了不同的回答。享樂主義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解答方案。從伊壁鳩魯?shù)摹翱鞓分髁x”就在告訴我們,快樂就是幸福。心理上的享樂主義會認為,我們是受快樂和痛苦支配的。倫理的享樂主義會認為,快樂就是唯一的善,只有快樂具有非工具性的價值。這是一種直覺上有優(yōu)勢的方案,畢竟快樂和痛苦的感受是我們共有的,并且我們也確實感受到行為受到這些快樂或痛苦感覺的支配;在某些時刻,我們也確實把追求快樂當做我們終極的目標。因此,有許多哲學家或者普通人持有這樣一種觀點。
邊沁聲稱痛苦和快樂決定了我們所做的事情,這使他成為了一個心理享樂主義者,更具體地說,他是一個關(guān)于行動決定的享樂主義者。心理的享樂主義認為只有快樂或不愉快才能激勵我們行動。這種形式的心理享樂主義會導致我們的某些享樂主義動機無法決定我們的行動,而我們的一些享樂決定的行為實際上也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比如“意志軟弱”與著名的“享樂主義悖論”是一種看似合理的說法,即我們某些出于享樂主義動機或決心的行動實際上獲得的快感比我們本來得到的要少。有許多享樂主義的支持者為此做出回應,認為這些都是可解決的。
倫理的享樂主義是這樣一種主張,即僅有快樂有積極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應該被理解為非工具性的,也就是說,與快樂或不愉快可能導致或阻止的任何事情的重要性無關(guān)。從倫理的享樂主義來看,我們的關(guān)系、成就、知識、性格狀態(tài)等等,只有工具的重要性,關(guān)鍵看通過他們能帶來多少樂趣或不愉快。至少從道德享樂主義的簡單形式來看,快樂無論何時都是好的,甚至在那些本身毫無價值或更糟糕的事情上也是如此。一些享樂主義者愿意接受這樣的情況;另一些人則發(fā)展出更復雜的道德享樂主義形式,試圖解決這類的問題。
對享樂主義的反駁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摩爾描述的兩個世界、羅斯描述的快樂痛苦不同分配方式的世界。但其中最有名的要數(shù)諾齊克的體驗機,有許多支持者認為這是對享樂主義決定性的反駁。
體驗機是諾齊克提出的著名的思想實驗。在他的作品《被審視的人生》(1989)中包含了他對它的清晰表述。在這里,他寫道:
“想象一臺機器,它可以給你任何你想要的體驗。當你連接到這臺體驗機器時,你可以有這樣的經(jīng)歷:寫一首偉大的詩,帶來世界和平,或者愛一個人,作為回報。你可以體驗到這些事情的快感,它們‘從內(nèi)心深處’的感受。您可以為……編寫您的體驗這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如果你的想象力很貧乏,你可以利用從傳記中提取并由小說家和心理學家強化的建議庫。你可以‘從內(nèi)心深處’實現(xiàn)你最愛的夢想。你會選擇在你的余生中這樣做嗎?……進入后,你將沒有做過這件事的記憶,所以沒有任何樂趣會因為意識到它們是機器產(chǎn)生的而被破壞?!?/p>
諾齊克認為,如果享樂主義是真的,那么插入體驗機就能構(gòu)成最好的生活。或者說這就是最好的生活,因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內(nèi)心的感受。然而,從直覺上看,情況并非如此——有些選擇對一個人來說會更好。[1]大多數(shù)人會直覺上認為接入體驗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因此,享樂主義是錯誤的。我們可以簡單地說明諾齊克的反對意見如下:
(1)插入體驗機對一個人來說不是最好的。
(2)享樂主義意味著插入體驗機的生活對一個人來說是最好的。
(3)享樂主義是錯誤的。(享樂主義意味著一些虛假的東西,所以享樂主義是錯誤的。)
從傳統(tǒng)的形式的享樂主義來看,(2)和(3)似乎沒什么問題,快樂更多痛苦更少的生活就是更好的生活。那么究竟諾齊克究竟是如何論證(1)的呢?有的人認為諾齊克是讓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不愿意接入體驗機,由此認為這樣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由人們不想做某件事推出做這樣的事的生活不值得過,也就意味著預設了幸福是由人們有沒有按自己的欲求生活決定的。諾齊克否認了這一點,他并不需要預設欲望的滿足的幸福理論。
我相信諾齊克并不試圖為(1)辯護。相反,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他的大多數(shù)讀者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1)的直覺。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安全的假設。甚至那些同情享樂主義的人也承認發(fā)現(xiàn)了(1)直覺。諾齊克的論點的天才之處就在于指出,享樂主義的謬誤似乎來自于幾乎一致的發(fā)現(xiàn)。似乎沒有人會真正持有一種享樂主義的觀點。
從體驗機問世的第一天起就有許多享樂主義的支持者試圖反駁。本文大致歸納了以下幾種。有些反駁也許比較成功,有些也許不太成功,但都值得討論。
1.理性或非理性的考量。一種反對意見認為,我們不愿插入體驗機是出于一種合理的對于未來不確定性的考量。誰能保證機器的安全性呢?機器能保證永遠正常運轉(zhuǎn)嗎?若這個計劃本來就是邪惡科學家的恐怖計劃的一部分呢?出于這種種考量,任何一個理性的人也不會選擇接入體驗機的生活。[2]當然也可能是一些非理性的恐懼,比如說“關(guān)于現(xiàn)狀的偏見”[3]。人們可能總是傾向于保守的維持現(xiàn)狀而不是作出激烈的改變,由此有人設計了一個插頭拔掉的體驗機實驗[4]——若你此刻被告知你自己實際是在一個體驗機中,你有機會把插頭拔掉,你會如何選擇?這個版本的體驗機可以說非常微妙,特別是在和傳統(tǒng)的體驗機對比會讓人困惑該如何選擇。由此,人們或許可以認為體驗機思想實驗是有缺陷的,人們的直覺上或許會有許多的雜質(zhì),以至于影響判斷的準確性。
這兩個反駁也許會動搖一些人對于體驗機的態(tài)度,但其實他們都某種程度上曲解了諾齊克的意思。諾齊克對于(1)的論證,不是看人們會不會愿意接入體驗機,它只要求你考察兩種生活的狀態(tài):現(xiàn)實的生活與一種接入體驗機的生活,哪個是更好的。它不要求你選擇自己是否插入機器或者拔掉插頭,只是單純對于兩種生活的狀態(tài)讓你來考察,哪個是更好的呢?只要你有一個直覺的判斷,那它就是有效的。對于以上提到的一些考量其實是無關(guān)緊要的。但這個反駁也暴露出了思想實驗的局限性。依靠直覺判斷就需要吞下直覺中的一些干擾因素。諾齊克似乎需要回答一個問題:我們有純粹的關(guān)于幸福的直覺嗎?這似乎是難以回答的,這也是這類反駁成功的地方。
2.想象精度難以達到。有許多人認為體驗機思想實驗是難以嚴格實現(xiàn)的。首先,我們很難保證我們用純粹的關(guān)于幸福的直覺(也許不存在這種直覺)來考察這種生活狀態(tài)。[5]我們的直覺中也許暗含了許多下意識的考量,比如我現(xiàn)實中的那些責任呢?我的家人朋友是不是等于失去了非常重要的人?雖然諾齊克試圖排除這些部分,但我們真的能在考察的時候?qū)⑦@些因素完全排除而僅僅使用那種關(guān)于幸福的直覺來考察呢?其次,關(guān)于體驗機的體驗的想象也是不夠統(tǒng)一的,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反駁或支持體驗機的文章中對于體驗機的描述都有細微的差別。體驗機是寫好劇本的電影還是VR游戲式的體驗呢(自由意志還存在嗎)?我們或許能提出一種形式的批評意見,即覺得由自由意志提供的快樂是無法替代的。
這樣的意見其實也與上一種反駁犯了相同的毛病。對于體驗機這樣那樣的細節(jié)考察似乎是沒有必要的,不管它是如何運行的,體驗機就是能提供最多快樂的那種機器。我們只需在此基礎上考察我們的直覺就行了。
正如前面討論到的,前面幾種討論都沒有打到最關(guān)鍵的位置的。諾齊克只是擺出了這樣一個事實(他覺得的事實):我們都有同樣的直覺,即插入式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所以對于(1)的質(zhì)疑最應該從這個這個角度出發(fā):我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直覺呢?就因為享樂主義是錯誤的嗎?
3.對直覺的解構(gòu)。體驗機的反對者或許會用某種方式解釋我們?yōu)槭裁磿碛羞@樣的直覺,由此來瓦解諾齊克的批評。例如,進化心理學就能為我們有這樣的直覺給出一種解釋。羅杰·克里斯普(Roger Crisp)會認為,欲求或關(guān)心關(guān)系中的真實性,很可能會提高早期人類的生存生殖能力。重視誠實、清晰度、真誠等等,有著明確的回報;它可以抵御欺騙,從而有助于對世界的理解,這本身就具有明顯的進化優(yōu)勢。[6]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對于(1)的直覺是從祖先那里繼承來的,我們正是對于生存有利才有這樣的反享樂主義的直覺,但與追求最終的快樂是不矛盾的。這一類的對于體驗機的反駁是非常值得認真考量的,它們不僅找到了諾齊克的問題所在,且為這樣的直覺做出了科學的解釋。在本文看來這類對諾齊克的反駁是非常有力的。我們的直覺的形成原因很可能是與倫理不相關(guān)的,這樣就使諾齊克的方案無法傷害到享樂主義。
4. 體驗機的局限性
其實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體驗機的關(guān)鍵錯誤了,我們可以再看看諾齊克論證(1)的思路:
(i)我們認為插入體驗機的生活不值得過
(ii)插入體驗機的生活不值得過
這顯然是不成立的。享樂主義不會因為沒有人支持就成為錯誤的理論。我們實際欲求什么與什么值得欲求還是有區(qū)別的。所以體驗機思想實驗實際是對享樂主義沒有任何實質(zhì)傷害的。我們不會認為上帝真實存在就因為所有人都相信上帝存在;日心說與地心說哪個更有真理性不會由支持者的數(shù)量來決定。除非諾齊克有強的理由證明人們擁有純粹的關(guān)于幸福的直覺,或者說明“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是好的生活的必要條件。如果人們普遍認為接入機器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那至少說明人們普遍沒有接入體驗機生活的計劃或意愿,那接入體驗機的生活就是一種“人的意愿沒有得到滿足”的生活。在此基礎上,體驗機思想實驗有可能對享樂主義造成實質(zhì)性的傷害。也許我們可以發(fā)展一種更強的版本的“體驗機”思想實驗。
此外,諾齊克設計此實驗也是為了否認把價值全部歸于主體內(nèi)部狀態(tài)的這類觀點。諾齊克認為價值還存在于“與現(xiàn)實的某種聯(lián)系”。但在我們的討論中,對于“現(xiàn)實”的解釋是十分困難的。對于任何一個主體來說,對于“現(xiàn)實”的認識全部源于主體的內(nèi)部經(jīng)驗。我們所有的獲取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都以內(nèi)部經(jīng)驗的形式呈現(xiàn)給我們。當我們看到太陽時,我們只是感到了“看到了太陽”的感覺。所以,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nèi),把價值歸于“現(xiàn)實”,實際上還是把價值歸于“內(nèi)部狀態(tài)”。至少對于任何一個懷疑論者,某種外在的實在作為確定的前提條件都是不可接受的。因此,諾齊克的體驗機思想實驗還需要人們對外部世界的存在這一常識作為前提,而這一點在哲學上是有爭議的。因此在此基礎上體驗機對于享樂主義的攻擊必然不可能是決定性的。對此,諾齊克或許可以回應,他的“現(xiàn)實”概念是在常識上使用的,即人們?nèi)粘K惺艿降摹巴獠楷F(xiàn)實”。那么,諾齊克就要將人們的內(nèi)心感受與其他的經(jīng)驗材料劃清界限,這無疑是需要論證的。
體驗機思想實驗對于享樂主義的反對不是決定性的,至少是不夠完整的。到主體之外尋找價值是非常難以實現(xiàn)的。在梳理諾齊克的論證思路與對體驗機的幾種反駁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思想實驗直覺測試在哲學研究中的局限。當我們?nèi)タ简炛庇X來做判斷時,就要接受直覺中默認的一些常識性的設定。而這些設定有許多并不那么禁得起推敲。體驗機試圖擊倒享樂主義的策略失敗了,盡管如此,但享樂主義理論自身的魅力并沒有絲毫提升。我們可以看到體驗機思想實驗對于享樂主義的反駁遠不是決定性的,但確是十分有威脅的。它暴露了這樣一個事實:享樂主義是毫無吸引力的。似乎沒有人真正持有一種徹底的享樂的觀點去生活。當然這點也是
有待商榷的,需要更科學的調(diào)查。體驗機思想實驗對于享樂主義的威脅也應當被所有持有享樂主義觀點的人認真考慮,畢竟這種威脅是確實存在的。不可否認,享樂主義需要發(fā)展一種更吸引人的形式,去與其他的理論競爭。享樂主義還有很大的空間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