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20世紀(jì)40年代的江南水鄉(xiāng),那時候農(nóng)村還很貧窮。生活中沒有電視,沒有手機(jī),連兒童圖書也難見到。但是,我的童年并不寂寞,因為我有許多有趣的“玩伴”。
我童年時的家在村子的最北邊,家的西邊是一大片翠竹林,北邊是茂密的小樹林,東邊是一條清澈的小河。在家的附近,我常常會與烏龜、刺猬、鳥兒等不期而遇,這些可愛的“玩伴”,讓我的童年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樂趣,也長了許多知識。
有一天,我在小河邊抓到一只十分可愛的烏龜,我把它帶回家當(dāng)寵物養(yǎng)。烏龜剛到我家時十分膽小,總是將頭縮在甲殼中,躲藏在墻角處一動不動,我喂它食物,它也不吃。后來它小心翼翼地伸出小腦袋,四處張望,熟悉環(huán)境。烏龜見沒有人想傷害它,就慢慢爬出來吃東西。觀察烏龜?shù)纳盍?xí)性,很有意思。有時候,小狗與烏龜相遇,小狗伸出爪子想欺侮烏龜。烏龜迅速將頭和四肢縮進(jìn)堅硬的龜殼,小狗見烏龜根本不理它,沒趣地走開了。烏龜見沒有動靜,伸出頭淡然地看了一眼小狗,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烏龜身負(fù)甲殼,行動遲緩,但是有時候,它會拼命往木板上爬。父親告訴我,烏龜不停地往高處爬,是因為它感知空氣中濕度大,可能會下大雨,發(fā)大水。原來烏龜不僅是可愛的小動物,還是“天氣預(yù)報員”。我畫了很多烏龜?shù)膱D畫,還把烏龜寫進(jìn)了作文呢!
我家里養(yǎng)了一只山羊,放學(xué)后,我常背著竹筐去小樹林里割草,然后把草背回家喂山羊。一天,我在草叢中撿到一只腿部受傷的刺猬,把它裝在竹筐中帶回了家。我把刺猬放在一只洗衣用的木盆中養(yǎng)起來,喂些瓜果等食品。媽媽給刺猬受傷的腿敷了一些草藥,希望它早日康復(fù)。刺猬十分膽小,見有人來就蜷縮成一個刺球。它只有在確認(rèn)安全的情況下,才敢伸出頭來吃香甜的瓜果。同村的小伙伴們知道我家里養(yǎng)著一只刺猬,紛紛前來觀看。十幾天之后,刺猬的腿傷好了,它的活動也多起來,整天在木盆中爬來爬去。我怕它爬出木盆逃跑,在上學(xué)之前特意將竹篩子當(dāng)蓋子蓋在木盆上。哪里知道,我放學(xué)回家一看,刺猬已拱開竹篩子逃之夭夭了。原來,它這幾天老是在木盆中不停走動,一是為了恢復(fù)體力,二是探索離開這里的方法。開始我心里有些難受,舍不得心愛的刺猬離我而去,后來我又贊賞刺猬的聰明機(jī)警,為它重返自己的家園而高興,希望它能夠更快樂地生活。后來,我又在小樹林中與一只正在覓食的刺猬相遇,不知道這是否是在我家待過一段時間的那只刺猬。
有一天,我看見一只羽毛還沒有豐滿的小鳥被大風(fēng)吹落在地上受了傷,不?!皣\嘰嘰”地叫著。我趕緊將它撿起來帶回了家,把它放在紙盒中,盒子里還放了一些保暖的棉花和食物。可是小鳥根本就不吃東西,只是不停地叫喚。小鳥的叫聲被屋外的大鳥聽到了,大鳥一邊叫一邊在我家門口著急地飛來飛去,顯然小鳥是大鳥的孩子。我將紙盒系上線,掛在大門外的屋檐下,方便大鳥與小鳥相見。大鳥與小鳥相見后,“嘰嘰喳喳”講了一些我無法聽懂的鳥語,小鳥慢慢安靜下來,不再煩躁亂叫。大鳥一次次銜來食物喂小鳥,別的鳥兒也前來探望小鳥,一下熱鬧起來。我怕驚擾它們,只是遠(yuǎn)遠(yuǎn)看著,也不讓小伙伴靠近。小鳥在大鳥的精心照顧下,生活得很好,身體慢慢恢復(fù),羽毛越來越豐滿,我看了十分高興。后來,小鳥恢復(fù)了健康,它跟著大鳥飛進(jìn)了翠竹林中。我聽到竹林中傳來歡樂的鳥叫聲,真為它們高興。
也許是因為我童年時代就喜歡小動物,所以后來愛上了寓言、童話創(chuàng)作。我創(chuàng)作的寓言、童話作品時常以烏龜、刺猬、鳥兒等作為主角,讓它們演繹生動活潑的故事,給人以教益和啟發(fā)。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我早已離開了農(nóng)村,在車水馬龍的繁華城市生活,在享受現(xiàn)代美好生活的同時,也會常常想起我貧窮而歡樂的童年時光,想起那些曾經(jīng)的可愛“玩伴”。
作者簡介:
錢欣葆: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九十多部作品。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xué)新作獎、寓言文學(xué)“金駱駝獎”、金江寓言文學(xué)獎等獎項。寓言集《小山羊和小灰兔》被評為 “中國當(dāng)代寓言名著”。作品入選《中國兒童文學(xué)大系》等選集?!峨u媽媽的新房子》并評為“中國當(dāng)代寓言名篇”。 2014年被授予“中國當(dāng)代寓言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