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莊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喜歡是我無法窮盡羅列的,但至少有兩種我可以說清。有一種喜歡,更多關于自身的欲望和需要,例如喜歡吃一種食物,喜歡一個設計師的衣服。還有一種喜歡,更多地關心對方的感受和利益。這兩種喜歡都是真實的,卻不都是平等的。
而你需要的喜歡一定是平等的。
如今,兩個人表白說“喜歡”早已像家常便飯,這件事其實挺可怕。因為當兩個人在互相告白說“我喜歡你”“我也喜歡你”的時候,他們可能以為達成了共識,實際上卻是天差地別。因為雖然都是簡單地說出“喜歡”二字,但動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從動機出發(fā),大致可以把喜歡分成兩類。
第一種類別的喜歡,是因為我們所喜歡的對象,是我們某種欲望所指的對象,我們在這種喜歡中,本質上渴望的是自身需求的滿足。不妨把這種類別的喜歡稱為“自我服務導向”的喜歡。
第二種類別的喜歡,可能一樣起始于自身的欲望,卻不止于自身的需求。在這種喜歡的關系中,我們尊重喜歡的那個對象,把Ta 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意識到對方有獨立于我們的感受,也能意識到,有時我們想要的可能會與對方想要的起沖突。當沖突發(fā)生時,我們會愿意犧牲自己,去尊重對方。不妨把它稱為“自我付出導向”的喜歡。
有朋友問我,如何區(qū)別男友對她是一種占有欲還是一種好的情感?我非常簡單地告訴她:去觀察他的每一個行動,他有沒有能夠為你的需要妥協(xié)他的需要,為你的利益放棄他的利益。此外的語言、情緒都不足以成為辨別的標準,因為“自我服務導向”的喜歡,在激情的層面,一樣可以十分真摯、強烈。激情的強弱并不是這兩類喜歡的區(qū)別所在。
當然,也并不是說第一種類別的喜歡,就無法帶給別人愉悅。一段關系的健康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兩個人是否平等。如果你們彼此都一樣是用“自我服務導向”的情感喜歡著對方,你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和Ta 據理力爭,這關系也未必就不健康。只是它很難持久也很難深厚,畢竟雙贏的情境還是少數,你們無法避免會遇到希望對方妥協(xié)讓步的時候。短暫的愉悅也有它的價值。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知道自己的狀態(tài)是什么,是否真的知道對方的狀態(tài)是什么?你們之間是否真的擁有相對平等的地位?
如果你們對“喜歡”二字的理解和愿景各不相同,那么要做到對等著實很難。相信第二種喜歡的人,始終都會有付出的傾向;而相信第一種喜歡的人,始終都會有自利的傾向。你們都無法長期維持做一個并不是自己的人,也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心情,你們之間的關系很難讓雙方都感到滿足。這一點思考,希望可以幫你們辨識想要辨識的人和事。
(摘自《小瞬間》,文匯出版社,本刊有刪節(jié),飄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