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靜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初級中學)
初中體育對塑造初中學生身體健康、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國初中體育教學中,個別學校和教師認為體育是一門輔助學科,可有可無,不重視體育課堂的進行,從而出現(xiàn)了“學校不重視,教師不上課,學生對體育課沒興趣”的現(xiàn)象,這無疑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極為不利。
體育往往需要消耗大量體力,容易讓人感到疲憊,導致個別學生對體育產(chǎn)生抵觸、厭倦等負面情緒。在體育課中,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既照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又要令學生對體育保持很高的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讓學生自覺愛上體育運動,這樣學生才會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例如,排球運動的要點在于運球,教師在示范完畢并講解完動作要點及排球規(guī)則后,可以開展排球比賽,讓學生通過比賽融入體育課。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分組方式,讓學生自由選擇伙伴,在提高學生熱情的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把令學生害怕的體育內(nèi)容變?yōu)閷W生樂于接受的,使學生更樂于投入體育教學,從而達到訓練目的。
初中體育涉及的方面是廣闊的,內(nèi)容是豐富的,這也就有利于從不同的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對于體育教師而言,要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對學生加以及時指導,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身體、心理情況,為學生制訂符合其自身特點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發(fā)學生能力。
例如,長跑是一項劇烈的體育運動,教師要知道體育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所以教師首先要做的是要在課前充分調(diào)查清楚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查明是否有身體不適或先天不適合劇烈運動的學生,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身體情況,為其制訂相應(yīng)的跑步時間、跑步距離,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完成自己的任務(wù),讓學生的能力得以發(fā)展。其次,教師要深挖教材,并認真觀察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動作,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jié)合,并對不同的學生指出其特點與不足,讓學生最好最快地解決自己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能力。體育教師不能簡單地傳授理論、技能,而要了解學生,采用合適的方式讓學生易于接受,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小組學習有利于有不同特點的學生同時發(fā)力,學習他人的長處、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而使課堂更加和諧,彼此之間共同進步,提高課堂效率。所以在分組時,教師可以先將關(guān)系比較好的學生分到一組,方便學生彼此交流,使其配合起來更加輕松;然后教師再把不太擅長體育運動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讓這些學生通過擅長體育的學生的帶動,更好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之后教師再布置課堂任務(wù),具體到每個人,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體操的過程中,首先教師應(yīng)為學生做示范動作,在教師教學完畢之后,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要領(lǐng),教師可以讓不同小組的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如讓學得較快的學生擔任動作示范員,然后再讓學生自己選擇觀察員、點評員、學習生等不同角色,觀察員、點評員要有較好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從而方便自己小組的學習。這樣在一個小組中,每個學生都能夠各司其職,找準自己的位置,根據(jù)角色的不同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在這樣的氛圍下,每個學生都很好地參與到了體育教學中,體育課堂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保證。
總而言之,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效率,從而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符合當今新課標要求。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要重視體育的作用,把原本屬于學生的體育課堂歸還給學生,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增強體育教學中游戲、比賽的運用,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改變學生觀念,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教學才能更好地達到教改要求,學生才能更全面地發(fā)展,滿足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