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李富春到達中央蘇區(qū),不久被蘇區(qū)中央局任命為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委機關(guān)最初設(shè)在興國縣牛坑塘李家祠堂,李富春在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一年。在這一年里,李富春帶領(lǐng)廣大干部群眾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把興國縣建設(shè)成為聞名中央蘇區(qū)的模范縣。
“像模像樣的興國佬”
李富春到興國上任后不久,與妻子蔡暢同騎一匹馬,前往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駐地開會。他帶著鴨舌帽,系著長圍巾,穿著一件破舊的黑呢大衣。不知情的農(nóng)民在路上見了他,很是好奇,說他像個“外國佬”。一句玩笑話提醒了蔡暢,衣著雖是小事,卻也是與群眾聯(lián)系感情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會后,她勸李富春“改裝”。李富春笑著說:“是啊,入鄉(xiāng)隨俗嘛,我應(yīng)當成為一個像模像樣的興國佬?!庇谑?,蔡暢按照當?shù)匕傩沾┑臉邮浇o他趕制了一套對襟褂子和便褲,褂子上縫了兩個寬大的口袋,肥大的褲子走起路來還發(fā)出“嚓嚓嚓”的響聲。李富春穿著這身衣服,在??犹粮浇D(zhuǎn)了幾天,既不騎馬,也不允許警衛(wèi)和工作人員陪同。遇到愛嘮嗑的老表哥、老表嫂,他都會坐下來與他們嘮嘮家常,不厭其煩地向他們介紹黨的政策。到了紅軍家屬的家里,他就要進人家的谷倉掀開瓶瓶罐罐,瞧瞧糧油食鹽,看看蓋的被褥,鋪的稻草。到了孤寡老人的家里,他便卷起袖子和褲腿,幫著挑水、劈柴、鋤草、攏谷,沒有半點官架子。他走到的地方總是伴著歡聲笑語,群眾紛紛稱贊:“李書記,你真成了像模像樣的興國佬?!?/p>
興國擴紅出成績
1932年10月23日的《紅色中華》曾報道說:“我們紅軍開到興國時,那里的群眾真是好,對紅軍的認識很是深刻。我們紅軍一到駐地,那些工農(nóng)勞苦群眾都歡天喜地,替紅軍打掃屋子呀!搬門板呀!燒開水呀!煮稀飯呀!開歡迎大會呀!真是好極了,真是模范中的模范。”
興國的擴紅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偉大的成績,就在于李富春和興國的黨員干部工作做得細致、扎實。“他們把群眾生活和革命戰(zhàn)爭聯(lián)系起來了,他們把革命的工作方法問題和革命的工作任務(wù)問題同時解決了?!睘榱嗽谌K區(qū)推廣興國擴紅工作的先進經(jīng)驗,李富春組織了寧都、于都、會昌、宜黃、樂安、永豐、勝利、廣昌和石城等10個縣的干部到興國進行了半個月的參觀學習。1934年1月,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上為興國題寫了“模范興國”四個大字。從此,“模范興國”聞名遐邇,傳頌至今。
倡導“脫掉花鞋,扶犁操耙”
隨著擴大紅軍運動的深入持久開展,興國的青壯年男子大部分上了前線,廣大婦女無可推卸地承擔起后方各項工作的重擔。
為了完成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任,李富春以省委的名義號召廣大婦女發(fā)揚半邊天的作用,“脫掉花鞋,扶犁操耙”,下田勞動。興國的婦女都是大腳,上山砍柴,下河挑水,素來吃苦耐勞。但是,當?shù)剞r(nóng)村充斥著“婦娘學犁,母雞學啼,觸犯天神,會遭雷劈”“婦娘子下田生癟谷”等封建迷信的說法,所以一提到犁田耙地,婦女就紛紛打退堂鼓。雖然有些婦女受到黨的教育,愿意響應(yīng)省委的號召,但因為封建傳統(tǒng)習俗的影響力巨大,家庭糾紛不斷發(fā)生,她們也不得不退縮。為了破除封建迷信,宣傳科學思想,李富春多次召開專題研究會,積極對婦女開展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他對蔡暢說:“你先下田,讓群眾看看會不會被雷劈?!钡诙欤瑫r任江西省委婦女部部長的蔡暢便下田揚鞭扶犁,還拜老農(nóng)為師學習耕作技術(shù),成了一名婦女耕作能手,從而用事實教育了大家。
在李富春和蔡暢的帶動下,廣大婦女勇敢地擺脫了封建思想的桎梏,以高昂的勞動熱忱投身于革命生產(chǎn)。她們紛紛下地學犁耙耕作,組織了上千個婦女耕田隊、犁田合作社和勞動互助組,挑起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大梁。
婦女們嘹亮歡快的歌聲飛揚在田野間:“春風吹來百花鮮,多少細妹學犁田。女人賽過男人來,親哥看了笑連連?!痹趨④娙藬?shù)最多的1933年,全縣不但沒有荒廢耕地,而且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還得到了發(fā)展,糧食作物實現(xiàn)了增產(chǎn)。
在興國的一年中,李富春與興國的干部群眾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一致?lián)泶鳌?/p>
(摘自《黨史博覽》2021年第11期 陳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