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峰
(1.福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2.福州市建筑工程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線路工程往往需穿越山地、丘陵等斜坡場地,其坡度普遍較陡,2008年汶川8.0級和2013年蘆山7.0級地震,給地區(qū)的線路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這其中,80%以上為地基基礎(樁基礎)的地震震害所導致。
地震作用下樁基礎的計算,主要采用時程分析法和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振型分解反應譜法適用于大多數(shù)地震作用下樁基礎計算分析,采用時程分析法更適用于需精確計算或高烈度地震工況[1-3]。一直以來,國內外學者對于承受水平作用的樁基礎研究較少,多數(shù)研究往往偏重于豎向作用下樁土的工作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動力方程的求解、動力響應試驗、動力特性參數(shù)等方面[4-6]。Boulanger[7]基于理論分析、室內離心機試驗、數(shù)值模擬實現(xiàn)了可用于液化場地樁-土動力相互作用的p-y單元。Knappett[8-9]將p-y曲線關系式嵌入ABAQUS數(shù)值平臺,開展了樁基動力響應研究。Zheng[10]為了探究橋梁工程中場地液化如何影響樁基礎力學性能,創(chuàng)造性地給出了地震作用下,樁-土-結構相互耦合方法。Wu[11]基于quasi-3D FEM方法結合PILE3D、PILE-PY對砂土中樁基動力響應進行了分析并計算動力p-y曲線。Liu[12]、Wilson[13]均在離心機試驗基礎上提出砂土動力p-y曲線,并發(fā)現(xiàn)其動力p-y曲線與砂土初始密度的相關關系。總之,動力p-y曲線的建立需反映樁-土的耦合作用,往往采用較為復雜的土的本構模型,計算中參數(shù)選取難度大,且需要通過較為精密的室內試驗得到相關計算參數(shù),難免缺乏實用價值。動力p-y曲線法實為一種折衷方法,介于簡化分析方法與復雜分析方法之間,具有計算精度高、易與數(shù)值手段結合等優(yōu)勢,還能準確反映樁和土的材料非線性、樁-土耦合作用。該方法能很好地分析地震作用下樁-土動力相互作用問題。
本文以某一線路工程為例,采用有限元軟件FLAC3D建立三維邊坡模型,詳細分析4種邊坡坡度條件下,斜坡樁基地震過程中樁身位移y與樁側土體水平抗力的相關關系。然后結合API曲線理論,推導斜坡場地碎石土p-y曲線簡易計算公式。
該線路工程位于Ⅷ度地震烈度區(qū),穿越地形坡度為30°,如圖1所示。場地下伏第三系層狀砂巖,節(jié)理發(fā)育。上覆第四系坡殘坡積碎石土,粒徑一般為3 cm~8 cm,棱角狀,磨圓度差,塊石之間充填少量黏性土,厚3 m~5 m。
該線路工程所用基礎為混凝土人工挖孔樁基礎。樁徑1.0 m,樁長10.5 m,出露0.6 m?;炷恋燃塁25。
圖1 線路工程所穿越的斜坡地形圖
根據(jù)場地、地基條件,以及樁基礎方案,采用FLAC3D建立計算模型。模型長(y方向)357 m,寬290 m(x方向),最大高度150 m,最小高度17 m,所建立的模型,如圖2所示。為了分析邊坡坡度對樁基礎地震響應的影響,坡度考慮為0°、15°、30°、45°。
圖2 計算模型
(1)計算參數(shù)選?。航_^程中,樁基礎實際尺寸采用柱型網格(即六面體網格)進行建模。通過網格節(jié)點,連接上部結構和樁周土體。上部結構采用空間梁單元模擬[14]。表1給出了巖土體詳細取值參數(shù)。
表1 物理力學參數(shù)表
(1)邊界條件確定:模型頂部為自由邊界、底部為固定約束、地震作用下四周為自由邊界;
(2)動力計算中材料阻尼的設定,本文采用瑞雷阻尼,可由剛度矩陣K和質量矩陣M表示:C=αM+βK。式中:α、β為瑞雷阻尼系數(shù)。
其中:ωi、ωj分別為結構的第i和第j振型的固有頻率,ξi、ξj為相應的阻尼比。一般情況下,i、j分別取1和2[15]。
(3)地震荷載選取蘆山地震名山科技,強震動臺數(shù)據(jù),僅考慮水平地震作用。通過SeismoSignal進行人工濾波,處理后的地震波時長30 s,計算步長0.005 s,歷時8 s~18 s左右為振動峰值區(qū),地震主震頻率為10 Hz。波形圖如圖3所示。計算時,將加速度時程從基底輸入,相當于施加于研究對象所有單元上,從相對運動角度來看,認為是對象不動而是基巖作反向運動。
圖3 地震加速度時程曲線
圖4為基準模型不同樁深樁-土體系動力p-y曲線圖。地震作用下土的應力-應變關系呈現(xiàn)顯著的非線性。選取所經過的拐點或極值點作為該滯回圈的頂點,并假定此點為骨架線上的點。
(a)樁深1 m
(b)樁深3 m
(c)樁深5 m
(d)樁深7 m圖4 不同樁深樁-土體系動力p-y曲線
從圖4中可見,碎石土動力p-y骨干曲線的形狀為上“凸”型。從振動初期至振動結束過程中,p和y從成正比例變化,逐漸呈現(xiàn)步調不一致,尤其對于淺表層土體兩者不一致性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這一現(xiàn)象說明,斜坡場地樁身上部土體易出現(xiàn)大變形而喪失抵抗強度。另外,p-y曲線隨著埋深的增加,土體剛度(kini)逐漸變大,土反力(pu)增大,滯回圈面積(S)卻在減小,說明樁-土相互作用動力耗能作用,隨深度增加而逐漸增大,但滯回圈形式近似相似。
進一步整理不同坡度下,樁-土體系動力p-y骨干曲線初始模量(kini)、極限土抗力(pu)與坡度(β)關系,其中初始模量(kini)為最大土體抗力與之相對應的位移之比。圖5、圖6分別為坡度β對地基土體初始模量kini影響曲線、坡度β對樁側土體抗力pu的影響曲線。
圖6 坡度β對樁側土體抗力pu的影響
如圖5所示,針對模擬所得的結果,獲得了四種不同坡度時p-y曲線地基土體初始模量,分別為0°、15°、30° 和45°(模型中樁徑1 m,樁長10.5 m)。結果顯示,坡度β與地基土體初始模量kini的關系如式(1)。當樁埋深超過7 m后,坡度對地基土體初始模量kini無顯著影響,不同坡度下的計算結果與0°坡度計算結果一致。在坡面至7 m范圍內,kiniβ/ki0比值隨深度近似線性遞減。
(1)
式中:δ為kiniβ/ki0比值,其中kiniβ為坡度β時地基土體初始模量,ki0為水平場地地基土體初始模量;z為計算深度;d為樁徑。
圖6給出了坡度β對樁側土體抗力的影響規(guī)律。結果顯示,每一坡度下的puβ與水平場地下pu比值近似為常數(shù),斜坡坡度對puβ/pu值有影響,樁深對其影響不明顯,坡度0°,15°, 30° 和 45°時,其比值分別為1,0.789,0.634和0.5。其關系如式(2):
(2)
式中:puβ為坡度β時樁側土體極限抗力,pu為水平場地地基樁側土體極限抗力。
p-y曲線可以很好地考慮土體的非線性、各項異性,適用各類土體,能夠描述靜力非線性對樁基水平向承載力的作用。前面已經提到了各種經驗公式,其中以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16]提出的公式應用最廣。API曲線基本計算公式如式(3)-式(5)。
pus=(C1z+C2d)×r×z
(3)
pud=C3×r×z×d
(4)
(5)
式中:pu-地基極限承載力,取公式3和4兩者最小值(pus為淺基礎,pud為深基礎);γ-土體有效重度;z-計算深度;Φ-土體內摩擦角;C1,C2,C3-與土體內摩擦角有關系數(shù),如圖7所示;kini-地基土體初始模量;y,d-z深度內樁身位移及樁徑。
圖7 C1、C2、C3與土體內摩擦角關系
斜坡動力p-y曲線的建立,不僅要反映出土體在線彈性階段力與位移之間的相互關系,同時還要能體現(xiàn)塑性階段土的變形特征。結合數(shù)值模擬獲得的地震荷載條件下,碎石土動力p-y曲線,以保持主要特征和曲線形式一定的前提下,忽略加載路徑的影響,考慮斜坡坡度與p-y骨干曲線關鍵參量之間的相互關系,滿足建立的動力p-y曲線簡化模型的數(shù)值,易于體現(xiàn)、數(shù)學表達式盡可能簡易、特別關注場地斜坡坡度、樁入土深度對p-y曲線的影響。將式(1)、式(2)引入API經典曲線,從而建立動力p-y曲線的經驗公式。
(6)
其中,kini如公式1計算,則忽略了土體阻尼對運動的影響。因其計算方法為最大土體抗力與之相對應的位移之比。為了描述阻尼造成樁-土體系地震能量損失情況,Novak[17-18]通過一系列的原型和室內試驗,獲得一個衡量阻尼和能量耗損的表征指標,基于動力條件下,不同深度單位樁基極限土體抗力pmax與樁身位移y之間的關系,建立以頻率為基本變量的阻抗函數(shù)用來表征靜動p-y曲線斜率兩者關系,其假定動力p-y骨干曲線斜率與樁-土體系阻尼效應造成的能量損失之和,即為靜載條件曲線斜率,關系式如式(7)所示。
(7)
如前所述,滯回圈面積S可以明確反映震動過程中由于阻尼作用使樁-土體系產生能量的損耗情況,故將滯回圈面積S作為表述阻尼系數(shù)的主要參數(shù),初步表示成式(8)。即每一級循環(huán)荷載下p-y曲線的滯回環(huán)的面積(S),可代表這一級荷載下能量變化情況。其可表述為:
(8)
動參照圖4,動力荷載滯回圈面積,按照橢圓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進行整理:S=πab??蛇M一步建立S-ymax之間的關系,參考Emmanouil Rovithis[19]推導得出的體系阻尼系數(shù)與曲線滯回圈面積之間的關系,最終動力p-y曲線骨干曲線的地基土體初始模量kd:
(9)
式中:pmax—樁側地基土體反力最大值;ymax—樁側地基土體反力最大值對應的土體位移最大值;ω為激振頻率。
故碎石土斜坡樁-土動力p-y曲線的簡化計算方法可按公式(10)計算。
(10)
本文針對斜坡樁基動力p-y曲線法分析地震大變形與大變位問題方面的缺失。以西南地區(qū)典型碎石土場地為例,采用FLAC3D有限元軟件建立4種邊坡坡度條件下的樁-土體系分析模型,詳細分析不同斜坡坡度種樁基地震過程中樁身位移y與樁側土體水平抗力的相關關系,結論如下:
(1)地震輸入下非線性碎石土動力p-y曲線,相對規(guī)則、對稱。隨著埋深的增加,土體剛度逐漸變大,土反力增大,滯回圈面積減??;
(2)歸納出不同坡度下樁-土體系動力p-y骨干曲線初始模量(kini)、極限土抗力(pu)與坡度(β)關系表達式,從其引入API理論曲線中,推導了碎石土斜坡樁-土動力p-y曲線的簡化計算公式;
(3)同時為阻尼造成樁-土體系地震能量損失的情況,建立以頻率為基本變量的阻抗函數(shù),以使所述的簡化計算公式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