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師:生命從海洋走向陸地,年少的我們對神秘的海底世界充滿了好奇,近距離地接觸海洋生物的一個途徑就是去海洋館,同學(xué)們,你們?nèi)ミ^海洋館嗎?
常悅莉:五歲那年,我去過一次海洋館。那時我想:為什么這些海洋動物會出現(xiàn)在海洋館呢?
韓老師:是啊,生活在大海里的動物為什么出現(xiàn)在海洋館?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常家赫:因為有人買票去海洋館看表演,人們就會源源不斷地捕捉海洋里的動物,長此以往,海洋動物很有可能瀕臨滅絕。
栗雅婷:海洋動物那么多,人類只是捕獲了一小部分,應(yīng)該不會滅絕吧。動物們在海洋館里不用自己捕食,無憂無慮地生活多開心。
韓老師:原本在大海里自在遨游的動物們被圈養(yǎng)在一方小小的天地,失去了自由的它們真的快樂嗎?
栗雅婷:跟大海相比,海洋館確實太小了,生活在那里的它們一定像被關(guān)在監(jiān)獄中一樣難受,那種滋味想想都讓人窒息。
常家赫:我不會去海洋館,我們應(yīng)該努力讓海洋動物們回到自己的家園——大海。
韓老師:一場場精彩的動物表演背后,是被禁錮了的對自由的渴望。然而,人類對大海有著與生俱來的向往,如果想近距離地接觸海洋動物,除了去海洋館,我們還有其他途徑嗎?
常家赫:我們可以觀看海洋紀錄片或者海洋主題的攝影展、藝術(shù)展,既能增長海洋知識,還能接受藝術(shù)熏陶,何樂而不為?
常悅莉:科學(xué)技術(shù)越來越先進,戴上AR/VR眼鏡就能隨時隨地獲得比海洋館更真實的視覺體驗。在虛擬海洋館,你可以穿梭于五光十色的珊瑚叢中,跟海洋動物們打招呼,宛若身臨其境。
韓老師:無論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還是“最悲傷的北極熊”,動物們用自己的方式向人類訴說著我們無法理解的痛苦。海洋館的環(huán)境再好,都不如大海溫暖、舒適。不僅如此,城市里的疫病菌群、噪音污染都不利于海洋動物的生活。
編輯寄語:
無論是看紀錄片、藝術(shù)展、去虛擬海洋館,還是投入大海的懷抱,相信大家能獲得的樂趣一定會比去海洋館更多。同學(xué)們,快快動筆,把你對海洋館的想法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