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波 龔孝斐 羅艷
摘 要蔥蘭開花繁多,花期長,觀賞性好,園林用途廣泛。采用不同基質(園土、河沙、泥炭、蛭石、珍珠巖)與不同種球特性(1莖1球、2莖1球、3莖1球、4莖1球、5莖1球)對蔥蘭進行分球繁殖,結果表明:不同基質對蔥蘭增殖與生長影響較大,河沙、蛭石等疏松基質更有利于蔥蘭的增殖與生長;當種球含莖數低時,其成活率較高,達90%以上,隨著種球含莖數的增加,其成活率逐漸下降至60%~70%,表明種球含莖數少,更有利于蔥蘭種植成活,種球含莖數多,更有利于蔥蘭增殖。在實際生產中,建議采用疏松透氣的基質進行栽培,并保證水肥供應充足。
關鍵詞 蔥蘭;分株繁殖;基質;種球特性;成活率;增殖系數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1.037
蔥蘭(Zephyranthes candida),別名蔥蓮、玉簾、白花菖蒲蓮,屬于石蒜科蔥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地下具小而頸長的有皮鱗莖,似晚香玉或獨頭蒜,直徑較小。葉片肉質線形,暗綠色,似蔥。株高20~40 cm,花梗短,花莖中空,單生,花被6枚,花瓣長橢圓形至披針形,花冠直徑2~4 cm。原產于南美洲,后被引種至我國,現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蔥蘭生性強健,適應性強,管理粗放,對環(huán)境要求不嚴。蔥蘭花期長、開花繁多,是優(yōu)良的園林地被植物,園林應用廣泛,可在林下、路邊作花叢、花帶,也可作花壇、花徑的鑲邊材料、草坪點綴之用,還可作盆栽、盆景[1-3]。
目前,關于蔥蘭的研究集中在栽培管理[2-3]、病蟲害防治[4-8]、化學成分[9-12]等方面。蔥蘭主要通過播種、分株進行繁殖[1-3],有部分學者進行了組織培養(yǎng)方面的研究[13-14],但蔥蘭分株繁殖試驗未見報道。本文對蔥蘭進行分株繁殖研究,分析不同基質和種球特性對蔥蘭分株繁殖的影響,以期為蔥蘭快速繁殖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選取完好無病害、生長良好、無機械損傷的一年生蔥蘭球莖作為試驗材料。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在凱里學院卓越農林人才培養(yǎng)實訓基地進行。該地地理位置處于東經107°53′,北緯26°31′,海拔689 m,屬中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為13.6~16.2 ℃,7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3.2~25.8 ℃,1月最冷,平均氣溫為2.6~5.2 ℃。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時數1 290 h,年降水量1 240 mm,無霜期280 d以上[15-16]。
1.3 ?試驗方法
1.3.1 ?不同基質對蔥蘭分株繁殖的影響
以2 m×1.2 m規(guī)格在露天種植地進行試驗,栽培基質選用園土、河沙、泥炭、蛭石、珍珠巖等5種基質,每種基質里面種10球,重復3次。移栽前用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栽植后進行常規(guī)土肥水管理。對剛進行分株的種球,每天澆水1次,7 d后,可隔天澆水1次,待其緩苗后,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澆水除草管理。每15 d松土1次,松土后施肥,采用撒施的施肥方式,每平方米每次施肥1.5 g。隨后澆透水,如果出現病蟲害要及時防治。
1.3.2 ?種球特性對蔥蘭分株繁殖的影響
筆者在栽培過程中發(fā)現蔥蘭種球有不同數量的莖株,根據這一特性,將蔥蘭母球以1莖1球、2莖1球、3莖1球、4莖1球、5莖1球,分別種入園土、河沙、泥炭、蛭石、珍珠巖5種基質中,每種基質里面種10球,重復3次。后期管理同前。
1.3.3 ?數據記錄
2019年3月12日栽植,2020年3月12日統(tǒng)計成活率、增殖系數、根長、莖長、葉長。
成活率=成活數/栽植數×100%
增殖系數=收獲種球數/栽植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基質對蔥蘭分株繁殖的影響
由表1可知,蔥蘭分株后在不同基質中種植,其成活率在69%~78%,不同基質間成活率差異不大,其中泥炭最高,為78%,園土、河沙、蛭石次之,為72%,珍珠巖最低,為69%。蔥蘭分株種植后的增殖系數在5.60~15.04,不同基質間增殖系數差異較大,其中河沙中的蔥蘭增殖系數最高為15.04,蛭石中的為12.42,園土中的為9.92,泥炭中的為7.10,珍珠巖中的增殖系數最低為5.60。
由表1可知,蔥蘭分株后在不同基質種植,根長在4.14~8.49 cm,其中河沙中的蔥蘭根長最長,為8.49 cm,蛭石中的根長為7.00 cm,泥炭中的根長為6.04 cm,園土中的根長為5.21 cm,珍珠巖中的蔥蘭根長最短,為4.14 cm。莖長為4.09~7.21 cm,其中蛭石中的蔥蘭莖長最長,為7.21 cm,河沙中的莖長為6.69 cm,園土中的莖長為5.70 cm,泥炭中的莖長為4.98 cm,珍珠巖的蔥蘭莖長最短,為4.09 cm。葉長為13.85~24.12 cm,其中河沙中的蔥蘭葉長最長,為24.12 cm,園土中的葉長為22.86 cm,蛭石中的葉長為22.25 cm,泥炭中的葉長為20.32 cm,珍珠巖中的蔥蘭葉長最短,為13.85 cm。
2.2 ?種球特性對蔥蘭分株繁殖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類型種球分株繁殖后,成活率在50%~100%,其中1莖1球中,只有珍珠巖里的蔥蘭成活率為80%,其他均為100%;2莖1球中,除珍珠巖基質里的蔥蘭分株成活率為60%外,其他基質的分株成活率為90%或100%;3莖1球、4莖1球、5莖1球的蔥蘭分株成活率都低于80%,珍珠巖的最低,為50%。同一類型種球在不同基質分株種植的成活率差異不大。
蔥蘭分株后增殖系數在3.50~20.75,其中1莖1球在河沙中種植的蔥蘭增殖系數最高,為12.90,在泥炭中種植的最低,為5.70;2莖1球在河沙中種植的增殖系數最高,為13.38,在泥炭中種植的最低,為3.50;3莖1球在河沙中種植的增殖系數最高,為20.75,在泥炭中種植的最低,為9.00;4莖1球在河沙中種植的增殖系數最高,為19.50,在珍珠巖中種植的最低,為5.00;5莖1球在河沙中種植的增殖系數最高,為18.50,在珍珠巖中種植的最低,為6.00??傮w來看,隨著種球含莖數量的增加,成活率下降,增殖系數增加。
2.3 ?不同基質、種球特性對蔥蘭生長的影響
由表3可知,蔥蘭按照種球類型分株后在不同基質中種植,根長最高值為3莖1球在河沙中種植的9.85 cm,最低值為2莖1球在珍珠巖中種植的3.34 cm;各類型種球在不同基質中表現為河沙中的蔥蘭根長最長,在8.11~9.85 cm,在珍珠巖中的蔥蘭根長最短,在3.34~4.70 cm??傮w看來,隨著種球含莖數量的增加,根長呈現增長的趨勢。
莖長最高值為4莖1球在蛭石中種植的12.25 cm,最低值為2莖1球在珍珠巖中種植的3.51 cm;各類型種球在不同基質中表現為河沙中的蔥蘭莖長較好,在6.03~7.55 cm,在珍珠巖中的蔥蘭莖長較差,在3.51~4.70 cm。
葉長最高值為5莖1球在河沙中種植的27.00 cm,最低值為5莖1球在珍珠巖中種植的13.00 cm;總體來看,在珍珠巖中種植的各類型種球,葉長均最短,為13.00~14.33 cm,其他基質種植的葉長均優(yōu)于珍珠巖,其中河沙種植表現較好,其葉長在21.00~27.00 cm。
3 ?小結與討論
不考慮種球特性,在不同基質進行分株繁殖的蔥蘭成活率都在70%以上。根據種球含莖數不同的特性,進行分株種植,當種球含莖數低時,其成活率較高,達90%以上;隨著種球含莖數的增加,其成活率逐漸下降至60%~70%。這可能是因為植株增大,加大了營養(yǎng)消耗和吸收。除珍珠巖外,不同基質對蔥蘭分株繁殖的成活率影響差異不大,這與試驗中對蔥蘭的后期養(yǎng)護關系較大,由于水肥充足,蔥蘭得以正常生長。因此,在實際生產與栽培利用中,應注意養(yǎng)護管理,保證水肥,有利于分株后種球的成活。
不同基質對蔥蘭增殖系數影響較大,河沙、蛭石中的蔥蘭增殖量較高,這與蔥蘭喜富含腐殖質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特性有關[2],在保證水肥的前提下,河沙、蛭石等疏松透氣、有一定保水效果的基質更有利于蔥蘭的增殖[17],而過于疏松透氣的珍珠巖與透氣性差的泥炭基質中的蔥蘭生長較差。
本試驗中,根據種球含莖數不同的特性進行分株后,種球含莖數增多,其增殖系數趨于升高,這與儲博彥等在鳶尾分株繁殖試驗中的起始芽過多或過少都不利于達到最佳繁殖效果[18]的結論不一致,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不同基質對蔥蘭生長指標影響較大,河沙中種植的蔥蘭根、莖、葉生長更好,而珍珠巖、泥炭、黏性大的園土等基質,由于排水、通氣性不良,不利于發(fā)根,會造成“縮頭”和“回草”現象,會形成小草短根的僵苗[2]。
本試驗只選用了純種基質,后期研究中應考慮混合基質對蔥蘭分株繁殖的影響,同時還應考慮不同季節(jié)對蔥蘭分株繁殖的影響,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更好地為實際生產實踐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 高尚士.蔥蘭[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4(07):32.
[2] ? 王寶清,杜春艷.觀賞植物蔥蘭人工栽培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12(1):65-66.
[3] ? 陳少萍.蔥蘭栽培管理[J].中國花卉園藝,2018(18):34-35.
[4] ? 劉起麗,李春民,張定法,等.優(yōu)良園林植物蔥蘭的葉部病害識別及防治[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9,25(12):1072-1073.
[5] ? 徐志鴻.如何防治蔥蘭炭疽病[J].農村實用技術,2016(6):42-43.
[6] ? 朱佳虹,沈華金,費偉英,等.七種農藥防治蔥蘭夜蛾室內藥效比較試驗[J].南方農業(yè),2014,8(19):12-13.
[7] ? 姚俊生,高迎春.蔥蘭夜蛾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5):346.
[8] ? 李騰.蔥蘭炭疽病發(fā)生及其防治初報[J].廣東園林,2006(4):49-50.
[9] ? 衛(wèi)強,時雪風.蔥蘭葉揮發(fā)油成分分析及其對鮮牛奶的抑菌作用[J].食品與機械,2016,32(8):21-24,90.
[10] 詹冠群.蔥蓮、韭蓮和長葉野桐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7.
[11] 劉蓉.丹紅制劑工藝改進、蔥蓮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6.
[12] 吳志平.蔥蓮化學成分及其藥理活性的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
[13] 鄧祖麗穎,袁秀云.蔥蘭的離體培養(yǎng)及再生體系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13):140-144.
[14] 熊琴,付素靜,魯萬貴.蔥蘭愈傷組織誘導及植株再生[J].北方農業(yè)學報,2019,47(5):82-85.
[15] 劉立波,朱仕嬌.凱里市香山別苑小區(qū)綠地植物種類調查[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5,56(8):1226-1229.
[16] 李正榮,陸承銳,潘康碧,等.4個優(yōu)良李品種引種到黔東南的物候期觀察及枝芽特性研究[J].綠色科技,2021,23(7):142-144,148.
[17] 楊芩,劉立波,田鑫.園藝場地經營與管理實訓指導[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
[18] 儲博彥,于福滿,尹新彥,等.有髯鳶尾‘印度首領分株繁殖試驗[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7(2):27-28,36.
(責任編輯:易 ?婧)
收稿日期:2021-07-31
基金項目:凱里學院“博士教授服務團”專項課題(BJFWT201907);凱里學院院級規(guī)劃課題(Z1603);貴州省教育廳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20161113017);凱里學院校級一流課程建設項目“園藝場地經營與管理”。
作者簡介:劉立波(1983—),男,河北行唐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生態(tài)學相關的教學與科研。E-mail: liulibo22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