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娜
當兒子即將出生來到我身邊時,我就想象他是個又白又帥的小伙子,大眼睛,愛笑,聰明。作為媽媽,我可能需要經(jīng)常與他斗智斗勇,果然,他出生之后,我們之間的“斗爭”就慢慢開始了。
兒子很調(diào)皮,想法也很新奇,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懂得的知識自然比別的小朋友多一些。小時候,他就天天在我屁股后面追問為什么,一開始,我還能耐心地給他解答,但慢慢地,在一些問題上我就無法給他解答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無論我說什么,他好像聽不到一樣,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著和孩子的“斗爭”逐漸戰(zhàn)敗,我慢慢地開始思考“作戰(zhàn)”對策。就這樣,熬到了兒子上學,我在思考與斗爭中升級為“家長”。
家長不等同于父母,它被賦予更高的職責。孩子并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們獨立存在,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應該尊重、理解他們,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嬌慣他們,要及時、有效地指出他們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愛的出發(fā)點是給我們引路,這需要智慧,也需要放手,讓孩子有機會認識到自己的力量。我們需要一起搭建這份愛的階梯,讓他們在未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中走得更穩(wěn)。我們需要一起鑄造這份愛的港灣,在他們需要休息時能有一個溫暖的家。
心愿墻
上幼兒園時,我的愿望是保家衛(wèi)國、保護媽媽。長大后,我的愿望更真實了。我希望能夠和爸爸媽媽永遠快樂、健康地生活在一起,一起吃媽媽做的飯,一起在家大掃除,一起拉著他們的手出去散步,一起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一起感受幸福的每一天。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每一天都特別美好!
二年級六班? ?胡倚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