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偉
(臨夏回族自治州水利科學研究院,甘肅臨夏731100)
在健康中國戰(zhàn)略中,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十分重要。國家在相關的規(guī)劃中也提出了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步驟及飲水安全的標準。針對農村地區(qū)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1]。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q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建設質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國農村地區(qū)需要建設龐大的飲水安全工程,導致國家在資金扶持方面不能進行全額扶持,需要地方政府及農民群眾自籌一部分資金。但很多偏遠地區(qū)的經濟條件較差,群眾自籌款項能力較弱,導致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缺乏充足的資金。此外,部分建設施工企業(yè)存在資質問題,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從而影響了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質量[2]。
目前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供水效率較低,實際供水量與設計目標并不相符。由于農村地區(qū)多數青壯年進城務工,導致農村人口數量變化較大,雖然戶籍人數并未減少,但很多人并不在農村生活,甚至還有很多“空心村”的存在,如果不細致調查實際用水人數,會導致供水工程效率較低,實際供水量遠低于計劃供水量,從而使大量的供水設施被閑置,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
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導致管理工作不夠嚴格。一般情況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都是交給當地行政村自主管轄。但由于沒有管理經驗,沒有制定出完善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即使有的地區(qū)制定了制度,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管理人員的職責,導致在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人浮于事的現象,沒有認真履行自身的職責,從而影響了飲水安全工程作用的發(fā)揮[3]。
要保障農村飲用水的安全,離不開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管理工作人員對水源地的水質進行檢查。但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培訓,在知識、經驗和技能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因為缺乏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能,在對水廠設備進行檢查、維護的過程中,很容易遺漏問題,無法及時發(fā)現存在的故障,出現問題時也無法及時、有效的解決,從而影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質量,進而影響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針對當前農村地區(qū)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應根據問題存在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在具體操作中,針對資金匱乏問題導致的建設質量問題,應加大資金的籌集和投入。為此,地方政府應積極向有關部門申請扶持資金,同時引導農民群眾進行集資,加大資金的投入。資金到位后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jiān)督管理,實施嚴格的財政政策,準確記錄資金的流入和流出動態(tài),針對大額支出項目必須進行嚴格的審批,嚴防出現挪用、貪污等惡劣的事件。此外,還要加強工程維護資金的籌集,確保工程設備能夠長期、健康運行,給廣大農民群眾的飲水安全提供保障。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還應該采用招投標的方式,選擇合適的施工企業(yè),并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主體,將質量責任層層落實,確保在施工中各方主體都能正常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在具體的工程施工過程中,首先要確保工程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組織各參與方對設計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設計質量;施工過程中還要嚴把材料質量關,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和性能都符合設計要求,并加強監(jiān)管,確保施工中不存在施工質量問題,從而為農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奠定基礎。
針對當前部分地區(qū)安全飲水工程供水效率較低,實際供水量與設計目標不相符而導致大量的供水設施被閑置,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的問題,必須在施工前了解工程所在村的用水量,然后合理規(guī)劃引水工程,對已經建成的飲水安全工程要制定合理的供水方案,調整水價,利用水價調節(jié)用水量,從而有效推進農村水價綜合改革,有效避免水資源浪費現象的發(fā)生,同時促使廣大農民群眾能夠真正放心地用水,并且用得起水,提高其飲水安全質量[4]。
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嚴格問題,應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質量。在實際操作中,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確規(guī)定管理人員的職責,將責任落實到個人,進行嚴格的標準化管理[5]。
針對當前部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教育,促使其通過教育培訓掌握相關的飲水安全知識以及一定的現代管理知識,了解當地的飲水安全管理政策,促使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此外,還要加強對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監(jiān)管,通過嚴格而全面的監(jiān)管,促使管理人員能夠嚴肅工作態(tài)度,增強工作責任,從而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的飲水安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