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海提·克然木
(喀什地區(qū)瓜果蔬菜產業(yè)發(fā)展中心,新疆 喀什 844000)
紅棗品種很多,應該結合本地區(qū)的土地情況和溫度條件來選定合適的培育種類,保證品種的優(yōu)良。采取培育和嫁接等方式,能夠省去苗木的移栽環(huán)節(jié),并且具有高產和見效快等優(yōu)點。
在紅棗收獲完成之后,要及時地清理田園,并且清除田內的雜草和帶蟲枝,將休眠期的棗樹修剪,修剪掉的病枝集中的外出銷毀。此外,采取科學的施肥管理措施,通過土壤深翻的方式來破壞害蟲的越冬條件,減少害蟲的基數(shù)。
針對成品園棗樹,要將主干和主枝及時地涂白,或者在樹干上涂抹粘蟲膠,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干枯枝,人工摘除黃刺蛾、蚧殼蟲等害蟲的越冬蟲繭,集中焚燒掩埋,最大程度減少越冬蟲卵的數(shù)量,有效地預防病蟲害發(fā)生,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
在棗樹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為了提高無害化的防治效果,要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加強對當?shù)夭∠x害發(fā)生情況的監(jiān)測,選擇高效低毒的有機農藥。此外,為了保護棗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可以利用病蟲害的天敵進行防治。如果選擇化學防治方法的話,農藥選擇方面必須遵守國家關于農藥安全使用的標準和規(guī)定,掌握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保證棗產品當中的農藥殘留量符合國家的規(guī)定。堅決禁止大面積使用化學農藥,尤其禁止使用激素類的藥物。
種植綠肥:可以在4月中旬在棗園的行間種植一些油菜、豆科類的綠肥,這樣可以將棗園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提升。在棗園內,種植的綠肥植物進入斂花期后,可以對土壤進行翻壓,將地力增肥。6月下旬及時種植第二茬綠肥,8月底進行翻壓。
立足果樹有機肥不足的現(xiàn)狀,每個月都要廣泛收割渠邊、路邊等地方的野生苦豆子、雜草、藤蔓等,然后將這些收集之后壓碎,在果園地頭大力開展打草漚肥,確保肥源充足。
棗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求量也存在差異,應該堅持使用有機肥為主,輔助使用化肥。結合土壤的肥力情況適當?shù)刈贩?,結合防治病蟲害的需求可以噴濕葉面肥料,可以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滿足不同階段棗樹對養(yǎng)分的需求,保證棗樹的產量和質量。禁止使用不符合國家關于產品標準的化肥,禁止向棗園內傾倒生活垃圾和工礦企業(yè)的廢渣等,如果傾倒人畜糞便需要采取無害化處理,否則會對果園的土壤造成危害。此外,可以采取生物技術的方法提高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保證土壤中的營養(yǎng)均衡。通過增加棗產品科技含量的方式來提高棗產品的品牌效應。
在棗樹開花階段,可以利用蜜蜂進行傳粉,能夠提高棗樹的結果率,滿足消費者對紅棗的需求,提高棗樹的經濟效益。為保證開花期間所需的空氣濕度,隔2 d葉面噴施清水1次,促進坐果和防止落果。
比較常見的一類紅棗病蟲害是紅蜘蛛,以二斑葉螨為主,主要集中在棗樹的葉芽、葉片上,通過吸取葉片上的汁液生長,而棗樹一旦發(fā)生了紅蜘蛛病蟲害,則其花瓣將很難開放和舒展,葉子也會逐漸地皺縮,老葉也會失綠出現(xiàn)斑點,并逐漸地擴大,還會造成葉片出現(xiàn)黃色,甚至是落葉、落果等,影響著棗樹的產量。從紅蜘蛛病蟲害的發(fā)病期進行分析,6月中旬~8月中旬是最高發(fā)病率,尤其是在6月中旬,棗樹上的螨蟲量會不斷地增加,而在7~8月,在環(huán)境、氣候等的影響下,螨蟲開始大量繁殖,嚴重影響著棗的成熟。
在棗樹的病蟲害中,還有一種北方地區(qū)較為常見的病蟲害——梨園蚧,雖然這種病蟲害的發(fā)生率低,但其對棗樹生長的影響很大。梨園蚧有雌雄兩種,雄蟲有翅膀可以飛,雌蟲沒有翅膀不會飛,雌雄兩種蟲通過交尾進行胎生繁殖,繁殖后的幼蟲爬行比較快,可以短時間內進行快速擴散,分散到棗樹的每個地方。一般而言,仔蟲會在1~2 d在棗樹上找到合適的地方,然后以身體的四針刺入棗樹,吸收棗樹中的汁液,而遭受到梨園蚧危害的棗樹枝條,則會出現(xiàn)很多灰白色的小點,在小點的周圍會出現(xiàn)紅色的圓斑,這些較為密集之后,棗樹的枝條就會爆裂,枝條的生長受到抑制,最終枯死。
在棗樹枝干上產生的一種雌性病蟲,因為外形類似于圓形,而且角質層較厚,為此被稱之為大球蚧。大球蚧雌性蟲最大的身長可以達到1.8 cm,其成熟之后呈現(xiàn)出紅褐色,同時身體上還有一些黑色或灰色的斑點。大球蚧產卵之后,身體的顏色會進一步地加深,而且軀體也會變得更硬。大球蚧也有雌雄之分,雄性蟲最大可以長到2.5 mm,成熟之后又長出翅膀,其中前翅發(fā)達,后翅的飛行能力會逐漸地喪失,影響著身體的平衡。大球蚧的繁殖期為一年,蟲期會在棗樹的枝條上過冬,在第二年的3月末4月初的時候開始活動繁殖。
在棗樹的病蟲害中,還有一種北方地區(qū)較為廣泛分布的棗癭蚊。這種病蟲也有雌雄之分,雌蟲相對于雄蟲更大一些。從繁殖上進行分析,棗癭蚊一年內可以繁殖5~7代,其對棗樹產生的危害則是在幼蟲時期對棗樹樹葉的侵害,受到侵害的棗樹葉會出現(xiàn)紫紅色、淺紅色的筒狀,無法進行正常的伸展,最終變成黑色,然后脫落。
棗步曲每年繁殖一次,在棗樹下的土壤中以滯育蛹的狀態(tài)越夏、越冬;在第二年的3~4月從土壤中羽化,在羽化當天或次日會產卵,隨后逐漸地孵化幼蟲,隨著成長,老熟的幼蟲會向下爬,在棗樹周圍的土壤中進行化蛹、越夏越冬。棗步曲對棗樹產生的危害有:(1)棗樹發(fā)芽階段,棗步曲的幼蟲會對嫩芽進行侵襲,嚴重時吃光嫩芽;(2)在開花期,幼蟲也逐漸地長大,食量增加,會逐漸地將棗樹上的葉子、花蕾吃光,造成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