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衛(wèi) 郝福庭 薛法新 張 巖 蔣 飛
(山東省濟寧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國家玉米產業(yè)技術體系濟寧綜合試驗站,濟寧 272031)
鮮食型糯玉米俗稱粘玉米,其鮮嫩果穗蒸煮后具有甜、嫩、香、軟的特點,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是一種深受百姓歡迎的糧食兼蔬菜作物,無論是鮮嫩果穗、成熟籽粒,還是莖稈都有極高的利用價值,合理加工利用可大大提高種植、加工、銷售者的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玉米產業(yè)結構調整以及我國人民對食品多樣化需求增加,鮮食玉米產業(yè)迎來了快速發(fā)展期,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鮮食玉米生產國和消費國[1-2]。濟糯13(魯農審2013016 號)、濟 糯33(魯 審 玉20170034)、濟糯63(魯審玉20170036)是由濟寧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培育出的鮮食型糯玉米雜交品種,具有品質產量兼優(yōu)、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色彩鮮艷、綜合抗性強、適應性好等特點,連續(xù)3 年作為山東省鮮食玉米重點推廣品種。然而糯玉米生產中,普遍存在良種良法不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難以推廣應用、種植效益低等問題[3-5]。很多地區(qū)以零星種植為主,沒有實現標準化、規(guī)范化生產,栽培管理措施粗放,重施化肥、輕施有機肥,施用比例不當、盲目施肥,化學農藥亂用、濫用等現象時有發(fā)生,單產水平較低,商品品質較差,進而影響產品市場競爭力。為更好地發(fā)揮濟糯13、濟糯33、濟糯63 等濟糯系列品種的豐產穩(wěn)產潛力,提高農戶種植效益,在試驗示范基礎上,通過系統(tǒng)研究,結合實際,總結出了無公害優(yōu)質高效生產技術,以期對生產提供技術參考依據。
濟糯系列糯玉米無公害生產基地應遠離污染源,基地5km 以內無“三廢”污染源存在,產地環(huán)境符合NY 5332—2006《無公害食品大田作物產地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6]。選擇土層深厚、肥力較高、結構疏松、能排能灌的沙壤土和壤土,土壤pH 值要求在6.5~7.0,土壤有機質含量1.5%以上,速效氮80mg/g 以上,速效磷25mg/g 以上,速效鉀110mg/g 以上,光照充足,保水耐旱又便于排水的耕地。
為了防止糯玉米與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的玉米串粉雜交失去了糯性,種植濟糯13、濟糯33、濟糯63 糯玉米必須隔離。通常采用的隔離方法有空間隔離、時間隔離和屏障隔離。空間隔離要求必須與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的糯玉米隔離距離在400m 以上。達不到空間隔離要求的,采用時間隔離,提前或推后糯玉米播種期,使糯玉米的開花散粉期與鄰近地塊其他玉米錯開30d 以上,避免串粉雜交,或者是利用山嶺、村莊、果園、樹林、河流等自然屏障,阻擋外來花粉傳入,實現隔離。
播前認真選種,選用發(fā)育健全,飽滿度好,純度、整齊度和發(fā)芽率高的種子,以提高出苗率和群體整齊度。選晴天曬種2~3 次,以殺滅種子表皮的病菌,提高種子發(fā)芽率。病蟲害較重的區(qū)域可采用5.4%吡蟲啉·戊唑醇等高效低毒安全的種衣劑包衣,控制苗期病蟲害。
根據生態(tài)條件、市場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茬口、種植方式,以保證糯玉米品質,增加種植效益[7-8]。當土壤耕層5~10cm 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時即可播種,采取地膜覆蓋可提早6~8d 播種,或采取薄膜育苗移栽技術,可提早8~10d 播種。過早育苗移栽,易遭受春季寒潮凍害。最遲播種期,保證采收期氣溫在15℃以上即可。堅持“早熟品種宜密、晚熟品種宜稀,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的原則。一般每667m2種植3500~3800 株,肥水條件好的可達4000~4500 株。采用60cm 等行距種植,播深3~5cm。
5.1 播種期精細整地,施足基肥,適時早播,提高播種質量。播種前,每hm2底施優(yōu)質廄肥4.5 萬~6.0 萬kg,氮、磷、鉀復合肥180~275kg,進行旋耕精細整地,麥茬地要進行滅茬,打碎明暗坷垃,達到上松下實,地面平整。播種時應酌情造墑,或澆好蒙頭水。播種后,每hm2選用40%乙莠水懸浮乳劑3000~3750mL 或50%乙草胺乳油2250~3000mL 進行封閉除草。
5.2 苗期及時定苗,去除分蘗。當幼苗生長至4~5 葉時,及時間苗、定苗,確保苗齊、苗勻。拔除病苗、雜苗、弱苗或過旺苗,留生長一致的壯苗。苗期保持60%~75%的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此標準時,及時酌情灌溉;高于此標準時,及時酌情排水。
5.3 穗期玉米拔節(jié)后,掰除從基部長出的分蘗。玉米大喇叭口期(7~8 片展開葉)根據玉米長勢適當追施尿素450kg/hm2,促進植株雌穗幼穗分化和發(fā)育,爭取穗大粒多,籽粒飽滿。對長勢過旺的玉米,要合理噴施健壯素、多效唑等安全高效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以防止玉米倒伏。土壤相對含水量應保持在75%~85%之間,水分不足則要及時灌溉。
5.4 花粒期抽雄后2~4d 開始散粉,該期如遇高溫或大雨天,需要進行人工傳粉,確保玉米正常授粉。抽雄至開花期間,結合灌溉,追施尿素225kg/hm2,或在灌漿期噴施含尿素1%~2%的葉面肥,以保證糯玉米灌漿所需的養(yǎng)分供應。適當噴施微肥,以提高糯玉米品質和產量。抽雄前后1 個月是需水高峰,土壤相對含水量以70%~75%為宜,遇干旱要及時抗旱灌水,防止禿尖缺粒。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物保護政策,及時清潔、整理田間雜草,拔除病株;播種前采用5.4%吡蟲啉·戊唑醇等高效低毒的種衣劑包衣來防治地老虎、螻蛄、蠐螬、黏蟲、灰飛虱等苗期害蟲;大喇叭口期接種赤眼蜂卵塊來控制玉米螟危害,或每667m2用100~200 倍的BT 乳劑與3.5~5.0kg 細砂充分拌勻,制成顆粒劑,投入玉米喇叭口內;或從7 月中旬至8 月下旬玉米螟成蟲盛發(fā)期,采用頻震殺蟲燈誘殺成蟲。用粉銹寧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預防瘤黑粉病,發(fā)現病株立即拔除,帶出田外銷毀。
糯玉米以收鮮果穗為主,濟糯13、濟糯33、濟糯63 等糯玉米一般在乳熟末期或蠟熟初期采收,即在抽須授粉后25~30d 及時采收,采收一般是清早,帶苞皮、帶須,避免陽光暴曬。采收后的鮮玉米應及時銷售或加工,一般當天采收當天銷售或加工,當天加工不完的,應放在低溫冷庫中冷藏,確保糯玉米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