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茸
(作者單位:福州植物園)
由福州植物園與福建省長江支隊研究會共同修建的長江支隊紀念園坐落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采用紅色花崗巖雕刻而成。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一面迎風飄揚的紅旗,上面赫然醒目的刻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的番號,主體建筑的基座部分是由4700多名長江支隊隊員的名字所組成的英名長卷,緩緩打開。整個建筑宛若一艘航行的紅船,從1949年春天向我們走來,帶領(lǐng)我們走向未來。
1949年年初,為響應毛主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令,來自太行、太岳革命老區(qū)的他們,還有晉、察、冀、魯、豫的革命同志,經(jīng)過各級黨委的嚴格考核,層層選拔,組成了一個4000多人的南下區(qū)組織建制。1949年3月21日,從各地來的同志就要集聚到武安,坐著運煤小火車,每節(jié)車廂坐六七十人,次日抵達太行區(qū)時,他們下了車卻相見不相識,個個臉上像“包公”哭笑不得!
在武安的日子里,主要是理論與政治學習,宣傳部長周壁同志對學習進行了布置,他要求:一、認真學習冷楚同志的報告,弄清當前形勢;二、認真學習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文件,弄清接管城市的方針、政策;三、學習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四、學習好軍事課。
1949年4月24日凌晨3點,集合軍號吹響了,父老鄉(xiāng)親卻依舊敲鑼打鼓的來歡送隊員,“祝同志們身體健康,一路順風”等口號震撼武安城。相比老鄉(xiāng)們的熱情,天開始下起雨,先是毛毛細雨,后來越下越大,雨水混合著黃土路又黏又滑,不少人鞋子被粘掉了。有人開玩笑說:“這像是故鄉(xiāng)舍不得我們呀!”
1949年5月3日,經(jīng)過10天的急行軍,每天至少50公里,甚至繞過了敵人盤踞的新鄉(xiāng),他們趕到黃河北岸的老田庵火車站?;仡^已看不見巍峨的太行山,離鄉(xiāng)的思緒涌上大家的心頭。就這樣默默的彎下腰,拘起一把黃土包好,貼身放著。這一路坐著貨車,夜過鄭州、開封、徐州等地到達淮河北岸。因渡江戰(zhàn)役淮河大橋被敵人的飛機炸毀,無法通行。面對滔滔淮河水,大家手拉著手、肩并肩,緊盯著前面一個戰(zhàn)友的腳后跟,一步也不掉隊,僅用了1個小時全部渡江了。福建省林業(yè)廳原廳長戈銳在回憶錄里寫到:那一路,你問我怕不怕?說實話不能怕,大家手挽著手一個拉著一個,心里裝滿了對黨的信任,黨讓我去哪我就去哪!
1949年5月12日,南京城就在眼前,看著滔滔的長江水大家心情特別激動。到了下關(guān)碼頭,大家拿起手中的棍子,往遠遠的地方扔了去。說來也怪了,這棍子一丟下去就杵在那,一根、兩根、十根遠遠望去江邊上密密麻麻的滿眼都是,好像在說:“我們到了,我們勝利了!”又走了70多公里來到了浦口碼頭,大家上了輪渡,一路上少有的放松讓大家很期待,馬上要進入江南的第一座大城南京會是怎么樣?這是一個與北方解放區(qū)完全不同的地方,連文化也有不同的南方大城市。大家對接下來的接管工作憂心忡忡!
1949年6月12日,張鼎丞同志聽說接到“繼續(xù)南下,進軍福建”的命令,許多人思想一時轉(zhuǎn)不過彎。還有很多同事上街買報紙,看看福建的地理地貌、風土人情。他是來做動員工作的,他說:“福建話難懂,工作不好做;福建窮,是事實。但是,福建山大,不比咱太行山差;福建山清水秀,山上的木材、竹子、茶葉,都是寶貝。福建人民堅持紅旗不倒,盼到了解放,更盼來了你們呀!”這位農(nóng)民出身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不回避矛盾和困難,用樸素的語言,闡述實實在在的道理,讓人聽得心服口服。不僅如此,他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6月15日成立的南下干部服務團,近4000名都是大、中學生和知識青年,正式組編加入長江支隊,由葉飛同志帶領(lǐng)的第三野戰(zhàn)軍團第十兵團一起協(xié)助保護長江支隊入閩。大家紛紛表示:堅定信仰、不怕犧牲,一定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1949年7月13日,出發(fā)后,一會太陽一會雨,酷暑行軍有的地方氣溫高達39攝氏度,北方來的隊員初次體會到南方三伏天的厲害,而且山高林密,蛇蟲侵擾,隊伍中痢疾、瘧疾的發(fā)病率很高。不僅如此,沿途鐵路、公路遭受戰(zhàn)亂,路上絕大部分時間只能靠兩腿行走。在路過仙霞嶺的前一天,三野十兵團曾和大批殘余敵軍交火?!氨粨魯赖氖w沿路可見,腐臭難聞”。長江支隊的隊員們面對著保護過他們,一路同行的戰(zhàn)友們的尸體,悲痛難掩!這一路長途跋涉,不僅僅是對大家身體的考驗更是心靈的考驗,無論多么艱難他們心中始終堅定信仰、聽黨指揮!
1949年8月11日,中共福建省委在建甌召開會師大會,長江支隊4000余人,與南下服務團2000余人,第十兵團部分領(lǐng)導和當?shù)赜螕絷牭葏⒓樱@次大會正式宣布撤銷原閩浙贛地下黨省委建制,長江支隊二、三大隊迅速去接管建甌和南平地區(qū),其余各大隊隨第十兵團去解放福州、泉州、漳州等地,解放一地接管一地。長江支隊六個大隊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安排,隨著福建各地解放進程,翻山越嶺陸續(xù)來到各自接管地區(qū),各地縣干部到達目的地后,遵照省委指示與地方黨組織會師后,嚴格執(zhí)行黨的有關(guān)政策、規(guī)定,恢復生產(chǎn)、復工復課、穩(wěn)定社會次序和肅清土匪特務等,逐漸開始建功福建的豐功偉績。
回首那一路風雨兼程,跨越8個省份65個縣,行程3000多公里,長江支隊一個特殊的番號,一個特殊的革命群體,他們演繹了一段蕩氣回腸的革命歷史。今天,作為新時代的務林人,作為福州植物園的一名建設(shè)者,必定牢記“聽黨指揮、堅定信仰、一心為民、勤政廉潔”的長江支隊精神,扎根本職崗位,激發(fā)起吃苦耐勞、創(chuàng)業(yè)擔當?shù)膴^斗熱情。像他們出發(fā)時一樣,將守護福建綠水青山的工作作為人生的長征,繼續(xù)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