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才 徐曉斌 何恩寶 郭俊英 寇章貴
(1.鄖西縣夾河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湖北鄖西 442600;2.鄖西縣三官洞林區(qū)農業(yè)服務中心 湖北鄖西 442600;3.鄖西縣店子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湖北鄖西 442600;4.鄖西縣安家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 湖北鄖西 442600;5.鄖西縣植保站 湖北鄖西 442600)
魔芋為草本植物,全株有毒,但其塊莖是加工農副產(chǎn)品的原料,做成豆腐可供食用,具有降血脂、降血壓之功效,也是目前鄖西縣農作物套種首要品種之一。隨著鄖西縣近幾年的大面積種植,其病害也呈逐年加重趨勢,嚴重影響了魔芋產(chǎn)量和品質。針對這一現(xiàn)狀,本文調研了鄖西縣夾河鎮(zhèn)、三官洞林區(qū)、店子鎮(zhèn)和安家鄉(xiāng)4個鄉(xiāng)鎮(zhèn)近年來魔芋病害的發(fā)生情況,探討了其常見病害的為害癥狀、發(fā)病規(guī)律和防治措施,以期為鄖西山區(qū)大面積魔芋栽培與田間管理提供技術指導。
目前,鄖西縣魔芋已發(fā)現(xiàn)的病害有軟腐病、白絹病、葉枯病、黑腐病、病毒病、缺素性病癥和日灼病(強日照所致的生理性病害);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軟腐病、葉枯病和白絹病。
一般于6~7月開始發(fā)生,8月發(fā)病最盛,發(fā)病部位以葉片、葉柄為主。葉片在發(fā)病初期時不能展開,葉色淡黃,后期枯黃;葉柄在發(fā)病初期內部變空,后期腐爛,并從上至下呈“一條線”流出惡臭汁液,導致倒苗死亡。
葉枯病為細菌性病害,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在葉片邊緣出現(xiàn)黑褐色不規(guī)則的小斑點,后期呈黑褐色枯斑,致使葉片扭曲;發(fā)病后期,病斑融合成片,導致葉片大量干枯脫落,植株成片倒伏。空氣濕度大時,會出現(xiàn)惡臭味。
主要危害莖或葉柄基部,發(fā)病時間一般在每年6~8月,發(fā)病初始部位主要在接近地面2~4 cm的葉柄基部。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水漬狀暗褐色病斑,約7 d后擴展至整個植株,隨后倒伏。
鄖西縣魔芋種植大多選擇在海拔1000 m以下、半陰半陽、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無積水的小黃土、黑砂土、砂壤土或20°以內的緩坡地;平整的地塊,應深溝壟作,pH值在5.5~7.0較好。海拔700 m以下的地區(qū),應選擇陰坡或半陰坡地種植;海拔700~900 m的地區(qū),應選擇半陰半陽或早陽坡地種植;海拔900~1000 m的地區(qū),應選擇陽坡或晚陽坡地種植。
土壤帶菌是魔芋病害的主要侵染來源,故魔芋不宜連作,否則易加重病蟲危害,應堅持至少兩茬輪作1次。在選擇輪作地塊時,忌選頭兩年種過魔芋的地塊,盡量不選種過馬鈴薯、紅薯、油菜、蔬菜的地塊,可與小麥、玉米、黃豆輪作。
應選擇芋齡較小、膨大率高的塊莖作種芋。要求塊莖呈橢圓形,橫徑大于縱徑、上端大于下端,上端凹陷、口平,芽體完整粗壯,芽尖呈粉紅色、有光澤,并略高出凹窩邊緣或與邊平。塊莖顏色鮮亮,上半部呈灰暗色,下半部與底部呈灰白色,表皮光滑,無皺裂、疤痕、傷爛和霉變。一代商品種以兩年生為宜,大小要求一般在120粒/kg;二代種以一年生為宜,大小要求在250~350 g為宜。
2.4.1 種芋消毒
選擇晴天,在播種前2~3 d將種芋不重疊平鋪在地上,然后用專用浸種消毒藥1 kg/t兌水45 kg噴霧一遍,完全晾干后,將種芋全部翻面,使上下面全部翻轉完畢后再噴霧一遍。如此重復2~3遍后,待種芋失水20%以上或種皮變硬后即可播種。
2.4.2 土壤消毒
重茬地土壤翻耕整好后,在播種前1~2 d,用40%多菌靈·福美雙150 g/667m2兌水60 kg噴霧一次,進行土壤殺菌消毒。
已種魔芋地塊在輪作前可套種一季蕎麥。在魔芋、蕎麥收獲后,將蕎麥桿鋪在地上,撒一層生石灰,然后將蕎麥稈用旋耕機打碎后再深翻50~60 cm,即可達到改良效果。
2.6.1 腐爛病
在發(fā)病初期的6~7月,可用40%多菌靈·福美雙150 g/667m2兌水60 kg噴霧一次;然后間隔一周,再用1000萬單位的72%農用鏈霉素60 g/667m2兌水60 kg再噴霧一次,即可達到防治效果。在8月發(fā)病盛期,將上述防治方法再重復一次即可。
2.6.2 葉枯病
發(fā)病初期,可用0.3%四霉素60 mL/667m2+ 45%敵克松100 g/667m2兌水30 kg噴霧一次,即可達到防治效果。中后期,可用上述農藥,采取灌根、噴霧相結合的方式同時進行防治,但灌根兌水量應加大到50 kg為宜。
2.6.3 白絹病
發(fā)病初期可用30%咪鮮胺100 g/667m + 30%惡霉靈20 mL/667m + 45%敵克松100 g/667m2兌水30 kg噴霧一次,即可達到防治效果。發(fā)病嚴重時,除了用上述方法噴霧外,還應使用上述配方兌水100 kg同時灌根,即可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采用藥劑防治時,為了保證噴藥質量,提高防病效果,噴藥時應采用倒退噴藥法;植株上有露水時不宜噴藥,晴天以傍晚為主,陰天可全天施藥。噴藥后6 h內如遇下雨,應在天晴后再補噴一次,以增強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