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單縣農業(yè)農村局 馮尚華
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塊建造大拱棚。大拱棚宜根據地形呈南北向或東西向,高1.8~2.5米、寬6~14米、長50~150米,需具備良好的采光、保溫、通風、抗風等綜合性能。
春茬1月中旬~3月上旬播種育苗,2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4~6月采收;如果棚內加蓋小拱棚等覆蓋設施,春季可適當提前定植,需保證定植時土壤10厘米處地溫在13℃以上。夏秋茬7月中旬~8月上旬育苗,8月上旬~8月下旬定植,10~11月采收。
選擇耐低溫、弱光、優(yōu)質、高產、抗病,適合市場需求的中早熟品種。厚皮甜瓜品種主要有:魯厚甜1號、西州蜜、東方蜜等;所用砧木品種主要有:德高鐵柱、青研砧木1號等甜瓜嫁接專用砧木,嫁接苗需進行全生育期親和性鑒定。
冬季育苗需在保溫性好的冬暖棚中,建電熱溫床進行育苗。電熱溫床電熱線功率要求達到(100~120)瓦/平方米。秋季育苗苗床需建在高燥通風處,有遮陽遮雨設施。育苗場所通風口用40目以上紗網全覆蓋。育苗數量要比栽培數量多15%~20%。育苗床床底應平整,床寬度為1.2米~1.5米,深15~20厘米。
采用商品育苗基質,在每方育苗基質中加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克,充分混勻,蓋膜悶制7~10天,然后裝入50孔穴盤中。
將干種子浸入開水中3~5秒,取出迅速放入涼水中浸泡;或將種子放入55℃~60℃溫水中,不斷攪拌至水溫降至30℃左右;浸種2小時后,瀝干表面水分,用清潔、濕潤的紗布或毛巾包好,在28℃~30℃條件下保濕催芽。藥劑處理:將種子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0分鐘,或用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30分鐘,清水洗凈,繼續(xù)浸種1.5小時后催芽播種。催芽前還可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
當50%以上的芽長至0.3厘米米時播種。播種前2~3天在苗床上排好穴盤,澆透水,覆蓋地膜,寒冷季節(jié)要在上面加蓋小拱棚、保溫被,并提前加溫。播種前穴盤基質里打孔,深度0.8~1厘米,每個孔里播一粒發(fā)芽的種子,播完后覆土抹平。
采用插接法、貼接法嫁接,砧木應比甜瓜提前5~7天播種;采用靠接法嫁接,甜瓜應比砧木提前5~7天播種。
1.實生苗管理
播種后蓋地膜保濕,出苗50%后及時撤掉地膜。低溫季節(jié)苗床加蓋小拱棚,小拱棚上加蓋保溫被。出苗前,苗床白天氣溫保持28℃~32℃,夜間17℃~20℃;出苗后適當降溫,白天22℃~25℃,夜間15℃~17℃;第一片真葉展開至第三片真葉顯露,需較高溫度,白天25℃~32℃,夜間17℃~20℃;定植前7天,進行煉苗,白天20℃~25℃,夜間10℃~15℃。苗期地溫要保持20℃~25℃。
2.嫁接苗管理
采用插接法、貼接法或靠接法嫁接。嫁接苗在嫁接后的前2天,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用遮陽網遮光,蓋薄膜密封保濕;嫁接后第3天開始白天溫度28℃~30℃,夜間溫度13℃,早晚通小風、降濕、見散射光,并逐漸加大通風量,延長見光時間,嫁接后8~12天白天溫度25℃,夜間溫度15℃,相對濕度80%,15天后到定植前3天,控水分、加大晝夜溫差,煉苗促幼果。及時摘除砧木上萌發(fā)的不定芽。
定植前10~15天,大拱棚內澆水造墑,深翻耙細,整平。結合整地進行施肥,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有機無機相結合。甜瓜對氮、磷、鉀吸收比例為2:1:3.7,每生產1000公斤甜瓜,需吸氮2.5~3.5公斤,磷1.3~1.7公斤,鉀4.4~6.8公斤。每畝施用腐熟的圈肥5000~6000公斤、腐熟雞糞2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2000公斤。施純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鉀20公斤(硫酸鉀)。同時施硫酸鋅1.0~1.5公斤,硼砂1.0~1.5公斤。按小行距60~70厘米、大行距80~90厘米做成馬鞍形壟,壟高15~25厘米。低溫季節(jié)提前蓋地膜或小拱棚提溫。
春季溫床育苗適宜苗齡為30~35天(3葉1心),溫室內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3℃以上時選晴天上午定植。夏秋茬育苗苗齡15天左右,定植宜在陰天或下午進行。嫁接育苗苗齡延長7~10天。定植時在壟上開溝,先澆水,按45~55厘米的株距栽苗,覆土高出土坨1~1.5厘米,每畝栽植1800~2000株。定植后整平壟面,覆蓋地膜。
定植后通過風口、保溫被和薄膜揭蓋等管理控制溫濕度。棚內氣溫白天控制在30℃左右,夜間17℃~20℃。開花坐瓜前,白天氣溫25℃~28℃,夜間15℃~18℃,溫度超過30℃要進行放風。坐瓜后,白天氣溫要求28℃~32℃,夜間15℃~18℃,保持13℃以上的晝夜溫差。
大拱棚厚皮甜瓜栽培一般單蔓整枝、吊蔓栽培。吊蔓時用尼龍繩或麻繩等牽引瓜蔓,將瓜蔓纏在繩上,留出坐果蔓并及時除掉其余的側蔓,坐果節(jié)位以上留9~11節(jié)打頂。對子蔓不易坐瓜的厚皮甜瓜品種,在幼苗長至4~5片真葉時摘心,留子蔓,在孫蔓上留瓜,瓜前留2片葉摘心,坐果節(jié)位以上留9~11節(jié)打頂。打杈時應選擇晴天進行,盡量集中時間打杈,打完杈后,噴一遍殺菌劑如惡唑菌酮·錳鋅或惡唑菌酮·硅唑。
在預留節(jié)位的雌花開放時,于上午9~11點取當日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將雄花的花粉輕輕涂抹在雌蕊的柱頭上;或開花時,用200~240倍0.1%氯吡脲涂果柄,促進坐瓜。
厚皮甜瓜在生產上有單層留瓜和雙層留瓜等不同留瓜方式。單層留瓜是在莖蔓的第12~15節(jié)留瓜,雙層留瓜在莖蔓的第12~15節(jié)及第22~25節(jié)各留一次瓜。小果型品種每株每層可留2個瓜,大果型品種每株每層留1個瓜。當幼果長到雞蛋大小時,選留果形周正、無畸形、節(jié)位適中、符合品種特征的幼瓜,系住瓜蒂,吊到與坐瓜節(jié)位相平的位置上,其余摘除。
定植后至伸蔓前,瓜苗需水量少,應控制澆水。若植株表現缺水時,可澆小水。到伸蔓期,每畝隨水追施平衡肥10~15公斤。預留節(jié)位的雌花開花至坐果期間要控制澆水。定瓜后,進入膨瓜期澆大水,隨水每畝追施高鉀復合肥(10-6-40或11-5-40)10~15公斤,隔10~15天可再澆一次小水,采收前10~15天不再澆水。雙層留瓜時,在上層瓜膨大期每畝再追施高鉀復合肥10~15公斤。田間鋪設微噴灌系統(tǒng),水肥一體化操作時,追施高鉀型水溶性肥料(15-5-40)5公斤。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白粉病、灰霉病、蔓枯病、疫病、病毒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美洲斑潛蠅等。
選用有針對性的高抗、多抗品種。嫁接育苗,培育適齡壯苗;通過放風、增強覆蓋、輔助加溫等措施,調節(jié)各生育期溫濕度;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及時摘除病葉、病果,集中銷毀。高溫悶棚。
通風口處增設40目防蟲網。棚內設置黃板誘殺白粉虱等。田間覆蓋銀灰色地膜。按糖+醋+酒+水+90%敵百蟲晶體3+3+1+10+0.6比例配成藥液,放置在苗床附近誘殺種蠅成蟲。
釋放麗蚜小蜂控制白粉虱;釋放異色瓢蟲捕食蚜蟲;釋放捕食螨控制紅蜘蛛、薊馬等。在害蟲發(fā)生初期,按益害比1:(30~50)的比例釋放。用農抗武夷菌素水劑防治白粉病、灰霉??;用新植霉素防治細菌性病害;用寧南霉素防治病毒?。挥脽煱偎厝橛蛧婌F防治白粉虱、蚜蟲、斑潛蠅。
立枯病用惡霉靈、異菌脲等噴澆莖基部。白粉病用氟菌·肟菌酯、吡唑嘧菌酯噴霧,百菌清煙劑等熏煙,百菌清粉塵劑噴粉?;颐共∮靡颐雇蹓m劑噴粉或多·霉威噴霧。蔓枯病用苯醚甲環(huán)唑、噁酮·錳鋅等噴灑、灌根、涂莖相結合。疫病用烯酰嗎啉·錳鋅、氟嗎啉噴霧。細菌性葉枯病用琥膠肥酸銅或葉枯靈噴霧。病毒病用三十烷醇銅鈉、嗎啉胍三氮唑等噴霧。蚜蟲、粉虱和斑潛蠅用吡蟲啉、噻蟲嗪等噴霧。
根據授粉日期和品種熟性,推算果實的成熟度。同時根據果皮網紋的有無,香氣和皮色變化等品種特征來判斷采收適期。采收在清晨進行,將座果蔓切斷,與果柄形成“T”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