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憶昆 劉曉利,2 奎麗梅 楊 久 黃 平 辜瓊瑤 李華慧 張 云 盧義宣,2 涂 建
(1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05;2云南金瑞種業(yè)有限公司,昆明 650217)
水稻品種及育種技術的更新歷經(jīng)農(nóng)家老品種、高稈改良、矮化育種、雜交水稻的更替演變,我國雜交水稻的發(fā)展始終處在世界前沿[1-2]。云南地處低緯高原,氣候的區(qū)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致使云南兩系雜交稻的選育與應用有著特殊的要求。雙親的選擇對雜交稻米品質改良尤為關鍵[3],云南地方稻種資源豐富,傳統(tǒng)軟米獨具特色,稻米外觀半透明,色澤略為渾濁,米飯蓬松、適口性好、米飯冷不回生,是育種者青睞的資源材料。外省利用云南傳統(tǒng)軟米培育出的雜交稻品種,不僅得到市場的認可,而且在改良稻米品質方面取得較大突破。
為了滿足人們對稻米適口性需求,近年來市場上出現(xiàn)不同品種、不同亞種間的大米配比混合銷售,諸如糯米、粘米、紅米、紫米等二者或二者以上按一定量進行配比,這不僅滿足了口感的多樣化,也契合了人們的營養(yǎng)需求。雜交稻米從遺傳上屬于分離混合群體F2,可以通過直鏈淀粉的遺傳關系獲得不同直鏈淀粉含量的稻米,錦兩優(yōu)852就是通過此種方法,利用改良云南軟米,挖掘其有利性狀配組而成的兩系雜粳新組合,是含1/3糯米、2/3粘米的天然配方米品種[4]。近幾年在云南不同區(qū)域種植,表現(xiàn)出株型緊湊、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穗層結構好、穗大粒多、結實率高;抗病性強、抗倒伏等特點,適合云南海拔1450~1950m范圍及周邊相同生態(tài)區(qū)域種植。
1.1 母本錦瑞8S是云南金瑞種業(yè)有限公司于2003年用外引粳型核不育系N95076s作母本,與優(yōu)質粳軟米中間材料云R232雜交,采用“光溫互換+生態(tài)壓力淘汰法”[5]進行目標性狀定向選擇,經(jīng)海南、水富兩地7年8代培育而成,2010年8月通過云南省專家組技術鑒定。
錦瑞8S光溫敏感性中等,中熟大穗,株葉形態(tài)好。株型緊湊,劍葉直立、葉片深綠色,籽粒橢圓形;主莖葉片13.2葉,劍葉長31.6cm、寬1.85cm;株高78.3cm,平均穗長20.4cm,單株有效穗數(shù)9.6穗,穗平均穎花數(shù)211.6個。不育期花粉敗育徹底,可育期易于繁殖,云南和海南冬繁自交結實率可達80%左右?;ㄋ幨菪∪榘咨?,柱頭白色;柱頭外露率25%~50%之間。單株花期持續(xù)5~8d、花期高峰3~4d,單穗花期2~4d。有較好的配合力和異交特性,異交結實率50%以上。
1.2 父本云恢503是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經(jīng)定向培育而成的強恢復系。2010年用優(yōu)質粳軟米云粳20與外引北方材料CJ1雜交,經(jīng)海南、嵩明、玉溪、楚雄穿梭選育,2013年F7株系穩(wěn)定,農(nóng)藝性狀優(yōu)良,光溫鈍感,經(jīng)恢復力測配鑒定恢復力強,定名云恢503。云南播始歷期120d左右,株高100cm左右;耐肥、抗倒性強,單株有效穗數(shù)9~13穗,平均穗長19.3cm,穗平均穎花數(shù)153.6個,結實率89.2%,千粒重23.5g,粒形橢圓,穎尖無色無芒,稻米胚乳乳白、有香味,花藥肥大、粉量充足。對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白葉枯病有較好的抗性。
1.3 選育過程2013年冬云南金瑞種業(yè)有限公司在三亞用錦瑞8S與云恢503進行雜交測配;2014年在玉溪、楚雄進行優(yōu)勢鑒定,田間農(nóng)藝性狀優(yōu)良,株葉形態(tài)好,壯稈大穗、抗性強、產(chǎn)量高,同年冬在三亞進行復測;2015-2016年分別在玉溪、楚雄、保山等10個不同生態(tài)區(qū)域進行品比試驗,同時進入生產(chǎn)試制種;2017-2018年參加云南省雜交粳稻品種區(qū)域試驗,2018年同步生產(chǎn)試驗,2019年通過云南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滇審稻2019026號。
2.1 農(nóng)藝性狀優(yōu)良云南全生育期173.6d,比對照滇雜46長3.6d,株高93.1cm;植株半直立、株型緊束,長勢強勁,劍葉直立正卷,長37.64cm,寬2.13cm;穗長18.1cm,穗總粒數(shù)147.6粒,穗實粒數(shù)120.8粒,千粒重24.1g,有效穗數(shù)24.9萬/hm2,成穗率75.4%。易落粒,穗姿態(tài)強烈下彎,穗有芒,芒初期白色且呈頂端分布;穗二次枝梗多、分枝姿態(tài)散開;小穗外穎穎尖無色,柱頭白色,外穎茸毛較密集,護穎長度短,谷粒闊卵形;成熟轉色好、熟相青枝蠟稈,不早衰。
2.2 稻米品質良好2018年云南省雜交粳稻品種區(qū)域試驗取樣,稻米經(jīng)農(nóng)業(yè)部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測中心(武漢)檢測,出糙率83.0%,精米率73.3%,整精米率55.6%,粒長4.7mm,粒型長寬比1.7,堊白粒率32%,堊白度15.5%,直鏈淀粉12.4%,膠稠度85mm,堿消值7.0級,透明2級,水分11.5%。
2.3 抗病性較強2017年云南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委托云南省農(nóng)作物品種抗性鑒定站,在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芒市、騰沖、尋甸、羅平等5個鑒定點通過田間誘發(fā)病圃法和人工混合接種法進行稻瘟病、白葉枯病、稻曲病、紋枯病抗性鑒定:該品種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shù)5.75級、穗瘟損失率指數(shù)7.0級、白葉枯病發(fā)病率對應抗性級數(shù)3.0級、紋枯病發(fā)病率對應抗性級數(shù)3.0級、稻曲病發(fā)病率對應抗性級數(shù)7.0級。大田生產(chǎn)試驗較對照綜合抗性好,長勢清秀,適應性廣、抗病性強。
3.1 品比試驗2015-2016年分別在云南玉溪、楚雄、保山等10個不同的生態(tài)區(qū)域進行品比試驗,平均實收折合每hm2產(chǎn)量9.54t,比對照滇雜46增產(chǎn)3.24%。
3.2 區(qū)域試驗2017-2018年參加云南省雜交粳稻品種區(qū)域試驗,2017年在玉溪、大理、陸良等7個參試點平均產(chǎn)量10.39t/hm2,比對照滇雜46增產(chǎn)3.23%,其中5個試點增產(chǎn),增產(chǎn)點率71.4%;2018年在玉溪、大理、陸良等7個參試點平均產(chǎn)量11.08t/hm2,比對照滇雜46增產(chǎn)5.56%,其中5個試點增產(chǎn),增產(chǎn)點率71.4%;2年14點次平均產(chǎn)量10.74t/hm2,比對照滇雜46平均增產(chǎn)4.40%,共10點次增產(chǎn),增產(chǎn)點率71.4%。
3.3 生產(chǎn)試驗2018年同步參加云南省雜交粳稻品種生產(chǎn)試驗,在玉溪、大理、陸良、云縣、牟定5個生產(chǎn)試驗點平均產(chǎn)量10.65t/hm2,比對照滇雜46增產(chǎn)1.04%。
4.1 適時播種,培育高素質秧苗選擇當?shù)卣9?jié)令宜早不宜遲進行扣種稀播勻播,培育高素質多蘗壯秧。播前曬種4~8h,用1∶150倍的強氯精浸種消毒8~12h,清洗干凈藥物,清水浸12h左右,待種子吸足水分后瀝水保溫保濕至自然破胸露白后入土,濕潤育秧每hm2秧田播種量225~300kg,旱育秧播種量300~375kg,大田用種量22.5~30.0kg。
4.2 適齡移栽,插足基本苗云南高原早春積溫不足,秧苗生長慢,葉齡控制在5葉左右、秧齡不超過50d移栽為宜,移栽株行距10cm×30cm或10cm×27cm,每叢栽1~2粒谷秧,確保基本苗33萬~36萬/hm2。中等以下肥力田塊,適當增加密度,確保足夠基本苗。
4.3 合理運籌水肥,培育高產(chǎn)群體該品種在中等肥力的田塊種植,全生育期需純N 150~180kg/hm2,N、P、K的比例為1∶0.2~0.4∶0.8~1.0。移栽前每hm2施45%的三元復合肥(N-P-K=15-15-15)375.0~450.0kg、尿素75.0kg、硫酸鉀115.5~138.8 kg作底肥;移栽后15d施尿素105.0~195.0kg作分蘗肥,移栽后35~40d施硫酸鉀115.5~138.8 kg作穗粒肥。穗粒肥中N的施用一定要慎重,應觀察苗情和氣候,葉色偏黃且天氣晴好可以施用,葉色偏綠或陰雨天氣不宜施用,以免貪青??茖W管水,淺水移栽,拔節(jié)前干濕相間促分蘗,孕穗期田間保證水層,灌漿結束干濕交替壯籽,收割前7d左右斷水,不宜過早斷水。
4.4 綜合防止病蟲草害,保障高產(chǎn)大田期防止草害發(fā)生,根據(jù)當?shù)剞r(nóng)業(yè)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苗期主防稻薊馬并預防葉瘟,中期主防螟蟲和稻縱卷葉螟,后期做好稻飛虱、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預防,重點預防破口期穗頸瘟和稻曲病的發(fā)生。
4.5 擇時收割,保證豐產(chǎn)、優(yōu)質根據(jù)稻谷成熟度,選擇晴天適時收割,稻谷晾曬厚度2~3cm,宜薄不宜厚,勤翻晾曬2~3d,保證較高整精米率和稻米口感。
5.1 確定父母本的合理播差期選擇湖北仙桃制種,源于母本受云南光溫條件所限,敗育不徹底或敗育時期較短。父母本始穗期安排在8月中旬后較為理想,為保證花粉的供給時長,采用2期父本圍供母本方式。根據(jù)父母本的播始歷期特性,母本安排在5月7日播種,第1期父本5月24日播種,第2期父本5月29日播種,母本與第1期父本差期18d,保證父母本花期相遇。
5.2 培育多蘗壯秧,合理密植,培育高產(chǎn)群體結構大田制種每hm2母本用種量26.25kg,父本用種量11.25kg,濕潤育秧播種量以225~300kg為宜,稀播勻播,培育多蘗壯秧,平均帶蘗2~3個。雜交稻制種屬異交栽培[6],合理群體結構是高產(chǎn)關鍵。父母本行比2∶12,父本株行距20.0cm×26.6cm,母本株行距16.7cm×20.0cm,父母本間距26.6cm。插足基本苗,母本每穴2粒谷秧,父本每穴6粒谷秧,母本每hm2基本苗45.6萬,父本基本苗22.8萬。大田期根據(jù)雙親需肥特點,堅持前重、中控、后補的施肥原則合理施肥,施肥量為每hm2純N 216kg、P2O567.5kg、K2O 123kg,N的施用比例為基肥∶蘗肥∶穗肥=5.2∶3.2∶1.6,P2O5全用作基肥,K2O的施用比例基肥∶穗肥=5∶5??茖W管水,淺水移栽活蔸促分蘗,苗夠曬田,孕穗揚花期保證充足水分,后期干濕交替至成熟。
5.3 花期調(diào)節(jié)及“920”噴施幼穗分化前后,對主莖進行剝莖跟蹤觀察,預測花期是否相遇??梢圆扇∫訩促慢,以N控快進行調(diào)節(jié),也可以噴施適量“920”進行促慢微調(diào)?;ㄆ谙嘤銮闆r下,見穗5%~10%時開始噴施“920”,總用量為375~450g/hm2,3d分3次按1∶3∶2的比例用量進行噴施。對父母本長勢較旺葉片進行割葉處理,利于增加授粉態(tài)勢,提高結實率。
5.4 做好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天氣晴朗,錦兩優(yōu)852父母本花時基本同步,堅持每天趕粉至少3次直至父本無粉,每次間隔30min左右,適當推遲第1次趕粉時間。整個人工授粉時段為整個開花期[7]。
5.5 病蟲害防治參照當?shù)刂饕∠x害的發(fā)生進行防治,以藥劑防治為主,其他防治方法為輔。苗期預防稻瘟病及稻飛虱;本田期預防稻瘟病、白葉枯病、螟蟲、稻飛虱等常見病蟲害;穗破口前一周重點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5.6 除雜保純、適時收割為保證種子純度,應選擇好制種田[8],與周邊稻田時間隔離20d以上,空間隔離300m以上。整個生育期見雜除雜。始穗前除雜要徹底,始穗后每日開花前及時除雜,防止散粉株串粉致雜,收割前徹底除雜。除雜類型為雜異株、變異株、落地谷、育性漂變株[9]。適時搶收勤晾曬,防芽谷霉變、人為和機械混雜,保證種子優(yōu)質達標。
錦兩優(yōu)852在云南適宜區(qū)域種植,生育期適中,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農(nóng)藝綜合性狀優(yōu)良。其米質外觀與云光109、云光107相似,是非人為按1/3糯性與2/3粘性組成,屬天然配方米;品質分析時,1/3糯性被認為是堊白,分析結果堊白率較高,但適口性軟糯適中,比較受人們歡迎,之前云光109、云光107的成功推廣,米質外觀也被人們所接受。根據(jù)“云光系列”高原雜粳品種的推廣經(jīng)驗,該品種適宜貴州、四川等相鄰省份冷涼稻區(qū)引種試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