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峰
(江西省消防救援總隊,江西 南昌 330025)
消防部隊作為處理各類公共突發(fā)事件的基礎保障,隨著當前公共突發(fā)事件的多元化發(fā)展,其對各類公共突發(fā)事件處理時所面臨的的壓力也在持續(xù)增加。在此背景下,為有效提高事件處理能力,需構建可實現全天候、全方位以及全過程通信的消防通信體系。其中無人機的應用不僅可以增強消防部隊的信息收集能力,還能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輔助,多維度保障公共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效果。
無人機技術已經實現了飛控平臺及前后臺視頻監(jiān)控傳輸系統(tǒng)在無人機中的有效集成,相關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操縱性能,還能夠為其在消防通信領域中的空中監(jiān)控和輔助救援等活動提供重要支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無人機在應用過程中還可以實現火情報警、定點持續(xù)監(jiān)控以及智能化分析等,具體應用優(yōu)勢如下。
根據無人機的規(guī)格可以分為小型無人機和大型無人機等。其中,消防通信中使用的大多為小型無人機,此類無人機具有重量輕和可操作性強等特點。通常情況下,小型無人機的重量都在100 kg以下,實際操作過程中僅需要1~2個人便可以實現無人機的實際操作任務[1]。同時,由于小型無人機的重量相對較輕,因此在對公共突發(fā)事件進行應急處理時可以很方便地帶入事件現場。加上其易操作特征,可以快速到達指定地點,而且無人機的起落需求空間相對較小,因此對于公共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救援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如今,無人機已經廣泛應用各類信息技術,相關技術不僅拓展了無人機的整體視野,也為其數據信息的實時傳輸及現場勘測提供了重要支持。尤其是在低空飛行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將傳感器所收集的數據信息資料實時發(fā)送到地面平臺,供現場人員進行實時使用。同時,部分無人機還搭載有紅外成像和熱成像設備,相關設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將可以進一步提高消防部隊的作業(yè)效率和效果[1]。
現有的無人機大多已經集成智能化技術,操作人員僅需要簡單的操作便可以實現對無人機復雜動作的控制,再配合無人機所攜帶的遠程信息傳輸技術,將可以實現遠程的實時控制及全方位監(jiān)控。同時,操作人員可以將無人機的操作客戶端并入公共網絡,通過平板電腦和手機等多種控制載體進行實際控制。
消防部隊在到達公共突發(fā)事件現場以后,由于不同的事件所引發(fā)的問題也不盡相同,所以為能夠更為精準確定現場實際情況,通常需要全面收集和了解現場各方面情況。由于公共突發(fā)事件現場的環(huán)境大多極為惡劣,因此要在保證救援人員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調查搜集現場情況,確保救援活動的有序開展。相比較傳統(tǒng)的現場勘察方式,無人機具備更為廣闊的視野活動范圍,通過無人機所攜帶的傳感器設備可以快速獲取周邊區(qū)域的各類信息,判斷區(qū)域內是否存在待救援人員。此外,無人機的應用還能夠減少現場勘察的人員數量,實現提高現場勘察效果的同時避免人員的不必要傷亡。
基于無人機所攜帶的傳感器設備及數據傳輸設備,現場救援人員可以實時獲取現場的各類信息,為救援人員判斷可疑區(qū)域提供重要參考。無人機作為一種空對地探測單元,可以通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來進行信息收集,所獲取到的信息內容也相對更多,便于消防部隊根據信息對事件現場進行更為精準、全面地判斷,從而快速制定針對性的救援策略[2]。此外,無人機還攜帶有紅外傳感設備,可以實現多角度事故現場溫度的收集,配合信息技術在地面工作站形成溫度分布圖表,該些信息可以幫助消防人員充分了解事故現場情況,快速部署應對方案。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公共突發(fā)事件所引發(fā)的災情嚴重性也將會出現動態(tài)變化。然而由于公共突發(fā)事件的多元性和隱蔽性特征,消防人員很難通過經驗和視覺判斷災情變化情況,所以可能會出現制定的應對策略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問題。而在應用無人機以后,則可以通過空對地的方式實現對災害現場的全方位和全天候監(jiān)測活動,為消防人員應急救援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促使所制定的應對方案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總體救災效果[3]。同時,現場指揮人員還可以根據無人機所反饋的數據信息,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快速下達應對指令,確保指令信息的有效性,保障應急救援工作的有序進行。
公共應急事件現場在不斷發(fā)展變化,身處一線的消防人員深入災害現場很難對災害現場的實際情況有著一個全面、精準的判斷,若是外部信息不能夠有效傳遞給一線消防人員,那么將可能會為消防活動的有序推進造成嚴重阻礙,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威脅到一線消防人員的人身安全[4]。無人機應用后可以通過自身所攜帶的通信模塊來增強和保障現場信息傳輸效果,促使外界信息能夠第一時間傳遞給一線消防人員。在相關技術的支持下,即便是救援現場通信信號較弱或者沒有通信信號,也能夠為現場人員提供信息通信支持,提高應急救援效率的同時,保護一線消防人員的人身安全。
公共應急事件的現場通常具有極為復雜的環(huán)境,在對無人機進行操作時將會受到風速、煙霧以及高溫等因素的影響。為降低相關因素對無人機操作的影響,應提高無人機在惡劣環(huán)境下的運行性能,避免無人機在諸多因素影響下出現失控墜毀等情況。
無人機一方面需要具備長時間巡航監(jiān)控的能力,保障在應用過程中的不間斷監(jiān)控效果;另一方面則需要具備高空飛行的能力。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持續(xù)推進,如今高層建設數量也在持續(xù)增加,為滿足高層建筑的應急救援需要,無人機必須要具備高空飛行能力。
無人機的穩(wěn)定性要求是保障在消防通信領域中應用時可以為地面消防部隊提供連續(xù)、清晰的數據支持,且具備良好的抗干擾能力,以便在高干擾環(huán)境下為消防人員提供連續(xù)不斷的信息支持。
針對不同的公共突發(fā)事件,無人機需要攜帶不同的設備模塊。此外,為能夠滿足不同環(huán)境下的實際需求,快速更換搭載設備,無人機還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兼容性。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無人機在消防通信領域中的實際應用不斷增多。但由于無人機在消防通信領域的應用時間較短,因此仍需要一個長期且系統(tǒng)的探索過程,完善其在消防通信中應用的技術需求,以滿足消防通信的諸多需求,提高處理應急事件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