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文
(吉林省臨江市應急管理宣傳教育中心,吉林 臨江 134600)
要有效落實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首先要充分理解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的內涵。所謂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就是指礦山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對事故風險進行系統(tǒng)分析,并結合分析結果,制定并完善各項生產管理機制,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guī)程等等,同時還要針對事故風險,建立完善的事故風險預防機制,并對各種安全隱患和風險因素,如重大危險源等等,進行全面且有效的排查,從根本上降低事故風險發(fā)生概率,保證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
同時,通過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還能夠有效推動礦山企業(y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構成部分,如人員、設備等等,不斷提高安全標準化水平,優(yōu)化標準規(guī)范,達到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這是促進我國礦山企業(yè)安全生產績效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實現持續(xù)改進以及不斷發(fā)展進步的重要措施,對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在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已逐步建成相對較為完善的礦山安全標準體系,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隨著科學技術、生產理念等方面的不斷發(fā)展,在實踐建設過程中,我國的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具體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目前,我國在安全生產方面,其管理模式的體制主要由各行業(yè)相關的主管部門負責,金屬非金屬礦山生產涉及多個部門,因此在這一行業(yè)中,制定安全生產標準的主管部門各不相同,這就造成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標準種類繁雜,而且各標準之間交叉重疊現象較為嚴重,甚至還存在相互矛盾的問題,這對推進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造成了極為嚴重地阻礙[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部門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標準由于多年未修訂完善,因此已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要求,在進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建設過程中,這部分標準不僅不能起到積極作用,反而因實際生產需要嚴重脫節(jié),成為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建設工作中的重要阻礙,不利于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
無論是進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還是維護其穩(wěn)定運行,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提供支持和保障。但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部分礦山企業(yè)為了追求眼前利益,忽視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安全生產意識較為薄弱,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到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之中,導致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難以得到有效落實,進展較為緩慢。
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必須加強建設力度,推動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快速發(fā)展,提高我國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水平,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地支持。
針對當前我國在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領域實施的各類標準,應聚集該領域的頂級專家,組建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國家標準評審委員會,整合所有涉及該領域的安全監(jiān)管部門,全面梳理現行的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
一方面,現行的相關標準中重復或標準不一致的內容,結合當前我國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發(fā)展現狀,進行修訂和改進。根據實際生產情況,缺少相關標準規(guī)定的部門,應進行補充和完善。對于標準要求不清晰的部分,則要明確職責,清晰劃分責任范圍,規(guī)模安全生產流程和生產技術操作要求,從而為保證我國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yè)實現安全和標準化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能過對現行標準進行全面梳理,提高標準系統(tǒng)化建設水平,對推進我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個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發(fā)展進程,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更對今后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發(fā)展建設,指明了方向[2]。
首先,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機制,確保上下信息交流通暢,遇到問題能夠及時進行溝通。在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中,當遇到問題或阻礙因素時,應及時向上級安全監(jiān)管機構以及安全標準化制定機構進行反饋,不能擅自處理。通過建設完善的信息反饋機制,使上下級之間能夠暢交流,上級可以及時了解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情況,而下級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且正確的指導,這對優(yōu)化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指導作用。這對提高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質量,加快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進程以及完善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制度,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在進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建設完善的信息反饋機制,能夠有效確保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能夠不斷適應現代社會經濟形勢的發(fā)展要求,使其具有較高的普適性,有效提高我國金屬非金屬安全標準的適用范圍,為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其次,對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實施動態(tài)化管理,時時跟蹤和關注國外先進標準和法規(guī)的發(fā)展動態(tài),并定期組織相關專家出國考察和交流,積極學習國外在標準制定方面的先進理念和經驗,結合我國外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yè)安全生產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對相關標準進行完善。除此之外,還應積極參與國際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的制定工作,進一步豐富相關建設經驗,為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優(yōu)化對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的管理水平,奠定豐富的經驗基礎。通過對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實施動態(tài)化管理,能夠充分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形勢,不斷優(yōu)化、修訂和完善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從而使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成為推動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
礦山企業(yè)必須提高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將安全生產建設過程中的資金、資源投入情況,率納入安全標準化考核體系之中,使之成為安全標準化評級的重要參考指標,從而確保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建設工作能夠得到有效落實。通地對安全投入情況進行全面考核,避免發(fā)生因投入過低,安全生產設備得不到有效更新,安全技術不達標等情況的發(fā)生。結合考核結果,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從而有效激勵我國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進程[3]。
綜上所述,基于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形勢,必須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這是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保證生產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安全是第一要務,這不僅對礦山企業(yè)以及整個行業(yè)的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更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既是優(yōu)化相關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范性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產現和諧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建設措施,更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