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艷
1938年春,袁國平被中共中央任命為新四軍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常務委員。4月中旬,他經延安到達皖南涇縣巖寺新四軍軍部。此時,新四軍剛由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的紅軍游擊隊編成,全軍的政治工作須從頭抓起,袁國平的擔子很重。
袁國平到任后,把加強黨對新四軍的領導列為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在他的努力下,新四軍黨的建設逐步推進。在艱苦卓絕的全面抗戰(zhàn)中,袁國平指導新四軍在敵后抗戰(zhàn)的部隊放手發(fā)動群眾,堅持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在人民群眾的心中樹立起了新四軍為民的口碑,為打造一支“鐵的新四軍”提供了強大動力。
新四軍挺進敵后抗戰(zhàn),除了面對窮兇極惡的日偽軍,還要面對國民黨頑固派蓄意制造的摩擦。在復雜嚴酷的形勢面前,新四軍要站住腳跟,必須廣泛地宣傳我們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形成最廣大的群眾性的抗戰(zhàn)洪流。為此,袁國平非常注重建立和健全民運工作的部門和組織。在他的指導下,新四軍在軍政治部設立民運部的同時,各支隊政治部也設了民運科,有些部隊還設有民運工作隊,連隊設民運組。新四軍到達駐地后,除了召集各界知名人士開座談會,還要派出民運隊員到周圍農村開展工作。春耕夏忙時,民運工作隊員白天幫助群眾干活,晚上找群眾談心,教群眾唱抗戰(zhàn)歌曲,群眾很喜歡。各界群眾的抗戰(zhàn)熱情高漲起來。與此同時,新四軍還提出清理當地苛捐雜稅,領導群眾進行減租減息斗爭,群眾都竭誠擁護共產黨和新四軍。此外,在袁國平的領導下,新四軍還利用戰(zhàn)爭間隙,為廣大人民群眾做了大量的實事,如在華中地區(qū)就修筑了很多的水利工程,幾十年過去后,有些水利工程歷經風雨卻依然惠及人民的生產生活,成為新四軍造福人民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