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以來,回望自己走過的職業(yè)之路,我時常自問:我成為當初自己理想中的教師了嗎?我觸摸到教育教學的真諦了嗎?我的生命是否因為這份職業(yè)而熠熠發(fā)光?這些,我都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是有一點我非常堅定,那就是在陷入職業(yè)困境時,我都告訴自己,當像鳥一樣飛往我的山。
我進入專業(yè)閱讀的時間比較晚,但幸運的是,我遇到了很多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記得2014年暑假,我第一次聽特級教師王君老師上課,她講的是《散步》,一節(jié)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下課后,我愣愣地坐在座位上。這篇課文我也上過很多次,甚至也上過公開課,可無論是文本解讀、教學設計,還是學生活動、情感體驗,我都感覺遭到了空前打擊。我第一次意識到,語文教學就像一座高山,而我盡管教了多年書,卻仍在山腳下徘徊。
當意識開始覺醒,行動就有了方向。我買來王君老師的著作,做了大量筆記,甚至把經(jīng)典課例一遍遍在腦中排演,然后在我的課堂上講。從模仿開始,我慢慢感覺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上有了變化。從讀王老師的書開始,我開啟了專業(yè)學科領域的閱讀。從小學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文課堂,于永正老師的朗讀教學,到初中余映潮老師的主問題、板塊教學,黃厚江老師的本色課堂,再到高中熊芳芳老師的生命語文,王開東老師的深度語文等,各個學段的名師都成了我的“座上客”。我還成了“追星族”,只要這些老師在省內(nèi)上課,我都要想辦法去現(xiàn)場觀摩。
后來,我覺得光閱讀名師課例,只是停留在教學“術(shù)”的層面,對于教學設計背后的“道”卻不能透徹地理解。于是我開始把眼光轉(zhuǎn)向?qū)I(yè)理論書籍,《聽王榮生教授評課》《閱讀教學教什么》《名作細讀》《解讀語文》等書讓我對語文教學的認知再次升級。2018年我加入了新教育網(wǎng)絡師范學院,又在導師的引領下開啟了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閱讀。這些書讓我站在教育教學的原點重新審視自己的語文教學,令人受益無窮。
2016年3月,我聆聽了特級教師劉恩樵老師的報告《在教學的沃野上收獲教研的甘甜》,這場報告引發(fā)了我對自己專業(yè)發(fā)展的深度思考。劉老師從蘇北來到蘇南,51歲才被評為蘇州市學科帶頭人,這在一個教師的職業(yè)生涯中是很晚的,但他說:“晚點怕什么,只要從未停止,你就會有成功的一天?!眲⒗蠋煼浅W月桑刻熳x50頁書,每天寫500~1000字,每季度投一篇稿子……我又一次感到羞愧。我多年的教師生涯竟一片空白,沒有留下只字片語。
我把劉老師的自勉聯(lián)“學魏書生當面壁十年圖破壁,師陶行知再耕耘卅載樂奉獻”貼在書桌前,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區(qū)”,將寫作納入計劃。每天晚上,我坐在電腦前靜靜地梳理思緒,把一天的見聞、感悟、反思都記錄下來。學生在我的帶動下也開始寫隨筆,師生共讀共寫。寫是形式,以寫帶動的卻是閱讀,是思考,是實踐。后來我把其中的一則隨筆修改了一下,獲得了市級征文比賽一等獎,這越發(fā)讓我感受到,寫作就是在為自己的教學積累豐富的素材。那年年底我統(tǒng)計了一下,我竟寫了13萬字,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接著我便開始嘗試論文寫作。我訂閱了很多專業(yè)期刊,從模仿開始,學習怎么選點、搭建框架、擬定標題、修改推敲。當我的文章陸續(xù)發(fā)表在省、市級期刊上,我也漸漸體會到了寫作的真諦:通過寫作,我踐行著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四個“不?!薄煌5貙嵺`,不停地閱讀,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寫作。正是這四個“不停”,讓我的教育生命日漸豐盈。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沒有專業(yè)交往,一個人在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會走得很孤獨,很艱難。而集體的肩膀能助你飛得更高。
2020年春學期,我鼓起勇氣選修了新教育網(wǎng)絡師范學院郝曉東老師的課程“人是如何學習的”。郝老師的課是出了名的嚴格,很多學員一學期下來都沒能被評為合格等級。我懷著比之前更加虔誠、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每天將自己的閱讀感悟、思考實踐發(fā)在打卡群里,接受導師和學友們的檢驗,一學期打卡95篇,每篇近千字,期間還主動承擔了一些點評工作。最終,我的這門課程被評定為優(yōu)秀等級,我也獲得了新網(wǎng)師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秀學員”稱號。以前的我對待學習并沒有如此勇猛精進,這一切都是因為我身在一個“求知共同體”中,太多的榜樣學員激勵著我。朝向優(yōu)秀,才能成為優(yōu)秀。
2020年下半年,我參加了江蘇省初中語文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我要特別感謝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員李建老師,他每天督促我們練字、學習、解讀文本,并請專家給我們現(xiàn)場“問診把脈”,從模擬到實戰(zhàn),不斷地給我們指引和幫助。盡管我只獲得了省級二等獎,結(jié)果稍有遺憾,但一路備賽、比賽的歷程,卻是我收獲的最寶貴的財富。它增加了我的教學勇氣,堅定了我未來要繼續(xù)以“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專業(yè)交往”的“三專”模式走完生命之路的信念。
能夠找尋到與自己尺碼相同的人,是人生的幸運;能夠得到高人的指點與幫助,則是更大的幸運。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的一生可短暫也可漫長,漫長者總在不斷的汲取中拓寬生命的長寬高,使得自己的生命更加立體、美好。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時,立即行動起來。有些路走起來很是坎坷,有些路看過去毫無盡頭,可若你知曉方向,一步一步勇敢前行,終將像鳥飛向?qū)儆谀愕纳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