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敏
(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新野 473500)
在針織物生產的過程中,自絡筒紗夾帶回絲極易損壞針織機舌針,嚴重影響生產效率;而在機織物生產中,自絡筒紗夾帶回絲也容易造成整經斷頭、致使整經效率降低。
夾頭回絲尾端容易附著在高速卷繞的筒紗內,其原因是大小夾頭不靈活、回轉速度低于槽筒轉速;尤其是清紗器檢測頭內有飛花回絲時使清紗器頻繁誤切,被切斷的紗尾極易纏繞大小夾頭并卷進筒紗。
飛花進入張力盤內造成張力不勻,或導紗板螺絲松動使換紗通道位置偏移、紗路偏移或不過清紗器;電子清紗器老化而不穩(wěn)定、失靈或反應遲鈍;電子清紗器切刀磨鈍;等。一旦捻接剪切不良則紗線剪切不斷或剪切紗線不利索,筒紗就會出現(xiàn)20 cm~30 cm的回絲附入[1]。當紗庫周圍積滿回絲或管紗脫圈后,在紗路偏移使電子清紗器動作異常情況下,回絲易夾帶入高速運行的紗線中。
大吸嘴反復吸紗、吸紗時間長、吸風負壓大或大吸嘴與筒紗距離太小,均會導致筒紗夾帶回絲;尤其當紗線毛羽多、強力低或弱環(huán)多時,筒紗易形成亂紗層和亂紗團;槽筒的逆轉速度大于吸嘴的吸紗速度時,紗頭難以被大吸嘴吸走,而槽筒的繼續(xù)倒轉也會形成亂紗層或亂紗團。
電子清紗器上邊的小吸嘴能吸走飛花、回絲,能理順紗線以防切疵后紗線不在槽筒軌道端面而造成大吸嘴頻繁吸上紗問題,可減小形成亂紗層和亂紗團的概率,所以應嚴防小吸嘴被堵塞或失靈。退繞過程中,當紗線遇到意外張力或紗線強力小時,電子清紗器切斷紗線的同時會因槽筒高速運轉而崩斷,以致電子清紗器與筒紗之間有一段回絲不能被小吸嘴吸走,下次接頭時該回絲隨紗線一同卷入筒紗。
大吸嘴口有毛刺掛回絲或紗庫等部位有遺留的紗尾被大吸嘴吸取,并在大吸嘴找頭時被拉到筒紗上,因未進入電子清紗器檢測頭而被漏檢、又被轉動的筒紗卷繞,造成筒紗夾帶回絲。
調整好大小夾頭防纏繞裝置、及時修復磨損的夾頭軸承,使夾頭防纏繞裝置的作用正常,大小夾頭軸承靈活運轉;擋車工及時清除纏繞在夾頭上的回絲。
為保證電子清紗器動作良好,就要做好清紗保障工作。首先,應定期清潔、保養(yǎng)張力盤,防止飛花進入造成紗線張力不勻、紗路偏移,避免張力盤兩端面嚴重磨損導致紗線毛羽驟增;其次,強化設備周期管理與維修,保證換紗通道位置和導紗板位置在紗路中心、不偏不斜;最后,加強自絡設備動態(tài)維修,電子清紗器老化而不靈敏、切刀磨鈍、捻接剪刀磨損、捻接拉桿軸承或銅套磨損等問題,隨時修復與更換。
檢查是否有單錠捻接不合格或探紗傳感器故障造成的反復接頭,判斷是否因清紗工藝設置過嚴造成頻繁接頭,檢查清紗探頭槽內是否有團狀飛花、回絲卡入造成的清紗器反復誤切等;若有,應第一時間進行清潔維修和工藝調整。在不影響效率的情況下將“循環(huán)菜單”中的筒紗找紗尾次數(shù)調整為2次甚至1次,切實減少大吸嘴吸紗次數(shù)。另外,使槽筒的逆轉速度約等于大吸嘴的吸紗速度,適當縮短大吸嘴找頭吸紗時間,嚴格按工藝調整大吸嘴與筒紗距離,切實減少亂紗層或亂紗團。
時刻留意和清除電子清紗器小吸嘴抓紗、大吸嘴及紗庫吸風口處的回絲;對電子清紗器小吸嘴應半個班自查1次,查看是否堵塞并疏通。
針對集聚紡J 14.5 tex紗單纖維斷裂比強度為28.9 cN/tex、纖維整齊度指數(shù)大于82.9%的要求,應將工藝配棉表與堆包圖緊密結合進行堆包、排包和平包工作,保證抓棉機均勻抓取纖維,便于多倉及后工序各批次纖維混和均勻一致,從根本上減少成紗弱環(huán)、提高成紗強力。
在細紗工序應重點檢查鋼領板升降是否打頓、管紗成形密度是否過大、錠腳回絲是否過多或跳筒管等,以減小自絡中管紗脫圈概率。如果自絡擋車工用回絲生頭、前紡細紗溫濕度控制不當,也會造成偶發(fā)性紗疵多、電子清紗器切紗頻繁等,均易造成筒紗夾帶回絲問題[2],因此必須綜合分析、對癥下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在紡紗生產中應重視筒紗夾帶回絲問題、對癥下藥,才能顯著提高成紗質量和筒紗品質。從配棉工藝提高單纖維斷裂比強度和纖維整齊度指數(shù),在前紡工序著重加強堆包、平包管理,減少細紗錠間捻度差異和脫圈等不良紗;在絡筒工序重點減少大小夾頭纏回絲、做好清紗保障、清潔維修、調整有關工藝、抓好筒紗擋車工的巡回工作等??傊瑧嫦到y(tǒng)地分析筒紗夾帶回絲問題,從配棉入手、著重從絡筒工序采取得力措施,切實減少筒紗夾帶回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