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道林
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一位志愿軍戰(zhàn)士用高射機槍擊落1架美軍戰(zhàn)斗機而榮立一等功。故事的主人公叫鄧金生,是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qū)(原九江縣)港口街鎮(zhèn)茶嶺村人。他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上海和福建福州等幾個重大戰(zhàn)役中,因作戰(zhàn)勇敢,立功授獎多達5次。1950年11月,鄧金生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被編入第26軍0112部隊某高射機槍連當一名通信員。
1952年2月10日上午,鄧金生所在的高射機槍連指戰(zhàn)員們,在距上甘嶺不遠的一無名高地上嚴陣以待,準備痛擊來犯的敵人。10時許,6架美軍飛機飛來了,飛機飛得很低,距地面僅百把多米高。飛機在陣地上空盤旋尋找目標,不一會兒扔下幾十顆炸彈后匆匆飛走,機槍連戰(zhàn)壕遭受很大破壞。正當戰(zhàn)士們突擊搶修時,又飛來4架美軍戰(zhàn)機,繼續(xù)向志愿軍陣地狂轟濫炸。這時,正在防空洞里的鄧金生和連長、指導員,突然聽不到6班戰(zhàn)壕里還擊美軍戰(zhàn)機的激烈槍聲,感覺情況很不妙,鄧金生帶著卡賓槍沖出防空洞來到6班戰(zhàn)壕里,只見班長和幾名戰(zhàn)士身上被泥土覆蓋著,已無法動彈。鄧金生不顧一切地把覆蓋在高射機槍及裝彈木箱上的泥土一一扒開,迅速從箱內(nèi)取出一梭子彈壓進彈夾,瞄準美軍飛機,“嗒,嗒,嗒……”地猛射。復仇的子彈像長了眼睛似的撲向敵機,4架逃竄的美軍飛機中有一架被擊中了,隨著一聲巨響,頓時燃起大火,接著冒起一股濃濃的黑煙,朝離6班陣地500米開外的山凹滑去,美軍飛行員跳傘逃生,鄧金生對準空中的黑影準備射擊時,連長、指導員齊聲說:“不能打,不能打,他是受傷的飛行員,我們要抓活的!”全連幾十名官兵涌向山崗洼蕩進行搜捕,在一片草叢里抓獲了飛行員,送交給司令部處理。
當年5月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6軍司令部、政治部為表彰鄧金生的英雄事跡,給予記一等功,并將立功喜報寄到他的家鄉(xiāng)。鄉(xiāng)親們敲鑼打鼓把喜報送到他母親手里。得知兒子在抗美援朝前線立戰(zhàn)功的消息后,老人家笑得合不攏嘴。
如今的鄧金生已年過九旬,在家頤養(yǎng)天年,他身體還比較硬朗,說話聲音比較宏亮,腦子也還清醒。對于自己在部隊獲得的獎?wù)?、獎狀、立功證書,他都保存得很好。去年,鄧金生先后接待了幾批青少年來訪者,向他們講述志愿軍在朝鮮戰(zhàn)場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的感人事跡,叮囑他們一定要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學習,以后為把偉大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編輯 盧民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