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亮,曹雨軍,夏芳敏,姚 震,門建民,高翠芳
(富通集團(天津)超導技術應用有限公司 天津市超導電纜應用企業(yè)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384)
高溫超導輸電由于具有容量大、損耗低、體積小、質量輕等特點,成為一種極具潛力的大規(guī)模電力輸送技術[1]。隨著超導臨界溫度升至液氮溫區(qū),高溫超導電纜工業(yè)化應用成為可能。目前,超導電纜示范工程向著長距離技術方向發(fā)展,世界各國正在加快高溫超導電纜產業(yè)化進程。2013年俄羅斯VNIIKP公司在莫斯科完成2.5 km/±20.5 kV/2 kA直流超導電纜工程建設[2]。2014年德國耐克森公司在埃森市完成1 km/10 kV/2.3 kA交流超導電纜示范工程掛網運行[3]。2019年韓國LS公司在首爾建成1 km/22.9 kV/2 kA交流超導電纜示范工程[4]。由上海電力公司牽頭的1.2 km/35 kV/2 kA交流超導電纜示范工程預計在2021年底投入運行[5]。以上除德國1 km超導電纜項目采用減壓制冷方式外,其他國家均采用制冷機制冷方式保障超導電纜77 K低溫環(huán)境。安全、高效、易于維護的低溫制冷技術,直接決定著超導電纜的長距離高效運行,是推進超導電纜系統(tǒng)產業(yè)化應用的關鍵技術。
本文通過搭建10 m超導電纜制冷系統(tǒng)測試平臺,分別對制冷機的直接制冷方式進行設計和試驗驗證,期望得到安全、高效、易于維護的制冷方案。
在高溫超導電纜系統(tǒng)中,通常采用閉式液氮迫流循環(huán)方式進行冷卻,制冷方式有2種,分別為制冷機直接制冷和抽氣減壓制冷,如圖1所示。其中,制冷機或液氮氣化吸熱為系統(tǒng)提供冷量;低溫容器為系統(tǒng)貯存低溫液氮;液氮泵為系統(tǒng)提供迫流循環(huán)動能;真空管道用于連接低溫制冷機、低溫容器、真空泵及超導電纜,形成低溫液氮流通管道。
圖1 液氮迫流循環(huán)制冷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liquid nitrogen forced flow cycle refrigeration mode
制冷系統(tǒng)設計包括裝置設計、預冷設計及運行控制設計,如圖2所示。設計原則為:制冷效率高、可靠性高、操作便捷、日常維護方便。
圖2 制冷系統(tǒng)設計思路示意圖Fig.2 Schematic of design ideas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
1.1.1 制冷方式設計
(1)制冷機選型
制冷技術發(fā)展至今,單臺制冷機最大制冷量可達幾千瓦,制冷溫度越低,要求制冷量越大[6-7]。根據卡諾循環(huán)方式不同,可用于超導電纜的制冷機有斯特林制冷機、G-M制冷機和逆布雷頓制冷機,三種制冷機的優(yōu)缺點如表1所列。鑒于斯特林制冷機在77 K溫區(qū)卡諾效率最高,因此作為制冷系統(tǒng)的首選。
表1 制冷機優(yōu)缺點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frigerators
(2)制冷方式對比
超導電纜的應用特點是長距離,系統(tǒng)熱負荷逐步升高。減壓制冷方式將消耗大量的液氮,只能采取罐車輸運的方式補液,為制冷系統(tǒng)維護造成困難。因此,為確保系統(tǒng)的可靠性,可采取以制冷機制冷為主,減壓制冷為輔的制冷方式,當制冷機進入維護周期時,用減壓制冷臨時提供冷量,可以節(jié)約部分設備成本。表2對比了不同制冷方式的優(yōu)缺點。
表2 制冷方式優(yōu)缺點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oling methods
1.1.2 低溫容器絕熱結構選型
低溫容器用于存儲超導電纜循環(huán)冷卻介質液氮,是雙層壁真空絕熱容器,一般采用不銹鋼材料制造,要求壁間真空度高、內壁薄,以減少橫向、縱向熱傳導漏熱,如圖3所示。真空多層絕熱結構由于多層壁間均包裹金屬薄膜間隔物做為輻射屏[11],可極大減少輻射漏熱,有效導熱率可達10-5數量級,是超導電纜系統(tǒng)低溫容器絕熱的最佳方式。
圖3 低溫絕熱結構示意圖及有效導熱率范圍Fig.3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range of low-temperature insulation structure
1.1.3 液氮泵關鍵數據計算
液氮泵為超導電纜系統(tǒng)提供液氮循環(huán)的動能,保證液氮連續(xù)、平穩(wěn)流動。按照工作原理,可分為往復式和離心式。往復式適用于壓力高、流量大的超導電纜系統(tǒng)[12-13]。
液氮流量計算:
式中:L為液氮流量,L/min;Q總為系統(tǒng)總制冷量,W;CP為液氮比熱,J(/kg·K);T0為進口溫度,K;T1為出口溫度,K。
揚程計算:
式中:H為揚程,m;S為系統(tǒng)各部分流阻,Pa·s·m-3。
1.1.4 真空管道選型
真空絕熱管道是雙層結構,內外管之間采用高真空多層隔熱,是連接電纜系統(tǒng)、制冷機、低溫容器及液氮泵的重要載體,其連接方式必須重點設計。與法蘭連接漏熱大、焊接連接拆卸不便相比,管道插拔連接拆卸方便、密閉性好、漏熱小,是超導電纜系統(tǒng)管道連接的最佳選擇方式,如圖4所示。
圖4 管道連接方式示意圖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pipe connection
為解決管道端頭處液氮熱脹冷縮應力問題,對管道端頭處進行收縮處理,或者將表面加工出波紋或者添加柔性編制網,如圖5所示。
圖5 管道端頭收縮處理示意圖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pipe end shrinkage treatment
超導電纜制冷系統(tǒng)在正式通入液氮前要進行充分的預冷過程[14]。預冷卻有三個目的:(1)清除系統(tǒng)內雜質;(2)實現溫度梯度平穩(wěn)過度,防止由于溫度劇烈變化造成的不銹鋼部件熱應力損壞;(3)測試系統(tǒng)密封性能。預冷流程如圖6所示。
圖6 超導電纜制冷系統(tǒng)預冷流程圖Fig.6 Precooling process of superconducting cable refrigeration system
1.3.1 制冷系統(tǒng)發(fā)生相變產生的影響
制冷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須保證液氮不產生相變。若液氮固化,將造成系統(tǒng)循環(huán)受阻,無法進行高效的熱交換;若液氮氣化,將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產生兩相流[10],如圖7所示。造成的影響有:(1)流動阻力增大;(2)換熱效率降低(液氮對流換熱系數遠大于氮氣);(3)絕緣強度降低(氮氣絕緣強度是液氮的1/2);(4)兩相流將在管道中產生彈性震動,長期運行將損壞管道的機械性能。
圖7 液氮/氮氣兩相流示意圖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liquid nitrogen/nitrogen two-phase flow
1.3.2 制冷系統(tǒng)控制方案
為防止制冷系統(tǒng)發(fā)生相變,須及時調整制冷量的變化,通過調整制冷機功率控制系統(tǒng)溫度,當制冷系統(tǒng)作用降低時,通過控制液氮流速及系統(tǒng)壓力,實現溫度控制,控制邏輯如圖8所示。
圖8 系統(tǒng)控制邏輯圖Fig.8 Refrigeration system control logic diagram
(1)當系統(tǒng)溫度小于設定溫度下限時,減小制冷機做功,提高系統(tǒng)溫度。
(2)當系統(tǒng)溫度高于設定溫度時,增大制冷機功率;系統(tǒng)溫度仍上升時,增大液氮泵功率,加大熱對流換熱效率;若系統(tǒng)溫度仍未下降,通過減壓制冷增加制冷量,期間須補充液氮。
(3)當系統(tǒng)溫度即將達到失超閾值時,切換超導電纜輸電線路。
為驗證制冷系統(tǒng)設計方法的可靠性,搭建了10 m超導電纜制冷系統(tǒng)測試平臺,進行預冷及運行控制驗證。用液氮罐通過氣化器為系統(tǒng)提供預冷氮氣,預冷完畢后,液氮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設計方案如表3所列,連接如圖9所示。
表3 制冷試驗系統(tǒng)設計方案Tab.3 Refrigeration test system design scheme
圖9 制冷系統(tǒng)連接示意圖Fig.9 Refrigeration system connection diagram
如圖10所示,經過吹掃、預冷,系統(tǒng)溫度由282 K降至81 K,持續(xù)時長約28 h。預冷結束后,啟動液氮泵和制冷機,制冷系統(tǒng)進入運行狀態(tài)。
圖10 制冷系統(tǒng)預冷溫度變化曲線Fig.10 The pre-cooling temperature change curve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實驗運行過程中,通過測量循環(huán)制冷系統(tǒng)液氮溫升和流量,計算出系統(tǒng)實際熱負荷約為420 W,如圖11所示??梢钥闯龀瑢щ娎|進出口溫度控制在71 K至73.5 K,溫度波動范圍為±0.7 K,制冷機制冷量控制在600 W,輸出功率保持在2 kW,制冷效率可達到30%。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
圖11 制冷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溫度變化曲線Fig.11 Temperature change curv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通過對高溫超導電纜制冷系統(tǒng)設計方法的研究及實驗驗證,得到以下結論:
(1)可以用斯特林制冷方式為超導電纜制冷,制冷效率可達到30%。
(2)系統(tǒng)運行采用逐級溫度控制,通過不同的壓力控制液氮氣化相變溫度,可以避免由于系統(tǒng)液氮沸騰導致電纜系統(tǒng)通流、絕緣、機械性能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