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xué)秀 張富嫻 賈存勤 滕澤學(xué) 楊 麗 陳小娟 楊世琴*
1.甘肅省白銀市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甘肅 白銀 730900;2.甘肅匯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肅 靖遠(yuǎn) 730600
肉蓯蓉為常用的滋補(bǔ)中藥,具有補(bǔ)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能,常用于治療腎陽不足、精血虧虛、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等[1];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記憶[2]、抗病毒抗腫瘤等藥理作用[3],主產(chǎn)于中國內(nèi)蒙古、新疆、甘肅、寧夏等產(chǎn)區(qū)[4]。甘肅栽培肉蓯蓉為列當(dāng)科植物肉蓯蓉CistanchedeserticolaY. C. Ma的干燥帶鱗葉的肉質(zhì)莖,又稱荒漠肉蓯蓉[5]?!吨袊幍洹?015年版一部收載肉蓯蓉為列當(dāng)科植物肉蓯蓉CistanchedeserticolaY. C. Ma或管花肉蓯蓉Cistanchetubulosa(Schenk)Wight的干燥帶鱗葉的肉質(zhì)莖[1]。為了更好地鑒別甘肅栽培肉蓯蓉,本文建立了甘肅栽培肉蓯蓉顯微、薄層色譜鑒別方法,為鑒別甘肅栽培肉蓯蓉提供依據(jù)。
詳見表1。
試驗用肉蓯蓉是2018年10月及2019年4月在甘肅種植產(chǎn)區(qū)酒泉市、張掖市、武威市、白銀市采挖的檢品,經(jīng)筆者賈存勤正高級工程師鑒定為列當(dāng)科植物肉蓯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 Y. C. Ma的干燥帶鱗葉的肉質(zhì)莖,見表2、圖1。
由于肉蓯蓉一般較為粗大,顯微鏡視野有限,采用顯微數(shù)碼成像技術(shù)建立了甘肅栽培肉蓯蓉的粉末顯微鑒別方法。
3.1 方法 取肉蓯蓉樣品粉碎過4號篩的粉末,用水合氯醛試液透化后[6],使用電子成像顯微鏡,在40倍物鏡下觀察其顯微特征,并拍照見圖2。
表1 儀器設(shè)備及材料
表2 肉蓯蓉樣品信息
A.肉蓯蓉鮮品圖 B.肉蓯蓉飲片圖圖1 肉蓯蓉樣品性狀特征圖
A.導(dǎo)管;B.厚壁細(xì)胞;C.薄壁細(xì)胞;D.淀粉粒;E.纖維圖2 肉蓯蓉顯微特征圖
4.1 色譜條件的優(yōu)選
4.1.1 提取方法 對不同的取樣量(0.5 g、1.0 g、1.5 g),不同的提取方式(水浴回流加熱、超聲),不同提取溶劑(乙醇、乙醚、甲醇),不同提取時間(10 min、15 min、20 min),分別進(jìn)行考察,確定了最佳的提取方法。
4.1.2 展開條件 對不同的點樣量(0.5 μL、1.0 μL、1.5 μL、2.0 μL、2.5 μL),不同薄層板(G板、GF254板、聚酰胺板),不同展開劑[甲醇-醋酸-水(2∶1∶7 )、甲醇-乙酸乙酯-水(2∶1∶7 ),不同溫濕度(T:17 ℃,RH:40%; T:22 ℃,RH:50%; T:25 ℃,RH:60%),不同檢視條件(365 nm、254 nm)進(jìn)行了比較,優(yōu)化了薄層色譜條件(T:溫度,RH:干濕球法測定得的相對濕度)。
4.2 對照溶液制備
4.2.1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取松果菊苷對照品11.20 mg(按89.7%計)、毛蕊花糖苷對照品12.04 mg(按92.5%計),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分別制成每 1.00 mg/mL 的松果菊苷對照品溶液,1.11 mg/mL的毛蕊花糖苷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4.2.2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 稱取肉蓯蓉對照藥材粉末1.02 g,加甲醇20 mL,超聲處理15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近干,殘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為樣品溶液。
4.3 樣品溶液制備 取5批次肉蓯蓉粉末各1.0 g,加甲醇20 mL,超聲處理15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近干,殘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為樣品溶液。
4.4 展開 吸取“4.3”的5批次樣品溶液、“4.2.1”對照品溶液、“4.2.2”對照藥材溶液各 2 μL 點于同一聚酰胺薄層板上,在溫度為22~25 ℃,濕度為40%~50%條件下,以甲醇-醋酸-水(2∶1∶7 )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
4.5 檢視 將“4.4”項薄層板置于紫外光燈( 365 nm) 下檢視,結(jié)果見圖3。
S1:肉蓯蓉對照藥材;S2:松果菊苷;S3:毛蕊花糖苷; S1-5:肉蓯蓉樣品圖3 肉蓯蓉薄層色譜圖
5.1 顯微鑒別結(jié)果 粉末呈棕褐色。薄壁細(xì)胞呈不規(guī)則多邊形,排列緊密,壁略彎曲。厚壁細(xì)胞呈類多角形,壁厚,隱約可見層紋。導(dǎo)管為螺紋、網(wǎng)紋導(dǎo)管。淀粉粒較多,為長卵形、球形、長圓形,長 8~40 μm,臍點多呈點狀、裂縫狀;復(fù)粒極少,由2分粒組成[7]。纖維長梭形,有的中間有隔。
5.2 薄層色譜鑒別標(biāo)準(zhǔn) 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20 mL,超聲處理15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近干,殘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肉蓯蓉對照藥材1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松果菊苷對照品、毛蕊花糖苷對照品,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 μL,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層板上,在T:22~25 ℃,RH:40%~50%條件下,以甲醇-醋酸-水(2∶1∶7)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5批樣品試驗結(jié)果,方法專屬性強(qiáng)、斑點清晰、分離效果佳、穩(wěn)定性好。
本文首次建立的甘肅栽培肉蓯蓉的顯微、薄層色譜鑒別方法,完善了質(zhì)量控制標(biāo)準(zhǔn),為甘肅栽培肉蓯蓉的鑒別提供了依據(jù),建議可作為荒漠肉蓯蓉的品種鑒定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