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yè)部農業(yè)研究局的新研究表明,妊娠期間經受過熱應激的母豬所生的小豬更容易出現(xiàn)健康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生產性能不佳。
一個由農業(yè)研究服務(ARS)、普渡大學、密蘇里大學和橡樹嶺科學和教育研究所的科學家組成的美國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這種所謂的“子宮內熱應激”也可能使小豬的免疫系統(tǒng)過敏,對小豬弊大于利。一頭母豬和它的仔豬生活在一起,見圖1。
由于豬除鼻鏡外全身無活動汗腺,無法通過出汗散熱,因此更容易受到熱應激的影響。這使它們面臨更大的健康風險和出現(xiàn)生產問題。因熱應激影響給美國豬生產商造成每年數百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研究表明,如果母豬在妊娠期間受到熱應激,其后代在以后的生長過程中更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從而導致生產水平下降,包括飼料利用率、生長速度以及最終的豬肉產量等指標。然而,印第安納州西拉斐特ARS動物行為研究小組的動物科學家杰伊·約翰遜(Jay S Johnson)指出,對于這種熱應激如何影響其后代的先天免疫,以致影響對致病細菌和其他病原體的第一道防御,人們還知之甚少。
為了了解更多,約翰遜與他的ARS實驗室同事和印第安納州西拉斐特普渡大學、田納西州橡樹嶺的橡樹嶺科學和教育研究所、密蘇里州哥倫比亞的密蘇里大學的科學家合作進行了研究。遵循既定的動物護理和福利指南,研究小組評估了兩組小豬。兩組各均有16頭小豬。第1組小豬的母豬在妊娠的前半期生活在26~36 ℃(79~97 ℉)的溫度環(huán)境中。第2組小豬的母豬的妊娠期生活在“舒適的”18 ℃(64 ℉)的溫度環(huán)境中。
研究人員用脂多糖模擬了病原體對小豬的攻擊,脂多糖是一種在一些細菌細胞壁中發(fā)現(xiàn)的分子。然后抽取血樣來監(jiān)測仔豬先天免疫反應的某些標記,包括葡萄糖、胰島素、非酯化脂肪酸、皮質醇(一種應激激素)和細胞因子(炎癥標記)。這些連同白細胞計數,與作為對照的無脂多糖處理組仔豬進行比較。
他們的發(fā)現(xiàn)發(fā)表在2020年12月的《動物科學雜志》上。研究人員觀察到: 給予脂多糖處理的經受過子宮內熱應激的仔豬和未經受過子宮內熱應激的仔豬的核心體溫大致相同。然而,受到過子宮內熱應激仔豬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較高,這些小豬對脂多糖的攻擊也有較高的細胞因子(炎癥標記物)水平,這為過敏性免疫反應提供了證據。研究人員擔心,在實際的生產系統(tǒng)中,這可能會導致這些小豬有更大的疼痛、感染、器官衰竭和其他并發(fā)癥的風險。
約翰遜說,他們的研究與對全球氣候變化對豬的福利和管理的潛在影響的日益擔憂相吻合,特別是在世界上容易頻繁或長期受干旱和熱浪影響的地區(qū)。在美國農業(yè)部國家食品和農業(yè)研究所的支持下,該團隊還采取了基因組學方法來預防子宮內熱應激對仔豬的影響。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使用基因組標記來標記用于育種的母豬的耐熱性提高的性狀?!盀榱藢崿F(xiàn)這一目標,我們正在與兩家較大的養(yǎng)豬公司合作?!奔s翰遜說,“我們希望這個項目的完成將為豬生產者提供一個經濟有效的策略,以減少子宮內熱應激對美國和全球豬業(yè)的負面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