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彩紅
江蘇省海門區(qū)東洲中學為了改善初中作文的教學現(xiàn)狀、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滕玉英校長“情智教育”主張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作文“情智課堂”。作文“情智課堂”,旨在創(chuàng)設引導初中生樂學善思的作文課堂情境,以大閱讀(課內(nèi)閱讀+課外閱讀)、視聽(視頻影視資料+文學聽讀資料)、課內(nèi)外實踐(心理課堂+參觀學習+社團活動)為基礎,以思維為核心,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賦予學習以生活情趣,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培養(yǎng)直抒性靈、深入思考的習慣,從而帶領學生觸摸真實的世界。下面筆者就以“作文的立意”教學為例,說明如何在作文“情智課堂”中對學生的寫作立意進行指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寫作就是說話。他認為,寫作和說話一樣,“立誠”是最要緊的。說話大家都會,問題就在一個“情和誠”上,即提煉事件的深刻主旨。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寫作能夠“觸摸”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讓學生愿意“好好說話”,實現(xiàn)說話的“情和誠”,我們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了七年級的“心靈牧歌·作文立意”課程。具體來說,我們以心理健康課為契機,在課堂中征集最受學生關注的主題,將征集的主題與作文教學相結合,開展寫作活動,引導學生直面心靈,捕捉最真實的情感體驗,讓“情與誠”完美契合。
例如,第一學期我們設計的主題有“我是中學生了”“酷行校園”“少年初識愁滋味”“我的季節(jié)我做主”“在我眼中你最美”“哦,童年……”“打開心中的那把鎖”等;第二學期我們設計的主題有“一路走來,一路歌”“新年新氣象”“我的寒假我做主”“回首初一”“童話,剪不斷的情結”“人生處處是拐角”“做自己的魔法師”“我的愿望清單”等。
何謂“立意”?“立意”即通過對題目語言形式的分析和思考,深入地、準確地斟酌題目的旨意,以確立文章的中心意思。不同的學生在不同年級對題目的分析及思考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學生的立意水平是有差別的,“一刀切”的教學方法是行不通的。基于此,我們在作文情智課堂中提出了“學科立場與學生立場”相融合的觀點,要求教師從語文學科立場中發(fā)現(xiàn)學生立場,教學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告訴我們,教育必須要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不低于現(xiàn)有水平,也不高于學生所能到達的最高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仔細研究每個學生現(xiàn)有的作文立意水平,然后再進行班級分層。
經(jīng)過觀察和考核,我們按照學生寫作立意水平的高低程度,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之后根據(jù)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寫作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立意的指導。
例如,對A層學生的立意指導應該在立意的新穎性和對主題的拓展延伸上下功夫。要引導學生用多維、辯證的眼光去看待素材,從正面、反面、側面深入挖掘素材,通過對比、“反彈琵琶”、欲揚先抑、以小見大等手法,使作文立意煥發(fā)新意。
對B層學生則要指導其對主題進行深刻挖掘。教師要與學生仔細剖析其立意時常犯的幾種錯誤,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升訓練。
對C層學生要求其能通順地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引導其每篇進步一點點,最終達到逐步提高其寫作興趣及寫作能力的目的。
這樣的分層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訓練的逐步深入,教師應該不斷提升學生的層級。這需要經(jīng)過一個長期、系統(tǒng)、科學的立意分層訓練過程。
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獲得與形成必須通過科學的訓練,寫作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也是如此。但很多寫作的系統(tǒng)知識在教材編排中是零散的,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整合,設計出科學、系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案。
例如,寫景散文在整個初中階段教材中大都以獨立的單元形式出現(xiàn),內(nèi)容呈現(xiàn)出比較明顯的層進性。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進行跨年級組元設計,以教材為藍本,進行寫景作文的讀寫結合訓練,開展初中寫景作文的立意教學。教師可以將這些散文從教材中有目的地提取出來,組成跨年級的寫景散文單元,并整體制定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
以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七年級第一單元“四季美景”為例,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一讀,多想一想,從字里行間領略景物之美,幫助學生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多看多寫,將這份對大自然的熱愛述諸筆端,銘刻在心。而到了七年級下學期學生將會學到作家端木蕻良表達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和強烈愛國之情的《土地的誓言》一文,學到宗璞寫景狀物,抒發(fā)自己歷經(jīng)坎坷、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刻感悟的《紫藤蘿瀑布》等幾篇文質(zhì)兼美、內(nèi)涵豐富的寫景文章。此時,學生在寫景抒懷時,已經(jīng)不能僅停留在“對自然的熱愛”這個層面上了。這就需要教師宏觀把握,整體教學,拓寬學生視野,教學生選擇更富有內(nèi)涵的意象,引導學生采用托物言志、狀物抒情等方式來寫作以寄寓豐富的情思。
教師在對教材進行歸納重組時要注意文章立意之間的縱向與橫向聯(lián)系,簡化頭緒、各個突破,致力于學生作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從而一步步引導學生掌握拓展寫景作文立意的方法。作文立意教學要遵循“循序漸進、反復訓練”的原則,在螺旋上升的訓練中讓學生的立意水平“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