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海龍柴曉娟
(1.甘肅張掖市甘州區(qū)北街小學;2.甘肅張掖市甘州區(qū)第一幼兒園)
1.訓練點與活動面的結合。注重校園足球的普及,營造“人人踢足球”的濃厚氛圍,以業(yè)余訓練為突破口,扎實開展課余訓練,做好普及與提高工作,不斷提高訓練水平。
2.教踢球與教做人的結合。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全面發(fā)展、健康發(fā)展、成才發(fā)展的觀念,面向全體學生,要踢好足球先學會做人,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3.階段性與終身性的結合。以校園為主陣地,積極訓練,長期堅持不懈地抓好校園足球,開展階段性的競賽活動,在學生中普及足球基本技術與技能,樹立終身鍛煉的體育意識,培養(yǎng)各類會踢球的人才。
4.讀好書與踢好球的結合。把踢好球與讀好書有機結合起來,培養(yǎng)高智商型的優(yōu)秀隊員,進一步解決學訓矛盾,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讓學生意識到:只有抓好學習才能踢好足球,也只有高智商型的隊員才可能踢好足球。
重點:校園足球隊建設與隊員選拔。
難點:合理地選拔出優(yōu)秀的足球隊員并組建足球隊。
1.要求教練員能夠根據足球運動員選材依據合理選材,并能夠較好地將素質教育融入足球訓練中。
2.加強校園足球隊的建設與隊員的選拔,做到“勤練、常賽”,做好高水平的校園足球交流活動,不斷提升隊員的足球素質。
3.不斷完善球隊建設,把品德好、努力完成課業(yè)、對足球運動有興趣的學生選拔進來,提高他們的技術、智力、個性、速度、靈活性。
1.訓練課內容應是足球比賽的重要內容:從實戰(zhàn)出發(fā)。
2.根據隊伍發(fā)展需要選擇訓練內容:有針對性的訓練。
3.訓練內容與訓練課目標相一致:抓住訓練主題。
體育社團就是以體育運動為目的或活動內容的社會團體。足球社團具有的功能:教育功能、發(fā)展功能、建設功能、中介功能、社會功能。
“小學生社團”區(qū)別于其他社團,處在小學階段的社團活動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能稱之為“獨立的社團活動”,更在于讓小學生有更多的社會性體驗,小學生的社團活動及社團建設,很大程度上脫離不了成人的幫扶和引導。
1.教師參與的適度問題。鑒于當下我們學生的現有能力和教育體制,教師、教練的引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越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必須得到輔導員的精心引導,俱樂部不僅僅是足球教練的工作,不同學科教師在俱樂部發(fā)揮著引導、扶持作用,而不是讓個別教師的個人意志主導俱樂部的活動。教師應當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放手讓學生來組織活動、召開會議、制訂計劃、商議對策,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足球社團是他們自己的。這種“足球之家”的歸屬感是社團建設的重要保證。
2.學生參與的廣度問題。在小足球俱樂部里,參與的學生不光有技能的學習,更多的是運用,是各方面能力在足球社團活動過程中的釋放。放權之下,學生自然會想到將俱樂部建設好,只有建設好屬于自己的足球家園,學生自身的活動價值才能充分體現。小俱樂部名稱的確定、章程的制定、廣告的制作、新社員的招募、面試等工作均交由學生全程完成,每個層面、每個細節(jié)都需要學生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來策劃、組織,發(fā)揮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
3.學生鍛煉的效度問題。小足球俱樂部并非只限踢球的學生參與其中,希望利用這一平臺展示自我的學生并為其公益服務,學生皆受到歡迎。如果僅僅帶著熱情去參加活動,那肯定是心不在焉、毫無效率的,每一個參與者應該有自己思維和情感的投入,身心主動投入其中。學生人格受到感染,情操獲得陶冶、個性得到張揚,從而形成自我活動、自我發(fā)展、自我實現的心理機制,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潛能。
4.小足球俱樂部運作的深度問題。運動是要有些精神支撐的,受一些體育品牌LOGO理念的啟發(fā),我們可以激發(fā)學生共同完成自己社團的LOGO、口號等,并通過開發(fā)自身社團的LOGO內涵,促進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加深彼此的溝通與合作,以此來強化學生參與小俱樂部活動的態(tài)度和程度。由內聯拓展到外聯,現在的一些小型企業(yè)、民營單位往往在節(jié)假日、紀念日舉辦一些慶?;顒?,需要體藝節(jié)目捧場,在雙贏思想的認識下,正好能給校園足球亮相的機會。一方面提高了俱樂部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獲得企業(yè)的經費支持。
1.積極建構校園足球文化,探索校園足球梯隊建設體系,推進校園足球全員參與、全校普及,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2.組建各個年齡段的足球梯隊,培養(yǎng)一批訓練刻苦、作風硬朗、永不氣餒,愛足球、懂足球、會踢球的運動員隊伍。
3.認真落實上級要求,全面開展足球進校園活動,做到班班有球隊、周周有比賽,積極參加各類高水平足球比賽。
1.使組隊隊員初步了解足球運動,建立團隊意識,有團隊歸屬感,與團隊共進步,為團隊努力表現。
2.讓組隊隊員掌握足球規(guī)則,培養(yǎng)其規(guī)則意識,同在訓練和生活中通過公平競爭規(guī)則的設定讓隊員感受團隊的重要性。
3.使組隊隊員掌握基本的足球技術,通過練習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同時也告訴隊員在球場上自己要為練習的團隊擔負責任,以保證訓練的質量和效果。
4.讓組隊隊員自行組織足球比賽,鼓勵他們爭當“小小裁判員”,并將活動引申到社區(qū),學會運動,促進健康。
在學生自愿報名的基礎上通過班主任及體育教師推薦或自薦進行選拔,真正把那些品行好、愛足球、講奉獻、敢擔當、有意識、團隊精神強的學生留在隊伍中。
1.確定足球隊員選拔方法,考慮隊員的優(yōu)缺點,引導隊員不斷進步,發(fā)現問題,找到答案。
2.明確場地以及時間,并逐步相對固定下來,讓隊員踢球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習慣,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3.完善體育器材及設施,依托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對器材進行更新維護。
4.明確教練員職責及任務(在條件充足的情況下聘請外教),教練員可利用球員犯的錯誤促進隊員自我提高。在訓練場上的要求既要嚴格,同時也要熱情,小學生更需要多鼓勵。
5.完善訓練內容,組織訓練方法。小學階段以技術訓練為主,輔助于簡單的戰(zhàn)術配合,最主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對足球的興趣。
6.明確訓練計劃做到“有訓練,有記錄”。在各個年齡段的訓練中可通過場景與對抗練習、個人練習與團隊練習緊密結合,逐漸增強隊員們的團隊配合意識。
7.年級、班級發(fā)展五人制或八人制足球訓練與比賽,做到“校校有球隊,班班有球隊”。鼓勵隊員們練習中始終要向前,直到完成射門,學會整體推進,在進攻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練習中灌輸團隊思想。
1.保證訓練環(huán)境的安全,經常檢查場地器材,消除安全隱患。為隊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讓他們安心訓練,消除家長們的后顧之憂。
2.制訂合理的訓練計劃,充分做好熱身活動。特別是異常天氣,強調動作的規(guī)范性和合理性。
3.做好校園足球訓練醫(yī)療保護,備足備齊常用醫(yī)療用品和器械。教練員團隊加強體育保健知識學習,掌握基本的保健知識和方法,做好隊員意外受傷后的及時有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