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麗華
摘要:目的分析臨床輸血檢驗中應用聚凝胺技術、鹽水法的結果差異及應用價值。方法隨機抽取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輸血的患者,根據計算機隨機表數字法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在兩組患者的交叉配血試驗中,對照組和觀察組的交叉配血試驗方法分別為常規(guī)鹽水法和低離子聚凝胺技術,比較兩種檢驗方法的陽性檢出率、并且觀察其檢測靈敏度、穩(wěn)定性以及準確度差異。結果對照組的陽性檢出率為4.00%,而觀察組為1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檢測靈敏度、穩(wěn)定性以及準確度均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輸血檢驗中,和常規(guī)鹽水法比較,低離子聚凝胺技術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檢驗陽性率,而且檢驗靈敏度、穩(wěn)定性以及準確度良好,值得積極推廣。
關鍵詞:臨床輸血檢驗;鹽水法;低離子聚凝胺技術;靈敏度;穩(wěn)定性;準確度
【中圖分類號】R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910--01
輸血作為臨床常見治療方式,在患者搶救治療中應用廣泛,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對挽救患者生命具有積極意義。但是輸血期間需要格外注意謹慎操作,以確?;颊咧委煱踩浴τ谛枰o急輸血治療的患者為確保其輸血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需要在輸血前開展交叉配血試驗。在交叉配血試驗中,以往大多采用鹽水法進行交叉配血試驗,但是存在一定的IgG抗體漏診率,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交叉配血試驗結果造成影響[1]。近幾年,低離子聚凝胺技術在交叉配血試驗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為進一步分析聚凝胺技術、鹽水法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抽取了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輸血的患者為研究對象,詳細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輸血的患者,根據計算機隨機表數字法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患者在性別方面,男女比例為23:27;在年齡方面,最大為75歲,最小為11歲,均值(47.94±5.18)歲。觀察組患者在性別方面,男女比例為24:26;在年齡方面,最大為74歲,最小為10歲,均值(47.91±5.19)歲。兩組輸血患者的基線資料經過統計學軟件比較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交叉配血試驗為常規(guī)鹽水法,采集4毫升靜脈血,以每分鐘3000轉進行常規(guī)離心處理,血清分離后,調配紅細胞鹽水懸液(2%)放置在試管中,并且將其標記為主測管,然后供血者根據以上方式調配的紅細胞鹽水(2%)懸液放置在試管中,并且將其標記為次測管,主測管中分別加入血清(受血者)和紅細胞鹽水懸液(供血者),次測管中分別加入血清(供血者)和紅細胞鹽水懸液(受血者),常規(guī)離心處理1分鐘后對離心結果進行仔細觀察,紅細胞凝結狀態(tài)即為陽性,消失則說明陰性。觀察組交叉配血試驗為低離子聚凝胺技術,采集4毫升靜脈血,以每分鐘3000轉進行常規(guī)離心處理,血清分離后,將細胞懸液(供血者)以及2滴血清(受血者)加入主測管,將細胞懸液(受血者)以及2滴血清(供血者)加入次測管,然后將低離子介質(4滴)和polyhrene試劑(2滴)加入到主測管和次測管,離心處理后對其凝聚情況進行仔細觀察,若一分鐘后凝聚末消息則為陽性,若消失則為陰性。
1.3觀察指標
運觀察兩種檢驗方式的陽性檢出情況以及檢測靈敏度、穩(wěn)定性以及準確度差異。。
1.4統計學處理
由統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實驗數據,組間計數資料表示方法為[n(%)],檢驗方式為X2檢驗,結果以P<0.05說明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種檢驗測方式的陽性檢出率比較
對照組的陽性檢出率為4.00%,而觀察組為1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兩種檢驗測方式的檢測靈敏度、穩(wěn)定性以及準確度比較
對照組的檢測靈敏度、穩(wěn)定性以及準確度均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3討論
對于需要輸血治療的患者,交叉配血試驗結果是其能否基線正常輸血的一個重要依據。交叉配血試驗原理是將供血者的血清和紅細胞分別和受血者的血清和紅細胞進行混合,通過其是否會發(fā)生凝聚反應來確定是否可以進行輸血。在交叉配血試驗中,目前臨床方法較多,常見的有常規(guī)鹽水法、抗球蛋白法、低離子聚凝胺技術以及膠體介質配血法等。其中鹽水法的操作相對簡單,但是其不足之處在于只能檢出IgM抗體,在輸血時患者還會存在一定風險,無法有效保障患者輸血安全性[2]。而酶法操作不僅操作相對復雜,而且對設備要求以及對檢驗人員的技術要求都相對更高,不僅費時而且費力。低離子聚凝胺技術為目前臨床應用相對廣泛的交叉配血試驗方法,目前有較多研究指出該技術無論是在檢驗靈敏度方面還是在檢驗準確度和陽性率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鹽水法。
綜上所述,在臨床輸血檢驗中,和常規(guī)鹽水法比較,低離子聚凝胺技術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檢驗陽性率,而且檢驗靈敏度、穩(wěn)定性以及準確度良好,值得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偉.骨科外洗方配合針灸推拿治療肘關節(jié)骨折術后關節(jié)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20,12(29):91-92.
[2]周波.外洗聯合針灸推拿治療肘關節(jié)骨折后關節(jié)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9,26(1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