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明
(雷州市種子管理站,廣東 雷州 524200)
雜草稻又稱野稻、雜稻,具有生長勢強、脫粒容易、休眠性強及耐逆性強等特性,常與栽培稻爭肥、爭光、爭水,且難以防除,嚴重影響了栽培稻的產量和質量,降低了稻米品質。雜草稻在廣東省粵北、粵中北、粵中南、粵西南4個稻作區(qū)均有發(fā)生,以粵西南稻作區(qū)(雷州市)發(fā)生最為嚴重。雷州市雜草稻發(fā)生率在30%以上。同時,雜草稻與栽培稻的形態(tài)特征極為相似,在識別和防除上極為困難[1]。因此,加強對雜草稻防除措施的研究對提高水稻產量和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雜草稻在3葉期前與栽培稻在形態(tài)上比較相近,較難區(qū)分,分蘗后兩者才表現(xiàn)出較大的形態(tài)差異。雷州市稻田的雜草稻分蘗能力強,分蘗角度小,植株高度高于栽培稻;有近80%的雜草稻種皮顏色呈紅褐色,其余為黃褐色、黃色及米黃色;約65%的雜草稻有芒,且芒色為紅色或白色;雜草稻一般是邊成熟邊落粒,落粒性較強(在95%以上)[2]。落入土壤中的雜草稻籽粒,當?shù)?年環(huán)境適宜時能正常萌發(fā),甚至可在地下存活多年。
雷州市一年可種植兩季水稻,通常采用機插秧、人工移栽、直播等栽培方式進行種植。據(jù)統(tǒng)計,在各種栽培方式中,雜草稻均有發(fā)生,但是發(fā)生情況各有不同。從不同類型田塊雜草稻發(fā)生率來看,雜草稻發(fā)生情況由輕到重依次為機插秧田、移栽稻田、直播稻田,且隨著直播栽培技術在雷州市的大范圍推廣,雜草稻呈現(xiàn)逐漸蔓延趨勢,受害面積在不斷擴大。
雜草稻會爭奪栽培稻的水分和養(yǎng)分,影響栽培稻生長。與栽培稻相比,雜草稻對氮肥的利用率較高,其對氮肥的吸收量是栽培稻的3倍。同時,雜草稻在水分、光照的吸收強度上也高于栽培稻,會導致栽培稻的生長受抑制,降低栽培稻的分蘗能力,進而影響栽培稻的產量。尤其是在雷州市的翻耕濕潤直播稻田中,雜草稻的出苗量大,會與栽培稻爭奪大量養(yǎng)分、水分、光照等,對栽培稻的產量、稻米品質以及種子質量等造成不利影響。
連續(xù)兩季采用直播栽培方式是導致雷州市雜草稻發(fā)生嚴重的首要原因。雷州市在旱生作物板茬移栽(或直播)后,緊接著直播水稻,并未破壞表土層,因此,有利于雜草稻種子萌發(fā)生長。
在傳統(tǒng)的移栽技術和精耕細作下,稻田幾乎沒有雜草。但近年來隨著雷州市水稻栽培方式的變化,直播栽培技術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移栽技術、粗放的田間管理方式取代了傳統(tǒng)的精耕細作,導致雜草稻在雷州稻田中廣泛發(fā)生且迅速擴散[3]。據(jù)統(tǒng)計,雷州市稻田區(qū)是廣東省雜草稻發(fā)生最嚴重的稻作區(qū),且雜草稻的危害在逐年加重。
田間管理粗放加劇了雜草稻的發(fā)生。受雷州市農村勞動力缺乏的影響,人們在水稻栽培管理上較為粗放。在直播栽培方式中,稻田地面平整度不夠、水層管理也達不到水稻的生長要求等,這些因素導致雜草稻發(fā)生程度逐年加劇。
施用除草劑的技術要求較高,發(fā)生藥害的風險較大。在水稻栽培中,雷州市沒有組織專業(yè)化的防治團隊開展除草劑噴施工作,均是由農民自行施藥。而農民對除草劑使用技術掌握不到位,如施用方式不合理、用藥量增大、不進行輪換用藥等,導致除草效果不佳。
改變水稻栽培方式,即將直播栽培方式改為人工移栽方式,是雷州市目前控制雜草稻可采取的措施之一。采用人工移栽方式可對雜草稻種子起到壓埋、悶芽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雜草稻的發(fā)生。但人工移栽方式會增加水稻的育秧占地成本和插秧勞動力成本[4]。這種方式雖然對防除雜草稻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費工費時,推廣起來有一定難度。
3.2.1 播種前深翻松土。水稻播種前,先對稻田進行翻耕,精細整地可有效減少稻田中的雜草稻數(shù)量。
3.2.2 水分管理。“以水防草”是雷州市防除雜草稻的有效措施之一。該方法主要是以保持田間水層的方式,來壓制稻田中雜草稻種子的萌芽和生長。具體操作方法是在栽培稻種子“現(xiàn)綠”后及時灌“濕芽”水,以不超過稻種“芽鞘”為準。稻田水深隨著稻株的生長而加深,在加水過程中以不浸過葉枕為準。
3.2.3 及時清除稻田周邊雜草。稻田周邊雜草侵入田間,會進一步增加雜草稻的防除難度。因此,應及時清除稻田周邊雜草,減少雜草種源,凈化稻田環(huán)境。
噴施化學除草劑是防除雜草稻的重要手段,化學防除效果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由于雜草稻與栽培稻形態(tài)相似,因而在兩者共生期內不宜使用除草劑,以免誤傷栽培稻。可利用雜草稻與栽培稻生長的時間差,選用適當?shù)某輨缭谠耘嗟窘洿哐柯陡鶗r,用50%丙草胺100 mL兌水噴霧,抑制雜草稻出芽。或在收獲較早的田塊灌水保墑10 d后,667 m2用20%敵草快150~250 mL兌水噴霧,起到良好的滅茬效果。也可在播種前將已經催好芽的水稻種子放在濃度0.01%蕓薹素水劑中浸泡1 h,再晾至種子易于散開時播種,播種2 d后,再667 m2用30%芐·丙草胺除草劑40~50 mL兌水噴施,該方法對于雜草稻的防除效果在90%以上[5]。
在雜草稻發(fā)生比較嚴重的田塊,建議改種一二年生的旱田作物,以有效抑制雜草稻的進一步發(fā)生。根據(jù)水稻栽培經驗,冬季種蔬菜的田塊次年雜草稻的發(fā)生情況要稍輕于閑置田塊。因此,當?shù)乜刹捎盟九c蔬菜作物進行輪作。
嚴把種子質量關,從源頭上減少雜草稻的發(fā)生概率。播種前,農戶應對自留種以過篩等方式剔除雜草稻種子。同時,種子監(jiān)管部門應嚴格監(jiān)管市場上的種子質量,杜絕種子經銷商或零售商銷售假劣種子,從源頭上控制雜草稻種流向大田。
雜草稻是雷州市最主要的草害之一,其影響范圍廣且傳播迅速,對水稻栽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必須加強對雜草稻防除措施的研究,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加強對雜草稻的防治。采取改變栽培方式、加強田間管理、采用化學防除、實施水旱輪作以及嚴把種子質量關等措施對雜草稻進行防除,有助于提升雷州市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促進雷州市農業(yè)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