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龍,郝英杰
(山東黃金礦業(yè)(玲瓏)有限公司,山東 招遠 265400)
今后我國金礦開采工作將逐漸向地下拓展,深井金屬礦床具有不易被探測且開采展難度大的特點。目前我國大部分埋藏較淺的金屬礦床已經被開采,深井金屬礦山有利于提高我國的金屬礦產資源的產量。對深井金屬礦床進行開采,可以更好地滿足我國市場對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在深井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要想確保礦山開采工作的安全性、提高采礦效率,就要充分發(fā)揮低壓監(jiān)控技術的作用,這樣才能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產生。以下對深井金屬礦床開采的特征及開采現狀進行分析[1]。
深井金屬礦床與露天礦床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礦床埋藏較深,開展工作在地下深部完成。我國礦山開采行業(yè)對深井金屬礦床的埋藏深度進行了限定,礦床埋藏深度在900m以下的屬于深井采礦。與金屬礦床露天開采相比,深井金屬礦床開采環(huán)境更為復雜,礦區(qū)的地質環(huán)境多變且地形較深。由于埋藏深度過深,也導致了深井低壓較大、而且礦床的溫度相對較高,礦井內難以通風。這些問題也增加了深井金屬礦床開采的危險性。
隨著我國采礦行業(yè)的繁榮發(fā)展,我國的采礦技術也越來越先進,但是目前我國深井采礦技術仍然不夠完善,我國的采礦深度還十分有限。埋藏深度較深的礦床地質環(huán)境較為復雜,對采礦技術要求也更高。這就要求礦山開采單位要制定出適合深井的礦山開采方式,并且要實時對地壓進行監(jiān)控,避免在采礦過程中出現巖爆現象。近年來我國在深井采礦過程中,因巖爆現象而威脅采礦人員生命安全的事故時有發(fā)生。當下在深井金屬礦床開采過程中,最常用的是膠結充填采礦法,膠結充填采礦法能夠有效提高深井金屬礦產資源的回收率,從而能夠減少采礦過程中的礦石浪費現象。以下對現階段我國深井金屬礦床開采過程中常用的技術進行分析[2,3]。
埋藏較深的金屬礦床在采礦過程中,其巷道圍巖受到了地應力的影響容易變形,進而導致巷道被破壞。由于深井的地質條件較為復雜,且深井礦道的構造應力較大,進而會對巷道工程的適應力造成影響。深井金屬礦床原巖應力高,很容易導致礦床變形,倘若在開采過程中向下挖掘速度過快,會導致來壓過快,增加巷道早期的變形速度。長期受地應力的影響,也導致了巷道圍巖變軟,巷道容易變形、難以持久。
隨著金屬礦山開采深度的增加,在深井中采礦人員很容易受到熱害的影響。由于深井中空氣難以流通且溫度較高,在采礦巷道的掘進過程中,工作溫度高達50°至60°,進而影響了采礦人員的工作效率。長期在這種高溫環(huán)境下作業(yè),會對采礦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進而會降低采礦的工作效率。
在深井中,受到應力變化的影響,導致了地下水流動形態(tài)的變化。尤其是在一些濕潤地區(qū),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隨著礦山的延伸改變了地下水的流動方向,形成了承壓水。在深井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水害的影響。倘若地質勘探工作存在問題,在礦山勘探時,沒有對礦井涌水量進行正確的計算,就會導致采礦過程中出現水害事故,嚴重者將使礦山開采工作停滯。
隨著礦山開采深度的增加,在深井采礦過程中,會受到高地應力的影響,高地應力會導致金屬礦床的地質力學環(huán)境被改變。進而會增加巷道的掘進難度,也會導致巷道圍巖的不穩(wěn)定性。在長期高的應力狀態(tài)下進行礦山開采工作,技術難度較大。
要想確保深井金屬礦床開采的順利進行,就要提高巷道圍巖的穩(wěn)定性,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巷道在開采過程中變形。利用圍巖控制技術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圍巖控制技術具體可以分為、聯合支護、被動支護和主動支護三種方式。當下聯合支護技術在深井礦山開采過程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聯合支護技術有利于維持深部圍巖結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可以以起到對巷道進行加固的作用,有利于給金屬礦床的開采工作提供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
隨著我國深井礦山開采技術的發(fā)展,我國在長期的深井作業(yè)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尤其是在防治沖擊地壓方面,目前我國針對沖擊地壓已經形成了一套防沖體系。利用地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可以對沖擊低壓進行實時預測,從而能夠更好地判斷出礦山開采工作存在的危險,也有利于幫助礦山開采單位及時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這就要求礦山開采單位要重視起地質勘探工作,要根據地質勘探的相關資料,合理布局低壓監(jiān)控系統(tǒng)。這樣才能避免在采礦時應受采動的影響,使得地應力向巷道圍巖轉移。
在深井基礎礦上的開采過程中,不論是掘進巷道還是開采礦石,采礦人員都需要克服高溫的影響。目前大部分礦山開采單位在深井中采用的是非人工制冷降溫技術,通過安裝排風系統(tǒng)加強空氣的流通,從而帶走巷道中的熱量。這樣一來雖然能夠達到局部降溫的效果,但是降溫效果十分有限。而利用人工制冷降溫的方式,可以彌補通風降溫的不足。人工制冷降溫技術具體包括:制冷技術、輸冷技術以及熱排技術,主要借助了動力裝置,人工降溫技術效率更高,也可以更好地控制深井巷道中的溫度。
要想確保深井金屬礦床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就要預防水害,減少承壓水給金屬礦床開采工作帶來的影響。這就要求礦山開采單位要重視地質勘探工作,在地質勘探時,要對礦井水進行充分的監(jiān)測,計算出準確的礦井水涌出速率。尤其是在巷道的掘進過程中,要遵循先勘探后掘進的流程,并采取相應的制水措施。在巷道中采取排水和節(jié)水的方式,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礦山勘探人員也要對井下水文環(huán)境的變化進行長期跟蹤觀測,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水害給礦山開采工作帶來的影響。
隨著采礦深度的增加,地壓也隨之增大,要想確保深井采礦工作的安全性,就要解決地壓問題。深井地壓會對巷道圍巖的形狀以及采場造成影響,這就要求礦山開采單位要重視起地壓監(jiān)控技術。一方面礦山開采單位要做好巷道的支護工作,提高巷道的穩(wěn)定性。盡可能將向道保持成橢圓形,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巷道自身的承壓能力。此外礦山開采單位也要做好地壓監(jiān)控工作,要利用低壓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深井巷道中的低壓進行實時的、智能化的監(jiān)測。尤其要做好巷道圍巖的定應力測量工作,這樣才能對巷道圍巖的狀態(tài)進行正確的判斷,從而有利于及時發(fā)現巷道圍巖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變形現象。在低壓檢測過程中,要采取逐步檢測的方式,對圍巖的位移情況以及巷道的下沉量進行監(jiān)測[4]。
隨著我國市場對金屬礦產資源需求量的增加,我國大部分埋藏淺、開采難度較小的金屬礦產資源已經被開采。今后我國金屬礦山的開采將逐漸朝地下發(fā)展,開采深度將越來越深。這也對金屬礦山的開采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深井采礦中,要充分利用圍巖控制技術、沖擊地壓防治技術、高溫控制技術以及水害治理技術的作用。這樣才能為深井礦山開采工作提供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有利于減少礦山開采事故的發(fā)生,從而能更好地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性。